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文化网
  • 首页
  • 文化百科
  • 文化趣闻
  • 文化圈子
  • 文化动态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诗词歌赋 “四绝”全才文徵明,这个励志一生的诗人我不允许你不知道

“四绝”全才文徵明,这个励志一生的诗人我不允许你不知道

发布时间:2022/05/05 17:05:27 浏览量:2370 来源:56文化网 文章编号:8E9B9F

说起诗词你会想到什么?唐诗宋词元曲?或者现代诗?哦不不,这都不是小象今天要介绍的对象,小象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一个与唐伯虎、祝允明、徐祯卿齐名的人,这个人就是文徵(zheng)明。

山水画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生,家在苏州府长洲县。一天,文府诞下一男婴,这家人夜观天象,又查了文献资料。他们根据生日所对应的星宿,给这个男孩儿取名文壁,这个男孩儿就是文徵明。文徵明是明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与沈周共创“吴派”,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

文徵明

念奴娇 · 中秋对月

明 文徵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沉醉

这首词作于中秋,造语浪漫,主旨全在上下两结拍,上结“欲跨彩云飞起”,有超俗之想,下结“莫负广寒沉醉”,感悟伤怀,大起大落中,将他矛盾的心态淋漓吐出。

古画

文徵明虽生于富庶之地书香世家,但他“幼不慧”、“生而外椎”,别人家的孩子已读私塾三四年有余,他才刚开始说一些清晰的话,而且因7岁丧母,父亲官职又经常调动,所以说,文徵明的童年基本在东奔西走中度过。

江城子 陈氏牡丹盛开而不速客戏作

明 文徵明

东风已到牡丹花。

锦蒸霞。玉笼纱。

应是春韶、妆点贵人家。

去岁花时人在病,深负却,好铅华。

而今准拟醉琵琶。鼓须挝。酒须赊。

莫待风吹、委地作泥沙。

却笑东君杀风景,刚办得,一杯茶

作为发育迟缓的11岁大童,别人都说他痴笨愚傻,但是文爸并不这么认为,他坚持认为自己的儿是一颗明亮的星星。不管文徵明的成长速度多么缓慢,文爸从来都不着急,甚至这么说吧,迟钝的徵明都开始着急难过了,他还不慌不忙淡定如斯,这可能和文徵明降生的那个晚上,文爸夜观天象看到的星宿有关。

文徵明

文徵明之后也确实如文爸所认为的那样,成为一颗明亮的星星,他的一生都很励志,他总能做到一些让人觉得神奇的事情。比如说,他身体羸弱经常生病,可是他却频繁出游,而且十分高寿,90寿终。

文徵明诗作

又比如说,他虽然智力发育迟缓,但最后也还是在翰林院任了个一官半职,不过后面因为性情耿介清廉,所以放舟南下回到苏州老家操持文墨,但他也还是做出了了不起的成绩,他在艺术上的造诣极其深厚,学过书法的孩子一定知道他。

文徵明诗作

再比如,他一直言行谨慎,一生都在远离是非,可是他在北京、南京、苏州的政治圈、文人圈却有良好的交情。混过体制的都知道这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能力。再比如,他是一个坚定的儒生,一生坚守忠孝节义,但又奇了,如此忠孝悌义的人却能和唐伯虎、祝允明等狂狷风流之士保持很好的朋友关系。

文徵明

下面是文徵明大名鼎鼎的满江红,通过这首语言犀利的判词我们可以一窥文徵明心中的道德世界,全词以敕碑引发,渐次深⼊,既对岳飞的遭遇表⽰了深刻的同情,又对宋高宗不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残害忠良进行毫不留情地鞭挞,揭示了虚伪自私的宋高宗的真面目。

满江红

明 文徵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岂不恤,徽钦辱。

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膜拜大佬,整首词,痛快淋漓,极具胆识,可谓咏史词的杰作。

上一篇: 我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所以允许风暴和荒谬
下一篇: 写下知否,知否的李清照,背后居然藏着这么凄美的故事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换一批
  • 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地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楼、南楼

    时间:2023/02/02 - 2028/02/02

热门推荐

  • 永子和云子有什么区别?一文带你解锁!

  • 民族丨56个民族服饰最终篇——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音乐音像集成》

  • 云南人人爱的米线,吃法可不止“过桥”

  • 代表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大红袍,原来不是红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点评

分享

请输入验证码

文化数字平台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
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首页

文化百科

文化趣闻

文化圈子

文化动态

关于我们

56简介

版本信息

联系我们

诚信招聘

公众号
56文化公众号
微信
56客服
56小象抖音号
56小象抖音号

友情链接:

爱站网

唐诗三百首

长亭文章网

天马文学网

满分作文网

中华历史

大河网

毕业论文

牛台词网

知网查重

云南软件开发公司

网安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28号 Copyright © 2018 云南五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9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