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文化网
  • 首页
  • 文化百科
  • 文化趣闻
  • 文化圈子
  • 文化动态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诗词歌赋 雪压霜侵何所惧, 孤高刚劲伴梅松

雪压霜侵何所惧, 孤高刚劲伴梅松

发布时间:2021/11/08 09:11:39 浏览量:3534 来源:56文化网 文章编号:5A8822

宋朝林景熙的《王云梅舍记》中说:「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意思是有个人多次运土堆成了山,种梅百株,与青松修竹成为了冬日里的朋友。这便是「岁寒三友」的由来。

岁寒三友.jpg

松竹在冬日长青不败,梅在寒风中开放,古人欣赏这三种植物的品行,所以常用来比喻浊世独立的君子品格,在诗中以岁寒三友抒发壮志情怀、警醒世人。

松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指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松柏喜温抗寒,当其他植物因为寒冷纷纷凋零时,松柏依旧青翠耸立,坚韧不屈。

松柏.jpg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谷中吹来凛冽寒风,山上的松柏依旧刚劲挺拔。任他漫天冰霜,大地一副凄凉景象,松柏的身姿终年端正挺立。是因为松柏没有感受到寒意吗?那是因为松柏的本性就是如此。

松柏.jpg

诗人写下这首诗送给自己的堂弟,是希望他做人能像松柏一样坚贞自守,以松柏为喻,不要因为外界的压迫与困难就改变自己的本性。

竹

竹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意义,古代文人们把它不屈不挠、宁折不弯的身姿看作是自身的骨气。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善画竹,他画竹以来代表自己,他欣赏竹的气节,《竹石》一诗便是他给自己的《竹石图》所作的题画诗。

竹石图.jpg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朱元璋也曾写过一首豪爽大气咏竹诗:

竹.jpg

咏竹

朱元璋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竹子被雪压弯,但再低也不会低到地上去,等太阳出来把雪晒化了,竹子依旧直冲云霄与天齐。

竹.jpg

朱元璋的这首诗简洁明快、霸气十足,以竹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充满英雄气概。

梅

梅花一般在1-2月开花。凌霜开放的梅花,自有一番高洁品格,咏梅之词自古多有。

梅花.jpg

梅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初开,孤傲又美丽,想要以梅入画,却又担心画不出梅花的风骨与神韵。梅花的香味清雅,别有一番韵味,似是不知冬的寒冷了。

梅花.jpg

诗人带病赏梅,赞赏梅花的坚强品格之时,空中传来一阵笛声,顿时愁思四起,若寒冷的北风能怜解我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这枝头花朵。

梅花.jpg

人们多欣赏梅花的气节,也许是因为诗人带病观梅,除了喜爱梅花的美和不屈,还透露出怜惜之心,也隐晦表达除了诗人对人生的叹息。

#结语#

四季常青的松,宁折不弯的竹,遗世独立的梅花,诗人们借物咏志,表达了他们高尚情操的同时,也如同这岁寒三友一般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岁寒三友.jpg

上一篇: 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性德
下一篇: 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换一批
  • 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地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楼、南楼

    时间:2023/02/02 - 2028/02/02

热门推荐

  • 永子和云子有什么区别?一文带你解锁!

  • 民族丨56个民族服饰最终篇——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音乐音像集成》

  • 云南人人爱的米线,吃法可不止“过桥”

  • 代表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大红袍,原来不是红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点评

分享

请输入验证码

文化数字平台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
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首页

文化百科

文化趣闻

文化圈子

文化动态

关于我们

56简介

版本信息

联系我们

诚信招聘

公众号
56文化公众号
微信
56客服
56小象抖音号
56小象抖音号

友情链接:

爱站网

唐诗三百首

长亭文章网

天马文学网

满分作文网

中华历史

大河网

毕业论文

牛台词网

知网查重

云南软件开发公司

网安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28号 Copyright © 2018 云南五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9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