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文化网
  • 首页
  • 文化百科
  • 文化趣闻
  • 文化圈子
  • 文化动态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人生风味 米线不仅能过桥,还能“过手”

米线不仅能过桥,还能“过手”

发布时间:2021/10/08 15:10:51 浏览量:5160 来源:56文化网 文章编号:B3E911

相比起米饭,云南人更加偏爱米线,米线店三餐时段都座无虚席,不仅因为米线好吃,更因为口味花样繁多,让人怎么也吃不腻。

米线

小锅米线、过桥米线、豆花米线、肠旺米线……米线可以说是360度无死角地拿捏了云南人的胃。

臭豆腐米线

最为外人道的是过桥米线,美丽感人的传说幻化成一份山珍海味俱全的米线,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云南过桥米线的大名。

过桥米线

但你也许不知道,米线不仅能「过桥」,还能「过手」,这便是阿昌族的拿手好戏——「过手米线」。

阿昌族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总数仅40000左右。

阿昌族

他们主要居住在德宏州各乡,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

户撒刀

阿昌族人以大米为主食,各种米线同样是他们的最爱,其中过手米线以其独特的风味常年霸占阿昌美食排行榜第一名。

过手米线

他们甚至为过手米线编了一首山歌「户撒好,户撒好,户撒过手忘不了,吃了过手想过手,过手味道实在好。」

过手米线

户撒是阿昌族人聚居地,过手指的则是过手米线,由此可见他们对于过手米线的喜爱之情。

过手米线

过手米线是传统的阿昌族美食,因为直接用手取食而得名。

过手米线

吃过手米线时要取一团米线置于手心,然后将调料涂抹在米线上即可食用,这种简单粗暴的快感独属于手抓食。

过手米线

阿昌人的过手米线已有数百年历史,在过去的封建社会,只有男人才能享用这美味。

过手米线

如今,每当阿昌族的重大节日来临,男女老少则欢聚一堂,做上一大桌过手米线,一边享受着美味佳肴,一边庆祝盛大的节日。

美味的秘诀

过手米线的美味与它的原材料有很大的关系,德宏州的特产紫红米赋予了它香滑软糯的独特口感。

紫红米

除了米线以外,美味的调料也是不可缺少的。将猪肉烧熟,加入豌豆粉、小米辣、花生等十余种配料。

过手米线

调好的蘸水香气扑鼻,鲜香酸辣的口味让人口水止不住,若是肉料换成鲜香的野味,则蘸水的香气必然更上一层楼。

特制调料和米线上了桌,一场饕餮盛宴便开始了。

过手米线

抓起一撮米线放在手掌心,米线上放上调料揉成团,让调料均匀地拌在每一根米线上。

过手米线

拌好调料后将米线一口放进嘴里,米线的香气、肉质的鲜味、酱料的浓郁,所有味道在一瞬间充满口腔,每咀嚼一下,都有新奇的体验。

#结语#

如今随着过手米线走进大众视野,其他城市也开设了许多过手米线店,但最正宗的味道始终留在陇川。

阿昌族

在当地居民家中,没有奢华的装修,反而更加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围坐在小圆桌旁,享用阿昌族人亲手制作的最传统的过手米线,聊聊阿昌族的历史和文化——这就是最正宗的过手米线吃法。

上一篇: 吃了不想娘的叮叮糖,是几代人的回忆
下一篇: 云南的菜市场有多野?里面的菜你都没见过!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换一批
  • 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地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楼、南楼

    时间:2023/02/02 - 2028/02/02

热门推荐

  • 永子和云子有什么区别?一文带你解锁!

  • 民族丨56个民族服饰最终篇——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音乐音像集成》

  • 云南人人爱的米线,吃法可不止“过桥”

  • 代表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大红袍,原来不是红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点评

分享

请输入验证码

文化数字平台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
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首页

文化百科

文化趣闻

文化圈子

文化动态

关于我们

56简介

版本信息

联系我们

诚信招聘

公众号
56文化公众号
微信
56客服
56小象抖音号
56小象抖音号

友情链接:

爱站网

唐诗三百首

长亭文章网

天马文学网

满分作文网

中华历史

大河网

毕业论文

牛台词网

知网查重

云南软件开发公司

网安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28号 Copyright © 2018 云南五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9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