-
虎蓥
虎蓥,是圆明园被抢的稀有西周青铜器,距今约3000年。 2018年4月11日,虎蓥将在英国拍卖,23分钟拍出41万英镑。 2018年12月11日,曾在英国被拍卖的圆明园文物青铜“虎蓥”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镇源庄房遗址
镇源庄房遗址发掘面积达5000平方米。遗址内清理发现10座灰坑、2个柱洞、3座土坑墓和1座火葬墓等遗迹现象。云南省思茅地区于1983年5月初成立了文物普查办公室,于1984年8月至9月,在镇沅进行了普查。经过普查,在镇沅县振太乡秀山村庄房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84年11月,在庄房遗址出土了多件新石器时代的有肩石斧。同时期,在镇沅县田坝乡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石斧。
-
凤羽镇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位于云南省洱源县西南部的小镇,风景秀丽,气候适宜,适合旅游。2000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在洱海的源头,点苍山云弄峰背后,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白族x乡镇——凤羽镇,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文墨之乡”的美誉,2000年又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因“凤殁于此,百鸟集吊,羽化而成”故名。手工艺品凤羽砚台享有盛名。
-
云南永胜堆子遗址
永胜堆子遗址发掘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发现遗迹主要包括房屋基址、墓葬和灰坑。揭露的 140座墓葬中,汇集了土坑墓、石棺墓、石构墓和瓮棺墓四种类型。其中,土坑墓多为长方形,出土器物组合包含陶罐、陶壶、陶钵等,走向为正南北向;而石棺墓、石构墓则由自然石板或石块围砌而成,多是二次葬;瓮棺墓却多用于葬小孩,墓坑呈椭圆形,葬具为陶罐,方向与石棺墓、石构墓一致,呈东西向稍偏南。
-
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
云南大理剑川海门口遗址于1957和1978年曾发两次掘过,因种种原因,发掘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术界认为该遗址还存在着许多一、二次发掘没有解决的问题,遗址还没有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剑川海门口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中国最大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为研究中国史前的聚落类型提供了宝贵的实例。剑川海门口遗址通过第三次发掘工作后,基本清楚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及有木桩柱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在海尾河西岸,南至河和公路交汇处北约50米处,北到育烟苗圃北界,南北距离约400米;西至环湖公路以西,东西最宽处约120米,总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木桩分布集中区面积也达到20000-25000平方米。保存之好,面积又如此之大的早期“干栏式”建筑遗址,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发布百科
热门百科
-
满族
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满族人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满族是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满族岁时风俗,多与汉族相近,但又保持着不少满族特色。
-
白族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
哈尼族
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尼族总人口数为1660932人。
-
云南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总人口4770.5万人(2016年),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云南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玉龙雪山、洱海、滇池、抚仙湖、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噶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旅游景点。
-
傣族
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ไทย,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是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占泰国总人口的40%,傣族还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少数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26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