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 傈僳族

傈僳族

全文编辑
所属类别 : 社会 >
编辑
百科名片
编辑

傈僳族(LiSu ),是青藏高原南下氐人、羌人融合形成的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傈僳族主要分布怒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其余散居于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全球有傈僳族人口约152万,中国有80万左右。 傈僳族主要信仰基督教及原始宗教,有阔时节、刀杆节等传统节日。

基本信息
编辑
傈僳族
Li Su
栗粟
中国 缅甸 泰国 印度
傈僳语
傈僳文
全球约152万 中国约80万
原始宗教 现多皈依基督教
澡堂会 阔时节 尝新节
目录
  1. 1 艺术

  2. 2 舞蹈

  3. 3 头饰

  4. 4 酒文化

  5. 5 器乐

  1. 6 器乐特征

  2. 7 习俗

  3. 8 “江沙埋情人”

  4. 9 “贴面酒”

  5. 10 温泉“春浴”

  1. 11 过年风俗

  2. 12 食俗

  3. 13 节日

  4. 14 重要节日

  5. 15 民族建筑

  1. 16 弩弓与毒箭

  2. 17 顶杠与荡秋千

  3. 18 天文历法

  4. 19 基本特征

  5. 20 传承人基本情况

正文
编辑正文

民族简介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昆明、丽江、保山、 迪庆、 德宏、 大理、 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 盐源、 木里、 德昌、攀枝花等县,还居住在缅甸,少数在泰国。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原有文字是 维西县旺忍波创造的音节文字,但不太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 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 韵律节奏和整齐对仗。在一些 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

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 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传统节日有 阔时节(过年)、 刀杆节、收获节等。傈僳族邮票人物。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多为 集体舞,有模仿动物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乐器有 琵琶、 口弦、 四弦和 芦笙等。

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傈僳族信奉 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仰基督教、佛教。

历史渊源

“傈僳”之称,始见于樊绰的《蛮书》,即“粟栗两姓蛮”。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力些”、“力梭”、“俚苏”等不同写法。

傈僳族源于青藏高原的古氐人和古羌人,最早居住在 西藏高原。公元7世纪开始陆续南迁至 西藏高原与 云南高原交界地区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地区。

公元8世纪时,金沙江上游的傈僳族先民组成了“勿邓”、“两林”等几个比较强大的部落。

公元16世纪中叶,金沙江上游的傈僳族被纳西族土司排挤,几百名傈僳族人在首领蒙必帕的率领下,渡过澜沧江、越过碧罗雪山,进入怒江大峡谷;此后,大批傈僳族不断进入怒江大峡谷;还有部分傈僳族沿金沙江南下,分散到金沙江沿岸地区的大理、楚雄等地。进入怒江大峡谷的傈僳族中,又有一些人沿怒江沿岸山脉南迁,零星分布到保山、德宏、临沧、掸邦等地,有的甚至已经进入泰国境内。

人口分布

傈僳族傈僳族截止到2010年底,云南省有傈僳族733108人。其中,怒江州287971人、丽江市126734人、迪庆州113769人、楚雄州60606人、大理州38382人、保山市34117人、德宏州32966人、 昆明市20252人、临沧市11070人、普洱市5187人、曲靖市655人、红河州395人、西双版纳州322人、玉溪市300人、文山州286人、昭通市196人。

另外,四川省也散居着很多傈僳族,大约有4万余人。

社会经济

傈僳族傈僳族新中国成立以前,傈僳族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居住在 云南省丽江、 维西、 永胜、 云龙、 兰坪、保山和四川省等地的傈僳族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社会。居住在大小 凉山周围的傈僳族,已分化出一些中小奴隶主,从事农业或半农半猎。居住在怒江的傈僳族 生产力水平低,铁具和竹木农具并用,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为主, 狩猎、采集为辅,社会分工不明显,手工业和商业还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实行 以物易物的交换方法,在 碧江、 福贡等县出现一些以物易物的初级市场。怒江傈僳族地区的 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农村阶级有了分化,但有存在着公有制和 家长奴隶制的残余。土地制度分为 个体私有、家族共同拥有、 村寨及家族分地3种形式,并普遍存在一种伙有共耕制“哈米贝来合”,这是一种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土地所有制和耕作的 协作形式。16~20世纪初期, 怒江傈僳族还存在过家长奴隶制,奴隶被奴隶主伪当作家庭成员或养子看待,日常生活与主人有差别,社会地位较低,有的 奴隶可以赎身为 自由民。到1949年为止,怒江地区的家长奴隶制已基本瓦解。

