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文化网
  • 首页
  • 文化百科
  • 文化趣闻
  • 文化圈子
  • 文化动态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诗词歌赋 那些年,被我们误会的诗歌,第三个最容易错!

那些年,被我们误会的诗歌,第三个最容易错!

发布时间:2021/06/30 17:06:18 浏览量:2793 来源:56文化网 文章编号:63FCC5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诗当今常被用作恋人之间的海誓山盟,但其实不然。

执子之手

诗句源于《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原句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古代夫妻

「海誓山盟说」最早见于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但其实这首诗更早的注解来自于战国时期的「毛诗」,其中对诗句的解读为描述战友之情,因此其可信度更高。

战友情谊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诗歌都被误会过,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一下「那些年,被误会的诗歌」。

朱门酒肉真的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常被解读为社会黑暗,诗人对此感到不平。实际上这是没有错的,但误会在于诗中的一个「臭」字。

古代宴席

本诗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原文看似诗人厌恶达官贵人的奢靡生活,连酒肉都放着变质,散发出了臭味,其实不然。

古代贫困百姓

诗中的臭通「嗅」,意为气味,其原意为贵族人家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贫贱导致百事哀?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一句诗也是古诗句中的误解重灾区,人们常用它来宣扬金钱至上的错误原则,以曲解作者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夫妻

本诗原句为「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元稹的《遣悲怀》。意为我知道夫妻死别是人人都不能避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诀别,则更为悲哀。

古代夫妻

诗的写作背景是元稹的结发妻子离世了,他回忆起曾经艰难困苦的贫穷生活,想到如今生活终于变好了,妻子却离开了人间,他为此感到悲伤不已而写下了这首诗。

古代夫妻

春蚕是累死的吗?

唐朝诗人李商隐诗作《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前两句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开始,就一直是在描写男女之间相恋但却不能相见的相思爱恋之情。

古代夫妻

而三四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春蚕和蜡烛,更是体现出了热恋中男女之间难以相见的那种思念之痛。

相思之苦

本来是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但是现代的人却把诗中的春蚕和蜡烛跟老师联系在一起。形容老师为了学生付出的心血就如同春天的蚕要把自己口中的丝吐尽,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哪个春宵值千金?

「春宵一刻值千金」经常被人们用来形容洞房花烛夜的美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苏轼是著名的「老司机」,但这首诗里人家是真觉得春夜里的美景价值千金。

古人新婚

原诗是苏轼的《春宵》,全句为「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意味春天的夜晚,每一刻都价值千金,花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世间的万物在月亮下出现的影子也很有趣,所以这首诗主要是赞美春天夜晚的美丽。

夜景

现代人却对这句诗产生了误解,经常用来形容新婚夫妇新婚之夜的时间宝贵,但这也是由于古装剧给现代人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

夜晚的花

许多古诗在时代的进程中遭到了误解或过分解读,是难以避免的,毕竟每个时代的精神不一样。

汉字之美

但无论时代怎样改变,世界怎样改变,留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不会变。我们所向往的美好也不会改变,正如诗句中的字句之美,必然会被后世所传承和歌颂。

上一篇: 走好脚下路,珍惜眼前人
下一篇: 龚自珍:同一个诗名写了三百首?竟是源于爱国者的坚持!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换一批
  • 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地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楼、南楼

    时间:2023/02/02 - 2028/02/02

热门推荐

  • 永子和云子有什么区别?一文带你解锁!

  • 民族丨56个民族服饰最终篇——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音乐音像集成》

  • 云南人人爱的米线,吃法可不止“过桥”

  • 代表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大红袍,原来不是红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点评

分享

请输入验证码

文化数字平台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
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首页

文化百科

文化趣闻

文化圈子

文化动态

关于我们

56简介

版本信息

联系我们

诚信招聘

公众号
56文化公众号
微信
56客服
56小象抖音号
56小象抖音号

友情链接:

爱站网

唐诗三百首

长亭文章网

天马文学网

满分作文网

中华历史

大河网

毕业论文

牛台词网

知网查重

云南软件开发公司

网安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28号 Copyright © 2018 云南五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9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