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文化网
  • 首页
  • 文化百科
  • 文化趣闻
  • 文化圈子
  • 文化动态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诗词歌赋 春节诗词:今年春节,你是英雄

春节诗词:今年春节,你是英雄

发布时间:2021/01/25 17:01:49 浏览量:3761 来源:56文化网 文章编号:7EA1BA

春节是我国所有节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它寓意着迎新除旧,也是家人团聚、欢度新春的节日。

春节

在这样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诗人们又在想些什么呢?快跟着小象去看看吧~

新春佳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既是指大年初一,也是春节这一天。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过年

诗中所说的「爆竹」「屠苏」「新符换旧桃」都是春节的习俗,即放爆竹、喝屠苏酒以及换新桃符。

鞭炮

不过那是宋朝时的习俗,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很多习俗已经没有,或者少见了。

但不变的,是春节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阖家欢乐。

思乡不得归

在当今大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下,与家人欢聚一堂的机会更是不多。

大家对于春节的期盼更加浓烈了几分——谁又不想在辛苦工作一年以后与家人团聚,度过一个温馨的春节呢?

团圆

但有很多人春节却无法与家人团聚,他们便是边疆前线的战士们。国家无时无刻不需要他们驻守和保护,就连新春佳节也一样不能离守半步。

士兵

我国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就曾在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的除夕时,写下了思念家乡而不得归的感叹。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诗精练含蓄,故前人谓此诗:「添著一语不得。」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情深微悠远。

东坡赏月

过年意味着又增加了一岁。天天向上的小朋友往往急于长大,已过中年的人则很可能痛感白己正在走向衰老——他们对此事都比较计较,当然有兴高采烈与感慨。

亲情

高适这首诗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写,「年味」很足,传诵极广。

无独有偶,爱国诗人文天祥也曾写下诗篇感叹过春节不能归家,游历在外的思乡之情。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

文天祥

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文天祥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

爱国

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春节都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无法磨灭的印记。

每当佳节临近,团聚永远是不变的主题。

欢聚

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忍住了思乡之情,选择了不回家过年,助力祖国的抗疫事业。

小象在这里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也祝愿大家能够度过一个愉快且意义非凡的春节。

上一篇: 相思与诗: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
下一篇: 大寒诗词: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换一批
  • 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地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楼、南楼

    时间:2023/02/02 - 2028/02/02

热门推荐

  • 永子和云子有什么区别?一文带你解锁!

  • 民族丨56个民族服饰最终篇——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音乐音像集成》

  • 云南人人爱的米线,吃法可不止“过桥”

  • 代表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大红袍,原来不是红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点评

分享

请输入验证码

文化数字平台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
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首页

文化百科

文化趣闻

文化圈子

文化动态

关于我们

56简介

版本信息

联系我们

诚信招聘

公众号
56文化公众号
微信
56客服
56小象抖音号
56小象抖音号

友情链接:

爱站网

唐诗三百首

长亭文章网

天马文学网

满分作文网

中华历史

大河网

毕业论文

牛台词网

知网查重

云南软件开发公司

网安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28号 Copyright © 2018 云南五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9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