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文化网
  • 首页
  • 文化百科
  • 文化趣闻
  • 文化圈子
  • 文化动态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品茗知趣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发布时间:2020/02/19 10:02:04 浏览量:2273 来源:56文化网 文章编号:F31C26

陶瓷茶具制作离不开火,火焰自然随性的炙烤,赋予了陶瓷独一无二的绮丽纹理,展现了自然最原始元素的变化之美。

人类在漫长时光中,掌握了这门以木生火,以火烧土的技巧,几种元素组合变化成了茶人们手中精美的器具,这就是「柴烧」。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柴烧简介

「柴烧」,就是指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属一门古老的技艺,在没有媒、液化气、电之前所有的烧制方式都是运用木柴,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由于制作工艺独特,柴烧的陶瓷有四大特征:第一,柴烧是伴随着历史的潮流形成的;第二,柴烧的产生是顺其自然的;第三,柴烧之美是回归本源的;第四,装饰和烧成是一气呵成的。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审美特征上,柴烧具有色彩美,因各地的原料、材料和师傅的审美有一定关系,甚至与烧成时候的时间、地点都有很大关系。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而且它是自然天成、不可复制的肌理美,冷暖对比,大小对比,动静之美,在一般陶瓷中是没有的。概括起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柴烧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柴烧陶大体可分为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釉)两大类:上釉的陶瓷放入匣体中装入窑内,薪柴烧制的时候因为匣钵的保护,隔绝了柴灰所以器物表面不会出现很明显的落灰效果;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而不上釉的陶瓷(取其自然落灰效果),直接装入窑中,让火焰与柴灰充分与泥坯接触形成明显的落灰效果或是火痕。

柴烧制作

柴烧无法量产,为能烧出精品,每次只能用小窑烧造,且成品率很低,市场极其稀缺。近年来,柴烧作品越来越受到追捧。

这种陶瓷中的奢侈品,制作过程也是极其考究。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燃料木材,最好能在烧窑前三个月准备就绪,每一树种有其不同的成分特性,品质的配合度尤其关键。例如木材的比重,长短粗细,干燥程度等,烧火的各个阶段,都应有其不同品质需求的木材。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柴烧基本都用手工拉坯。手工拉坯成型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古老技术,即使是同款器型,高低、大小、轻重也不尽然相同,就如千人千面。

也正因为此,手工拉坯的作品富于变化,且胎体密度更好,角线结实,更不容易变形。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柴窑的样式决定了火的路径,也就是决定了落灰,火痕的方向性。陶艺师首先应了解到窑火的方向性,窑火是如何在坯与坯之间窜流,冲刷。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像烧窑的炉压的轻重、火力的强弱、气氛的清浊、火候的深浅、火径的设计安排等等,所印烙下来的效果是由它们所构成自然美与真诚的素质。

鉴赏柴烧

柴烧的美是一种自然生成、涅槃重生的美,不会欣赏的人认为这只是一团泥土,会欣赏的人才能看到它独一无二的一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鉴赏柴烧:

材质与做工

材质与做工是最基础的,做工的好坏除了众所周知的成型、修坯等细节把握外,大部分取自欣赏者的审美偏好,无法一概而论。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但泥料的优劣却是有相对的标准的。柴烧一般会用混有一定熟料或者瓷泥的陶土。

这样烧成的器物一来可以拥有带有独特质感的表面,二来由于含铁,与火接触的过程中气氛的微妙变化会引发器体表面会呈现更加多样的色彩。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陶艺家们通常会有自己的泥料配方,好的泥料不仅在烧成时好控制,更重要的是触感和发色都非常舒服。

落灰与火痕

落灰与火痕是柴烧最独特的地方。是可遇不可求的。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在装窑的时候,制作者会谨慎地设想希望带到的效果。例如将希望产生窑变的器物放在相对靠前的地方,把希望有垂釉的器物放在靠后,接近火舌尾部的地方等。

韵味与意境

韵味和意境是柴烧最高级也是最难描述的特质。

好的柴烧就像是服装,挂在店里时不一定耀眼,然而一旦找对了符合自身气质的那件穿上身,衣服和人都似乎获得了新生,脱俗而独特。

柴烧茶具,在烈火中涅槃的净素之美

挑选柴烧地乐趣恐怕正在于此,唯有练就了一双慧眼,可以想象出一件器物摆放在自己家中的样子,才能真正体会到它令人惊叹的美。

上一篇: 当千锤百炼的雪花银,遇上茶具
下一篇: 茶具有多少种,爱茶的你都知道吗?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换一批
  • 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地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楼、南楼

    时间:2023/02/02 - 2028/02/02

热门推荐

  • 永子和云子有什么区别?一文带你解锁!

  • 民族丨56个民族服饰最终篇——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音乐音像集成》

  • 云南人人爱的米线,吃法可不止“过桥”

  • 代表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大红袍,原来不是红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点评

分享

请输入验证码

文化数字平台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
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首页

文化百科

文化趣闻

文化圈子

文化动态

关于我们

56简介

版本信息

联系我们

诚信招聘

公众号
56文化公众号
微信
56客服
56小象抖音号
56小象抖音号

友情链接:

爱站网

唐诗三百首

长亭文章网

天马文学网

满分作文网

中华历史

大河网

毕业论文

牛台词网

知网查重

云南软件开发公司

网安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28号 Copyright © 2018 云南五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9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