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保护传承 一米长的霸王鞭里,寄托着白族人一年的期盼

一米长的霸王鞭里,寄托着白族人一年的期盼

2021/06/28 16:43:52 6969 小象 文章编码:01FF54

白族也许是中国56个民族中最喜欢跳舞的民族,据统计,白族各种各样的民间舞蹈共计74种。

白族

其中最具代表性、流传最广的,是一种名为霸王鞭的女性舞蹈。

白族霸王鞭

白族的所有重要场合中都有霸王鞭的身影,比如三月街、绕三灵,甚至是建房嫁娶等,因此它在白族人眼中,也充满着喜庆气息。

霸王鞭

白族霸王鞭也叫做花棍舞、金钱棍、英雄鞭、打莲湘(打连厢)等,主要流传在以大理州大理市为中心区域的白族群众中。

白族霸王鞭

霸王鞭虽然是舞蹈,但当地人很少说「跳霸王鞭」,而是说「打霸王鞭」。

霸王鞭表演

白族语称霸王鞭为「搭哇别」「得且嘎」「的度靴」,其中「搭哇别」直译为「大王鞭」;「得且嘎」译为「打钱杆」;而「的度靴」则是模仿霸王鞭响声的白语拟声词。

霸王鞭表演

霸王鞭是以所用道具命名的舞蹈,它由一米长的空心竹或木条制成,在上面凿四个孔,里面放有铜钱。

霸王鞭

演出时演员持鞭,以两端随着舞蹈碰击身、膝或肘发出美妙的声音。

白族霸王鞭

民间艺人认为霸王鞭带有某些象征意义,如霸王鞭上的四个孔象征四季,孔中嵌入的铜钱数目则表示一年的12个月,因此它在白族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白族霸王鞭

由来  

一个民族的舞蹈由诸多因素影响,比如居住环境、崇尚信仰、生活习俗等,白族的霸王鞭充分论证了这一说法。

霸王鞭表演

白族祖先世代居住于洱海边,以打渔业为主。

「霸王鞭舞」中宛若水上行舟的动律是从先民出海作业时波浪起伏、船体颠簸中感受出来的。

白族渔民

而且白族自古崇尚农耕、习诗文,古时候是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历史上也涌现出如「李元阳」这样的理学巨儒。

理学巨儒李元阳

▲李元阳

「霸王鞭舞」热烈鲜明、流畅规整、含蓄风趣等外部动作特点,无一不是民族个性的反映。

白族霸王鞭

同时,它也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结果。大理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取长补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和文化。

通过吸收汉族、彝族等民族舞蹈的特色成分,白族先民也丰富了白族舞蹈。

舞蹈  

霸王鞭的舞蹈动作比较自由,有上百种跳法、套路,一个套路最少四拍,最多三十六拍。

白族霸王鞭

以唢呐、竹笛或三弦伴奏,舞蹈动作连贯自如、刚毅矫健,表现了女性形态的优美,形成独特的舞蹈风格。

白族霸王鞭

舞蹈豪放、潇洒,情绪高昂时,舞蹈随着音乐节奏变快,动作亦更加奔放热烈。

白族霸王鞭

霸王鞭舞常与男性舞蹈八角鼓舞、以及双飞燕舞相配合,组成「心合心」「背靠背」「脚勾脚」等舞蹈动作,并打出「一条龙」「四梅花」「劈四门」「满天星」等队型图案。

白族霸王鞭

打霸王鞭是白族人民十分喜爱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群众性活动,在民族节日期间,几乎在各个村寨都能看到男女老少在尽情的打霸王鞭和跳八角鼓舞。

舞蹈之中不仅体现了节日里的喜庆热闹,还寄托了白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抖音《骑大象》趣闻

56文化网

微信公众号:chn_56whw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3分钟,做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