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文化网
  • 首页
  • 文化百科
  • 文化趣闻
  • 文化圈子
  • 文化动态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诗词歌赋 五首诗告诉你,古时百姓有多苦

五首诗告诉你,古时百姓有多苦

发布时间:2021/05/31 09:05:32 浏览量:4264 来源:56文化网 文章编号:D794AB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首词出自唐朝诗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不论国家的兴衰,受苦受难的都是百姓。兴盛时,大兴土木,百姓劳苦;衰败时,战火连天,百姓担惊受怕。

潼关

我们来看看古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有多艰辛呢?

打仗

— 江上渔者 —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面上人来人往,大家都喜欢江里鲈鱼的鲜美,我看到了一艘小小的船,为了捕鱼出没在江上的大风大浪里。

鲈鱼

人们都只看到了鲈鱼的鲜美,却不想这背后的捕鱼人是多么的辛苦,为了生计而奔波,冒着生命危险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捕鱼。

现在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捕鱼

— 蚕妇 —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昨天从乡下进城里做买卖,回来的时候泪水已经打湿了衣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在城里看到那些身穿绮罗绸缎的人,都不是养蚕的人。

养蚕

这首诗创作于宋朝初期,因刚经历过晚唐、五代十国百余年的混乱局面,宋朝在表面的繁荣下急需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了巩固统治就开始剥削起了农民。

作者张俞看到这一幕后,深感民间疾苦,为了揭露统治者的这一剥削现象,遂做此诗。

宋朝

— 陶者 —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烧制陶瓦的工人们,把自家门前的土都挖完了用来烧制瓦片,而自己家的屋顶上却没有一块瓦片。那些十指不沾泥土的人,住着屋顶上全是瓦片的高楼里。

瓦片

作者用穷苦的陶瓦工人和从不劳作的富家公子做鲜明对比,反应当时社会的极度不公,也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瓦房

— 卖炭翁(节选) —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有位卖炭的老人,整天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都是炭火的颜色,两鬓已经白发苍苍十个指头却是漆黑的。卖炭所得到的钱够什么呢?

木炭

只够身上的衣服和饭钱。可怜他身上只有单薄的衣服,心里还在忧愁生意好不好,希望天能再冷一点,那样生意就会好一点。

诗人极度理解老人的心情和内心活动,才能写下这么深刻的句子,也为下文做了充足的铺垫。

卖炭

— 马嵬 —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不用去歌唱当年皇帝和妃子的长恨歌,千千万万夫妻离散就像银河一样星星点点。

杨贵妃

向石壕村那样撕心裂肺夫妻离别的场景,里面流下的眼泪比在长生殿上留的多得多。

作者把唐玄宗的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放到了普通百姓身上,做鲜明对比,说明唐玄宗他们的悲惨根本比不上千万百姓所遭遇的苦难。

石壕吏


上一篇: 传奇的浪漫诗人,仓央嘉措是世间最美情郎
下一篇: 李白的冷门诗词,总有一首惊艳你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换一批
  • 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地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楼、南楼

    时间:2023/02/02 - 2028/02/02

热门推荐

  • 永子和云子有什么区别?一文带你解锁!

  • 民族丨56个民族服饰最终篇——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音乐音像集成》

  • 云南人人爱的米线,吃法可不止“过桥”

  • 代表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大红袍,原来不是红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点评

分享

请输入验证码

文化数字平台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
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首页

文化百科

文化趣闻

文化圈子

文化动态

关于我们

56简介

版本信息

联系我们

诚信招聘

公众号
56文化公众号
微信
56客服
56小象抖音号
56小象抖音号

友情链接:

爱站网

唐诗三百首

长亭文章网

天马文学网

满分作文网

中华历史

大河网

毕业论文

牛台词网

知网查重

云南软件开发公司

网安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28号 Copyright © 2018 云南五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9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