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文化网
  • 首页
  • 文化百科
  • 文化趣闻
  • 文化圈子
  • 文化动态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动态 新闻时事 【绿春美食】绿春:山野中的珍馐美味——大红菌

【绿春美食】绿春:山野中的珍馐美味——大红菌

发布时间:2022/05/20 16:05:00 浏览量:1213 来源:绿春县融媒体中心 文章编号:A86899

立夏以来的几场大雨,毫无声息的把黄连山土层下藏着的一种珍馐悄悄唤醒了。趁着雨停,骑马坝乡哈渣村的村民李玉黑拿上准备好的塑料簸箕,来到了寨子后山,寻找这个季节里才有的舌尖珍馐——大红菌。

微信截图_20220520160919.jpg

又是一年咱们云南人吃野生菌的季节,野生菌种类繁多,而大红菌则是一种特别珍贵的野生食材,它的营养价值极高,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材。在生活中,大红菌是不常见的,他主要生长在特殊的野生锥果林下,林下干净,少灌木丛,土壤腐殖层在高温高湿的特定气候条件下,才能自然生长的纯天然食用菌,所以很难得。

在哈渣村的后山上,李玉黑老人说,近几年,生态保护的好,很多之前快消失的可食用菌也慢慢冒出来了,这种大红菌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底到5月中旬才有,三天不采摘就会腐烂,但要根据地域气候等条件的不同而定大红菌的生长周期。

微信截图_20220520160932.jpg

哈渣村村民 李玉黑:能吃的大红菌,首先看它的菌杆,它的杆颜色从顶向下微红到底,菌杆粗壮,还有一种和这个相似的红蘑菇,它的杆是微白色的,也是一种可食用的菌子,但是前者的味道是后者无法比拟的。

微信截图_20220520160940.jpg

由于大红菌是一种高端的野外美食,山林里找大红菌的人很多,李玉黑老人一行人吃过早饭才上山,那里翻翻,这里趴趴,在树林里翻找了一上午,采获了一斤半左右的大红菌,但几个人很开心。由于今天来得晚,收获不多,但是品相特别好,都是最美味的大红菌。

微信截图_20220520160947.jpg

李玉黑介绍,大红菌,伞叶厚实、红中带黑,菌杆粗壮,这是他们从小认知的大红菌,听以前老人说,大红菌还是一种药材,新鲜食材下锅,汤汁鲜红,香甜美味,汤汁配上米饭都不用嚼,顺溜就入肚了。

目前,大红菌无法人工培育,它是目前唯一一个无法人工种植的菌类,所以大红菌的市场价格也是很高的,新鲜的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通过加工后价格可达上千元一公斤。因为是野生的,很多人都不能一品刚采摘的大红菌是怎样一种鲜甜的山野珍馐,无法体验大自然赐予人们最美味的山中美食。

微信截图_20220520160955.jpg

李玉黑老人说,难得咱们的记者到村里,跟他们在山上转了一上午,大家都辛苦了,决定把刚收获的大红菌拿出来犒劳大家。

微信截图_20220520161004.jpg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而新鲜的食材就需要最新鲜的本地一手配料。回到村里,到百年老水沟里用具有灵魂的黄连山水把大红菌清洗干净,跑到村尾用农家肥增育的菜园子里亲手摘下花椒、辣椒,还有楼顶上的薄荷、苤菜等一切新鲜的本地货,配料准备就绪,下油、放蒜、花椒、下主菜翻炒爆汤汁,觉得干饭人的汤汁不够,再加少许清水,煮至大红菌颜色变淡,马上下准备好的新鲜配料,再翻煮5分钟,出锅。

微信截图_20220520161009.jpg

看着锅里翻滚的鲜红汤汁,一旁的摄像记者也差点流下了口水,还好等待的时间并不漫长。一碗碗冒着热烟的大红菌就这样端上了饭桌,大家你一口、我一口的品尝着大自然一年一次的舌尖美食。

大红菌是一种美味的野生食材,它富含很多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同时它还含有多糖类抗癌物质,是有特殊食疗价值的天然食品

微信截图_20220520161017.jpg。

很多人因为大红菌的颜色问题,会把它当作毒蘑菇,其实在生活中的大红菌和毒红菇长的是非常相似的,一般人是很难分辨出来的。吃菌子的季节里,希望大家在遇见红蘑菇的时候,在没有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急着采摘它,或者不认识的坚决不采摘,确认好它是不是有毒,再食用。

上一篇: 端午将至 昆明粽子市场火热
下一篇: 航拍云海里的罗坪山风电场 如梦似幻 美若仙境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换一批
  • 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地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楼、南楼

    时间:2023/02/02 - 2028/02/02

热门推荐

  • 永子和云子有什么区别?一文带你解锁!

  • 民族丨56个民族服饰最终篇——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音乐音像集成》

  • 云南人人爱的米线,吃法可不止“过桥”

  • 代表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大红袍,原来不是红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点评

分享

请输入验证码

文化数字平台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
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首页

文化百科

文化趣闻

文化圈子

文化动态

关于我们

56简介

版本信息

联系我们

诚信招聘

公众号
56文化公众号
微信
56客服
56小象抖音号
56小象抖音号

友情链接:

爱站网

唐诗三百首

长亭文章网

天马文学网

满分作文网

中华历史

大河网

毕业论文

牛台词网

知网查重

云南软件开发公司

网安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28号 Copyright © 2018 云南五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9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