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文化网
  • 首页
  • 文化百科
  • 文化趣闻
  • 文化圈子
  • 文化动态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诗词歌赋 歌颂女性的诗词,第三首你一定听过!

歌颂女性的诗词,第三首你一定听过!

发布时间:2022/03/07 09:03:08 浏览量:2610 来源:56文化网 文章编号:0889EB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是乖巧的女儿、贤惠的妻子、慈祥的母亲,她们的一生都在奉献,她们就是女性。

古代女性

古往今来,女同志们一直扮演着人类社会中的重要角色,无数文人墨客写下诗篇歌颂她们的功绩和魅力。

古代女性

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从诗人们动情的笔触中,体会她们的伟大。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本诗以征夫之妻的视角写作,丈夫远离家乡去征战,秋风、秋月伴随着独自守家的妻子,但她却没有半句怨言,只有对丈夫的思念和期盼。

古代女性

全诗虽然没有写到情爱二字,却将妻子对于丈夫的深爱渗透到字里行间。妻子最终将思念寄托于平定战乱,那时候丈夫便会归来。

古代女性

无独有偶,李白还有一首《春思》同样书写了一位女性对于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诗中的「春」字一语双关,既表示此时正值春季,也表示了妇人对于丈夫的思念之情。

古代妇女

春景美好,但想到自己在外征战的丈夫却不免伤怀,两人虽相隔千里,但思念之情却愈发浓烈。

母子

这首诗是对美好爱情的颂赞,也是对征妇忠贞不渝的感情的颂赞。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中描写了一位母亲的光辉形象,手握针线小心翼翼地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织衣,一针一线穿插之间,心中全是对孩子的关爱和担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感恩之心描写得淋漓尽致,是啊,子女要怎样报答母亲的无私奉献呢?

慈母手中线

或许永远没有办法偿还,或许,她也并不需要你的偿还,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qiān)帷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诗中描写了作者迫于生计必须远离家乡,向母亲告别的场景。「白发愁看泪眼枯」一句描写出了老母亲的动情画面。

告别老母

「此时有子不如无」一句更像是作者对于自己的痛斥,也表现出了作者对于母亲的不舍之情,赞颂了伟大的母子之情。

蚕妇

北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本诗描写了养蚕女前往市集卖蚕丝被的遭遇,那些穿着蚕丝的全都不是养蚕的人,表现了当时的百姓生活艰难,辛劳养蚕却穿着粗布麻衣。

男耕女织

自古以来,女性便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生产力,尤其是在中国——古人们受封建思想影响,纺织事业基本都是靠女性支撑,为社会生产力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女性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往往感性、细心,扮演着各种各样的重要角色,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岳母刺字

她们也许是你的姐妹、好友、妻子、母亲,在这个专属于她们的节日里,别忘了对她们说一句「节日快乐」。

上一篇: 他一生写了四万首诗,却没有一首广为流传……
下一篇: 二月的雪不少见,韩愈千年前就写过!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换一批
  • 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地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楼、南楼

    时间:2023/02/02 - 2028/02/02

热门推荐

  • 永子和云子有什么区别?一文带你解锁!

  • 民族丨56个民族服饰最终篇——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音乐音像集成》

  • 云南人人爱的米线,吃法可不止“过桥”

  • 代表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大红袍,原来不是红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点评

分享

请输入验证码

文化数字平台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
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首页

文化百科

文化趣闻

文化圈子

文化动态

关于我们

56简介

版本信息

联系我们

诚信招聘

公众号
56文化公众号
微信
56客服
56小象抖音号
56小象抖音号

友情链接:

爱站网

唐诗三百首

长亭文章网

天马文学网

满分作文网

中华历史

大河网

毕业论文

牛台词网

知网查重

云南软件开发公司

网安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28号 Copyright © 2018 云南五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9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