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保护传承 56个民族服饰(第2篇)

56个民族服饰(第2篇)

2022/09/12 02:22:38 6001 小象 文章编码:FA1710

微信图片_20220912020851.jpg

图@lily張

·56 ethnic groups·

自己填的坑得自己补回去啊

小象继续来说56个民族服饰了

上次我们说了6个民族

分别是汉族、蒙古族、回族

藏族、维吾尔族、苗族

今天咱们继续说

一篇只说6个民族哈

说多了走马观花

读完所有还是没有印象

不如不说

今天要说得是下面6个民族

分别是:彝族、壮族、布依族

朝鲜族、满族、侗族。

注:由于少数民族服饰方面的文献实在过于驳杂,一篇文章字数又实在有限,以下所有民族的服饰特点均采用关键词概括(并没有搞民族歧视),如对少数民族服饰感兴趣,请自行百度知网搜索。

"彝族"

彝族普遍分布于川、滇地区,虽然都是彝族,但是服饰风格却很不统一。总得来说,彝族服饰风格可以按地区来分:楚雄型彝族服饰、凉山型彝族服饰、滇西型彝族服饰、红河型彝族服饰、乌蒙山型彝族服饰、滇中及滇东南型彝族服饰。

Honeyview_e73eafa3f0d64ff31a517f3a108d4e11-sz_222466.jpg

图@Lily張

楚雄型:

特点:花饰繁多,色彩艳丽。

图案:云纹、马樱花(多装饰在胸前、盘肩等部位)

妇女头饰:包帕、缠头、戴绣花帽

男子服饰:日趋汉化。(但仍有不少地区保留着披羊皮褂、着火草和麻布衣的习俗)

凉山型:

男子服饰:

①“英雄结”(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

②“英雄带”(身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

妇女服饰:

①双耳皆佩金、银、珊瑚、玉贝等耳饰

②垂颈部戴银领牌

③上瘦下长。上合身,下着用多色百褶裙,长可曳地

服饰特点:

“擦尔瓦”(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

总述: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留了彝族传统风格,与东晋时期昭通霍氏墓壁上所绘彝族装束一脉相承。

微信图片_20220911210548.jpg

图@山里三

滇西型:

妇女服饰:

①(大理思茅等地)右大襟衣,下着长裤,系围腰,套坎肩。

②(巍山、弥渡两县之间)色彩艳丽,多绣花纹,佩带绣花毡裹背

③(其他地区)质朴、素雅。布帽、青帕,喜缀五彩缨络、串珠等饰品。颇有南诏王室贵族华美艳丽的遗风。

红河型彝族服饰:

妇女服饰:

类型:大襟右衽长衫、中长衣、短装、长裤,衣罩外套坎肩,系围裙

头饰:银泡或绒线作装饰

特点:服饰色调极浓,爱用对比色。图案以自然纹形为多几何纹次之。

男子服饰:与其他地方相差不大。

微信图片_20220911210529.jpg

图@Lily張

乌蒙山型彝族服饰:

乌蒙山区是古代西南彝族文化的发祥地

特点:青兰色大襟右衽长衫、长裤,缠黑色或白色头帕,系白布腰带,着绣花高钉“鹞子鞋”。

男子服装:

衣服无花纹,出门常披羊毛披毡。

妇女服装:

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及裤脚均饰彩色花纹及组合图案。头缠青帕作人”字形,并戴勒子、耳环、手镯、戒指等银饰,婚后则以耳坠取代耳环,系白色或绣花围腰,身后垂花飘带。个别地区彝族妇女着短衣长裙。

滇中及滇东南型彝族服饰:

妇女服饰:

右襟或对襟上衣,长裤,个别地方着裙。以白、兰、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图案和几何图案。

头饰:

①(昆明地区)青年妇女头戴“鸡冠帽”;老年妇女一般挽发髻。

②(圭山一带)未婚妇女头饰布箍,在双耳部位缀一对三角形绣花布饰,脑后吊一束串珠垂向胸前

③(弥勒及路南部分地区)妇女以双辫缠头并包黑内,留一束头发垂于脑后,以珠串、银链、贝壳、绒线花色为饰

④(文山、西畴、马关、富宁)妇女头包黑巾或顶花帕,头饰简单

⑤(丘北、开远、泸西)妇女饰品有银泡、绒线球、花和贝壳等。

男子服饰:对襟衣、外套坎肩、着宽档裤,扎绑腿,头包黑巾

微信图片_20220911210551.jpg

图@山里三

"壮族"

壮族服饰没有很强烈的地区之分

主要都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以他们的服饰特点主要集中在:

