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保护传承 云南有个仙女节,莫非仙女才能参加?

云南有个仙女节,莫非仙女才能参加?

2020/06/02 10:00:08 1540 小象 文章编码:7980ED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云南贡山一带会举办盛大的仙女节,将鲜花献给美丽的仙女。当地人群聚饮酒,唱歌跳舞,欢尽始散,可以说是怒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

怒族少女

你知道为什么要纪念「仙女」吗,这个「仙女」又究竟是在说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非遗民俗——怒族仙女节吧。

仙女节

怒族仙女节非非遗名片

  • 文化遗产名称:怒族仙女节

  • 遗产编号:IX-24

  • 遗产类别:民俗

  • 申报日期:2006年

  • 所属地区: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区

  • 申报人/申报单位: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区

  • 遗产级别:国家

仙女传说

「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相传怒族人举行仙女节是为了凭吊一位叫阿茸的仙女。

仙女节

传说阿茸姑娘住在吉木得村,她发明了让当地怒族可以横渡怒江的竹篾溜索,还从高黎贡山为大家引来甘甜的山泉,人们将她奉为「仙女」。

竹篾溜索

为了逃避头人的逼婚,她藏身山洞,变成一尊石像,人民悲痛不已。传说她死那天是农历三月十五日,因此,从她死后第二年开始,怒族人都在这一天为她举行祭拜活动。

仙女节少女

据《征集草蒲桶沿边志》第四舆地记载,丙中洛「达拉后山顶上,有一石洞俗名仙人洞,方围七八十丈,深幽无底,洞内积有土燕窝,质白力厚,采取不易。

仙人洞

每年于三月十五日,各外夷人男女,各醵(jù)酒肉食物,结队前往朝山。在洞左右露宿一宵,翌日结队归,前者执一布旗,后者敲一小锣,沿途歌唱饮酒。」

仙女习俗

从上文可知,仙女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共延续三天。节庆活动包括祭祀仙女洞并迎接圣水、歌舞祈福、体育竞技三项主要活动。

仙女习俗

节庆开始时以各村寨为单位,选择有钟乳石的山洞为仙女洞,人们纷纷带上祭祀用品前去祭祀。这时候,也是当地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人们还要为仙女献上一束束杜鹃花。

杜鹃花

由于有一部分怒族人是信仰藏传佛教的,所以在仙女洞前的祭台四周挂着许多经幡、唐卡。

祭祀时,要点起松烟,并由主祭者念祝辞,还要打鼓诵经。随后大家磕头,以祈求仙女保佑。

祭祀活动

祭祀结束后,各家各户设宴饮酒,青年男女则身穿节日盛装,前往一个空旷的地方开展射弩、赛跑、扳腕等民族体育活动。同时,举办各种物资交流集会,吸引当地各民族群众前来购买。

射弩

同时,举办各种物资交流集会,吸引当地各民族群众前来购买。晚间,青年男女们燃起篝火。在篝火旁,他们对唱情歌、欢快地跳舞,通宵达旦。

文化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祭祀仙女仪式已渐渐淡化,歌舞求福和体育竞技成为仙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文化传承受到威胁。

仙女节是怒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怒族文化,怒族的民间舞蹈、传说故事、音乐等在节日里得到保存和展示。

祭祀舞蹈

其节庆活动辐射到丙中洛乡一带的所有怒族村寨,群众基础广泛,体现出自然信仰、生殖信仰观念,带有藏传佛教影响的特征,对研究怒族历史文化变迁和民族精神有较高价值。

台上表演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传统文化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仙女节的传承就曾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恢复。

村里表演

仙女节所蕴涵的怒族传统文化依然面临外来文化的剧烈冲击,为了保护传承这一重要民俗,怒族仙女节文化遗产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位伟大的仙女,让人永世难忘~你的家乡还有什么有趣的节日,快和我们分享下吧~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抖音《骑大象》趣闻

56文化网

微信公众号:chn_56whw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3分钟,做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