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保护传承 这种民族服,要穿十八件,件件是故事

这种民族服,要穿十八件,件件是故事

2020/06/23 11:54:58 2354 小象 文章编码:C45632

说起少数民族的服饰,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套呀?如果要论华丽程度,保山昌宁的苗族服饰绝对算得上一绝。

这种服饰里里外外共有十八件,每件都装饰着刺绣和配饰,记叙了苗族人迁徙生存的史诗传说,被人们称为「十八一朵花」。

今天我们就一件一件了解昌宁苗族服饰,一起走进一个漫长的民族传说。

苗族舞

 / 苗族服饰(昌宁苗族服饰)非遗名片 / 

  • 文化遗产名称:苗族服饰(昌宁苗族服饰)

  • 遗产编号:IX-65

  • 遗产类别:民俗

  • 申报日期:2006年

  • 所属地区:云南·保山

  • 申报人/申报单位:云南省保山市

  • 遗产级别:国家

苗族历史悠久,是中国境内的古老民族之一,但他们在云南保山昌宁县定居的时间并不算长,昌宁县境内2006年末苗族总人口5207人,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第三位。

苗族少女

苗族服饰极具民族特色,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昌宁县的苗族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苗族服饰展示

一套完整的昌宁苗族服饰包括包头、上衣、披肩、围腰、腰带、百褶裙等大小十八件套组成。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套服饰都有哪些部分:

 包头 

(苗语,裹圈)

这种苗族头饰似「打歌」时手拉围圈的动作,表示团结能战胜一切,苗族的裹圈,每裹一圈就是一次团结的力量,一种精神的传承。

指尖昌宁

指尖昌宁

 长袖上衣 

(苗语,抄)

各种花纹、图案均绣在袖子上,有上、中、下三圈珠串响铃分层排在长袖上,分别代表天、地、人,体现了苗族千百年崇尚自然,热爱自然。

苗族上衣

指尖昌宁

 马褂 

(苗语,瓜)

马褂多是同一图案经过反复排列而成,如用16瓣瓜子围成一圈,组成一个太阳,表示苗族对太阳的崇拜,下面再用4个三角型组成一个正方形,表示田地等。

苗族马褂

指尖昌宁

 披肩 

(苗语,结浪抄)

相传当年拥有洞庭、鄱阳等湖的苗族先民被迫大迁徙离开故乡时,看着水中的月牙,便把这种图案做成了肩上的披肩,并把许多贝壳坠在披肩上以示对故土的怀念。

苗族披巾

指尖昌宁

 围腰 

围腰是苗族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大围腰和小围腰,相传由蚩尤的战袍演变而来,系在身体的前面,作为一个整体的大围腰,具有较好的防御风沙和抵御寒冷的作用。

苗族围腰

指尖昌宁

 腰带 

(苗语,核浪)

腰带为一条白色麻布,具有束身和抵御寒冷的作用,洁白的颜色还代表苗族人民要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地做人,美好的苗族文化和苗族人民源远流长。

苗族腰带

指尖昌宁

 飘带 

(苗语,嘟核浪)

飘带一般是3至5对,从腰部垂到小腿。上下两部分是横纹图案,黄色代表黄河,白色代表长江,绿色代表洞庭、潘阳湖,红色表示现今生存所在地的江河澜沧江。

苗族飘带

指尖昌宁

 三角小围腰 

(苗语,手扶头)

三角小围腰一般4个。边上坠有珠串和银铃,又称蚩尤旗。

 三角小围腰

指尖昌宁

 百褶裙 

(苗语,大)

百褶裙的皱褶表示白雪皑皑下起伏无尽的山峦,是苗族少女纯洁的象征,体现了苗族妇女对故土的眷恋,对崇高生活的向往。

百褶裙

指尖昌宁

 绑腿 

(苗语,铳)

相传苗族绑腿,每一绕都代表他们走过山路的六六三十六道坎,七七四十九道湾,九九八十一道水。苗族绑腿,既是苗族迁徙历史的印记,又是苗族坚忍不拔精神的传承。

 绑腿

指尖昌宁

 绣花鞋 

绣花鞋一般为红色鞋帮,上绣有梅花、蝴蝶、小鸟等。热爱故土、讴歌美苗族妇女,把美从头点缀到脚。

 绣花鞋

指尖昌宁

如果按照5对飘带来穿戴,那就正好为「十八一朵花」。

昌宁苗族服饰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讲述了伟大的民族故事,有着极其独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蕴,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的瑰宝。

昌宁苗族服饰2006年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全国56个民族近千种民族服饰中当时被列入保护的5套服饰之一。

你的家乡还有什么独特的民族服装,快和我们分享下吧~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抖音《骑大象》趣闻

56文化网

微信公众号:chn_56whw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3分钟,做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