发式、头饰、银饰

凿齿、纹身及花鞋上

注:除却苗族擅做银饰

壮族的银饰艺术亦是一朵奇葩

壮族服饰情侣男女.jpg


发式:

广西龙胜一带:

①老年妇女:

不结髻,用四尺黑布包好

②青年女子:

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

扎白布,插银梳

③孩童:

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

长大才留顶心发

天峨一带:

①已婚者

结髻,梳顺后由左向右绕,扎头巾

②少女

梳一条长辫加刘海

③少妇梳双辫

④中老年结髻,垂于脑后

广东连山一带:

发型宛若一条盘曲的蟠龙

贯以大簪,用青色绸布包缠

头饰:

①早期:

男子剪短头发,少女留长辫

②唐代:

男子仍“露发”(断发)

女子挽髻垂于后

用三、四寸的竹条斜贯其中

③宋代:

壮族地区流行椎髻

④清代:

镇上男人及读书做官的留长辫子

乡村男子依然剪断头发,不理清廷禁令

⑤1949年后:

各地妇女的发饰仍保持一定特色

(各地区特色同上)

微信图片_20220911212850.jpg

图@Lily張

银饰:

①城厢多尚金玉

乡村则重玉质银器

②”西林“女子

佩戴簪钗、耳环、手镯及盾牌

③富者用金质,贫者用银质

④桂东南少女

“尚戴银质簪环”

⑤壮族银饰种类:

银梳、银簪、耳环、项圈

项链、胸排、戒指、银镯、脚环等

⑥银镯式样:

一指宽的薄片;

一根藤;

多根相互缠绕;

嵌上绿色小珠

微信图片_20220911214923.jpg

图@Lily張

凿齿:

是此俗和生男育女有关

在古代

壮族的祖先曾把凿齿当成成丁礼

凡凿齿的男女就表示已成熟

并且享有性生活的资格

久而久之

凿齿成了一种习俗,并以此为美

后面

凿齿又和镶牙结合起来

纹身:

在过去

从事渔业的壮族先民

常受到江海中鳄鱼的袭击

为了战胜恐惧,

他们用纹身

把自己打扮成 “龙”(鳄)子

另外

文身还有区分不同氏族、部落的功能

现在

文身慢慢成为一种装饰

变成了服饰的补充和延伸

壮族文身种类:

鳄鱼、鳄鳞、虎纹、蛇

云雷纹、蛾、蝴蝶、花草、鸟、蜻蜒等

所用颜色与服装一致

壮族以黑为美,故纹身颜色均是青黑色

花鞋:

花鞋又称“绣鞋”

为妇女所用

流行于广西龙州等地

鞋头有钩,象龙船

有——后跟和无后跟两种

鞋底较厚,多用砂纸做成

年轻人

常用石榴红、深红、青黄、绿等艳丽色

纹样有龙凤、双狮滚球、蝶花、雀等

老年人

多用黑色、浅红、深红等厚色

纹样有云、龙、天地、狮兽等

布依族

微信图片_20220911221032.jpg

图@lily張

布依族服饰没有太多的地区分类和历史演变

所以介绍起来会不那么繁琐

他们的服饰更多和精神信仰相关

所以小象介绍这个民族服饰时

重点从特点精神信仰这两个方面介绍

特点关键词:

蓝、青、黑、白等色

布面料服饰

青壮年男子

多包头巾

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

老年人

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

穿蓝黑色百褶长裙

绣花、白毛巾包头

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

惠水、长顺一带

大襟短衣和长裤、系绣花围兜

头裹家织格子布包帕

花溪一带

少女衣裤上饰有“栏干”

系围腰,戴头帕,辫子盘压头帕上

镇宁扁担山一带

大襟短衣,下装百褶大筒裙

镶有“栏干”花边

裙料——白底蓝花的蜡染布

黑色镶花边的围腰带

婚前盘发,戴结花头巾

婚后则改戴“假壳”,用青布和笋壳做成

罗甸、望谟等地

妇女穿大襟宽袖的短上衣和长裤

晴隆、花溪

及膝大襟短上衣和长裤

衣襟、领口、裤脚镶有花边

系绣有花卉图案的围腰

青色花格头巾

细尖朝上的绣花鞋

细耳草鞋

都匀、独山、安龙等地区

布和汉族妇女基本相同

布依族服饰.jpg

图@春日清

总结:

