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保护传承 布朗族弹唱:不会唱歌难寻配偶

布朗族弹唱:不会唱歌难寻配偶

2020/10/13 16:50:19 2370 小象 文章编码:3F025B

在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少数民族并不算稀有。并且每个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

跳舞

他们有的爱唱歌跳舞、有的爱弹琴伴奏。各个民族之间,不同的是文化,相同的,是传承。

正因为他们的传承和弘扬,这才成就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众多少数民族中,布朗族则是将这样的传承,融入到了“弹唱”当中。

名称:布朗族弹唱

地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唱歌

布朗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及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云县、永德、双江、施甸、墨江等县。

版纳

勐海县布朗山乡、西定乡、勐满镇、打洛镇等地的布朗族民歌称为“布朗调”,有5种基本曲调:“索”“甚”“拽”“宰”和“团曼”。

不会唱歌找不到对象?

布朗弹唱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直抒胸臆、朴实明快,在布朗族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较高的艺术性,在当地自古就有“听歌要听布朗歌”的流行说法。

五个调中以“索”(布朗语称为“恩宋”)调最为丰富多彩,包括5个调子,有的欢快跳跃,有的舒缓深沉。“索”调使用小三弦伴奏,被称为“布朗弹唱”。

布朗族

▲布朗族小三弦伴奏

“索”调多用来歌唱热烈的爱情,表达布朗族青年对美好爱情和未来生活的向往。

布朗族男女从青少年起就要学唱多种曲调,男子在十多岁时就开始学习弹琴和唱情歌,女子也由母亲和姐姐教唱情歌。

全家福

布朗弹唱中的“索克里克罗”就是谈情说爱的唱调。过去,不会弹琴唱情歌,往往难寻配偶,所以布朗人还有“歌为媒”之说。

布朗弹唱一般为男女对唱,旋律清甜优美,歌词多反映男女相恋和爱慕之情,大多在劳作之余和喜庆佳节之际男女交往时进行。男子边弹奏四弦琴边唱,女子唱相应的歌词。

弹唱

新时代下的布朗族弹唱

近年来,布朗弹唱的歌词内容也有了较大变化,有表现社会进步的,也有表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还有表现新人新事的。

目前,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年轻人中开始出现用布朗语唱汉族流行歌曲的现象。

演出

另外,布朗族女子在婚后不能在公共场合演唱的传统习俗,也使女歌手的传承和培养受到限制。

布朗女孩

但这也无法阻止布朗族弹唱走向世界的脚步,它插上了翅膀,飞出遥远的山寨,飞到首都北京和全国各地,飞到各民族人民心中。

1965年1月

布朗族女歌手南罕甩在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上展露了她优美的歌声。

1980年

布朗弹唱《欢乐的布朗》参加云南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后,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优秀节目奖。

1984年9月

勐海县打洛镇曼夕村农民,排演林璋创作的布朗弹唱剧《智擒》,参加全州民族语小戏调演并获演出奖,把布朗族民间音乐推向了新的发展平台。

1994年

岩香宰、依旺囡演唱《两朵花儿一样香》,参加“内蒙古之夏”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并获大奖。

1999年

岩香宰弹唱的《今夜月色多美好》,参加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并获铜奖。

2000年11月

岩香宰参加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民间歌手邀请赛”,以布朗弹唱《今夜月色多美好》荣获最佳歌手奖。

 2008年 

 布朗族弹唱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的传承,不只是为了其本身,就像布朗族弹唱中传承着的不只是曲调和乐器,更是布朗族积极乐观、心向阳光的生活态度。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抖音《骑大象》趣闻

56文化网

微信公众号:chn_56whw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3分钟,做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