银手镯、戒指、银簪、项圈

头缠篮色包布

身穿青色无领对襟短衣

下身多穿蓝黑色百褶长裙

有的系青布围腰或绣花围裙

脚穿精美翘鼻子满绣花鞋

布依族服饰情侣插画.jpg

图@lily張

精神信仰

每逢节日,布依族人民

就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服饰展示出来

作为美的竞赛

姑娘们常用自织的布匹和衣服、

手帕、鞋等作为信物

在布依族的婚姻中

存有“不落夫家”之俗

姑娘必须通过“戴假壳”仪式

才标志正式婚姻开始

“假壳”是一种帽子

形似簸箕,以竹笋壳为架

用青布结扎而成

戴时再加一块花帕子

布依族未婚姑娘都梳辫

婚后一段时间仍住娘家

在婚后当年的八九月

到次年的四月期间的某一天

由新郎家的两位妇女趁新娘不备

将其搂住,强解发辫,换上“假壳”,之后方可到夫家生活。

朝鲜族服饰.jpg

图@Lily張

"朝鲜族"

众所周知

朝鲜族服饰一贯是简洁大方素雅的

所以,朝鲜族服饰介绍起来也是简单的

鉴于大家对朝鲜族服饰都不陌生

所以这一趴也是以简练的关键词概括

特点、关键词:

 ①白色为主: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

②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

③男人穿裤,女人穿裙

④裤裆和裤腿较宽,裤脚系布带,便于盘腿席坐

⑤妇女短袄长度及胸,裙长及脚跟

⑥原料主要为麻布和土布

⑦因历史遗留问题,继承了隋唐时期中原服饰的许多特点,在服饰史研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朝鲜族服饰情侣插画.jpg

图@lily張

满族

经常看清宫剧

会以为自己很懂满族服饰

实际上

我们只是知道满族贵族的服饰

实则满族平民穿得不似宫中那般鲜丽

满族衣服可讲的太多了

若是从女真开始讲

那会把小象累死的

关于满族服饰

贵族的小象就不说了

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高分清宫剧

基本上都从各个细节还原了历史

服饰直接参考大橘嬛嬛剧

小象这里就详细介绍一下

满族的平民服饰

满族服饰情侣插画.jpg

满族平民男子

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

腰束衣带

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夏季头戴凉帽

冬季戴皮制马虎帽

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

衣服面料多用棉、丝、绸、缎等

裤腿扎青色腿带

脚穿棉布靴或皮靴

冬季穿皮制乌拉

从服饰也能看出来

这个民族真的是骁勇善战啊

衣服的设计纯粹是为了好打架的

马背上的民族不止蒙古族

还有女真满族

满族平民女子

多穿长及脚面的旗装

偶尔外罩坎肩

服装多用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布料

衣料上色彩和图案都很丰富

当然特别穷的就是粗布大衣咯

脚着白袜是真的

花盆底绣花鞋也是真的

但是裤腿要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

(很多清宫剧这个细节做得不够好)

盘头翅、旗髻

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

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另:

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

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

(对,就是电视上的那样)

满族服饰.jpg

图@lily張

"侗族"

侗族服饰美啊!

侗族服饰是分布在贵州黔东南

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传统服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眼尖的小伙伴已经看到了

苗族侗族自治州

这意味着苗族服饰

和侗族服饰很接近啊

侗族服饰.jpg

图@lily張

侗族服饰有南北部之分的

南部侗族

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

妇女善织绣

侗锦、侗布、挑花

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

女子穿无领大襟衣

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

侗族服饰.jpg

图@春日清

三江侗族

三江侗族女子穿长衫短裙

对襟式

领襟、袖口有精美刺绣

对襟不系扣,中间敞开

露出绣花围兜!

下着青布百褶裙和绣花裹腿、花鞋

头挽大髻,插饰鲜花、木梳、银钗等

洛香妇女

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

内衬镶花边衣裙

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

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

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绣品

其造型古老、绣工精制

图案严谨,色彩富丽

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聪慧和高超技艺

总之一个字:牛!

侗族服饰情侣插画.jpg

图@lily張

侗族服饰头饰颜色很鲜丽,

但主要特点在于头饰和银饰

脑后别上银簪、银梳

头戴银盘花、银头冠

耳吊金银环

领口两组银扣对应排列

颈戴五只大小不同项圈

胸佩五根银链和一把银锁用以镇魔压邪

手腕戴上银花镯,四方镯等

银饰品中有雕龙画凤

鸟虫花草等图案

均为当地匠人所制造

总之一句话:

此乃精美的艺术品

和苗族服饰难分其右!

终于更完了这期

全是干货!

不点赞评论加关注

着实对不起我!

愣着干嘛?关注我啊!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抖音《骑大象》趣闻

56文化网

微信公众号:chn_56whw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3分钟,做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