到20世纪50年代为止,傈僳族还保存着氏族残余。同一祖先后代所组成的集团莆“初俄”,即氏族。怒江地区傈僳族的氏族名称有龙、虎、熊、猴、蛇、麂、羊、鸡、鸟、鱼、蜂、荞、竹、 麻、 柚木、 犁、霜、 火等18种,这些氏族名称同时又是各个氏族 图腾崇拜的象征。同一氏族之下,由父亲的2代至4代人所组成的亲族集团称为“体俄”,即家族之意。家族在现实生活中还起一定的作用。由若干不同的氏族和家庭所共同组成的村寨称为“亢”。村寨头人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是各家族老人互相推举,称为“搓吾”;由官府委派的头人则称为“斯帕”。头人不得 世袭,其职责是:对内领导生产,调解纠纷,主持祭祀;摊派 夫役,领导 血族复仇,缔结盟约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根据傈僳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分别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方式,先后完成了傈僳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在丽江、 永平、永胜、 云龙等县的傈僳族地区,地主经济比较发达,采取了和汉族地区相近的土地改革的办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在云南省 中甸、 宁蒗、潞西、保山,四川省西昌、 盐边等和藏、傣、彝等族杂居的傈僳族地区,则采取比较和平的方式进行土地改革;在怒江地区沿边四县和德宏自治州山区的部分傈僳族,则通过互助合作道路发展生产,逐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1954年8月,建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区,包括 泸水、 碧江、 福贡、 贡山等县,1957年1月改为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并将兰坪县划入建制,实现了傈僳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40多年来,傈僳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凭傈僳族傈僳族借自己的双手,大搞 农田基本建设,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如今,傈僳族地区已建立了发电、汽车修理、农机、稀有金属、制糖、制盐、造纸、印刷、制药、酿酒、榨油、砖瓦、陶瓷、建筑、食品加工等多种企业,并培养出本民族的一批产业工人。交通通讯事业有了较大改善,自治州各县基本都通了公路,邮电网四通八达,大大加强了傈僳族同兄弟民族间的联系。 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傈僳族有了自己的大学生、教师、医生、科学技术人才,建立了医院、卫生所和防疫站,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文化

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分布在今川、滇雅 碧江、 金沙江、 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分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 老挝、泰国等地。

艺术

傈僳族 能歌善舞,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主要节日有 澡塘会、 尝新节、 阔时节、傈僳年等。信奉原始宗教。20世纪初,一些西方传教士进入怒江、德宏地区,传入基督教。傈僳族人民勤劳勇敢。历史上,为反抗阶级剥削、民族压迫和英、日等外国侵略者的入侵,曾揭竿而起,进行过多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西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舞蹈

傈僳族傈僳族因地区不同而异,怒江流域的民间舞蹈只舞不歌,完全以竖笛(与羌笛相似)、横笛、 琵琶、二弦、西北民族乐器和自制的弹拨乐器“达比亚”为舞蹈伴奏。舞蹈名称一般以舞步动作为名,更多的随乐曲名称而定。每逢节日、播种和收获后,人们都要跳被称为“迷依刮克哦”的自娱性《生产舞》。这个舞蹈据说产生于17世纪,当时的傈僳人还处于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的时代,舞蹈只能以模拟各种动物为主。在后来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傈僳人学会了务农,渐渐把模拟动物的原始舞蹈改进成为表现农务的《生产舞》。在圆圈舞蹈中,人们以各种模拟姿态细致地表现人们挖地、种玉米、锄草、收获归仓等内容。而且至今在舞蹈中还保留了一段模拟动物的“打猴子舞”,为舞蹈增添风趣。这个舞蹈没有任何的伴奏与伴唱,完全以舞者全脚掌跺地作舞的声音为舞蹈节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头饰

傈僳族傈僳族傈僳族主要聚居于滇西北怒江、澜沧江和 金沙江两岸地区。聚居在福贡、贡山一带的 傈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俄勒”。“俄勒”是用珊瑚、 料珠、 海贝、小铜珠编织而成的。制作方法是: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海贝圈上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侧耳鬓罩住。妇女们戴上“俄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的感觉。关于“俄勒”,傈僳族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年天气大旱,河水干涸,庄稼枯焦,饥饿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有一对傈僳族男女青年受 米斯神的指点,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了家。男的撵山打猎,女的管理家务,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尽管两人勤劳耕作,但生活仍十分艰苦。男青年所穿简陋的兽皮衣服,已无法蔽体、御寒。姑娘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于是决心要给小伙子织做一套舒适合体的衣服。她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荨麻,之后便不停地撕麻、煮麻、漂洗、捻线,不知经过多少日日夜夜,终于织成一件横纹麻布长衫。看到心爱的姑娘为了自己不辞辛劳,而阵阵山风袭来,她被吹散的发丝不时挡住视线,刺得她眼睛常常流下泪水的情景。小伙子暗想,能不能制作一顶帽子,拢住姑娘的乌发呢?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他望着天空,幻想着如果能用月亮一样洁白、光润的东西做成一顶帽子,把姑娘打扮得像月下的青山,该多好啊!于是,他踏遍千山万水,终于如愿以偿地在 唐古拉山脚下找到海贝,用姑娘搓出的麻线,把磨好的海贝片和白色、红色的树果子穿成串,做出了一顶美观大方的“俄勒”。一个丰收的中秋之夜,小伙子捧出“俄勒”,伴着月光,戴在姑娘的头上。姑娘取出长衫,披在小伙子的身上。二人情深意绵,终于结成终身伴侣,生儿育女、繁衍子孙。从此,谈情说爱的傈僳族小伙子就必定要做一顶“俄勒”,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作为定情之物。姑娘也要亲自织做一件长衫,回赠自己的意中人。这种习俗世代相袭,一直流传至今。

酒文化

傈僳族傈僳族同许多民族一样,傈僳族同胞也喜欢饮酒。他们的酒有 水酒和烧酒两种,过去多自行酿制。水酒是一种 发酵酒。制作方法,是先将玉米、 高粱、荞麦面或稗子等原料捣碎、蒸熟,晾凉后拌上酒药,然后装入大罐中,令其 自然发酵七八天。饮用时兑水、过滤即可。这种酒酒汁微浊,呈乳白色,酒精含量不高,醇香微甜,有健脾开胃,提神解乏之功效。一直深受傈僳族人民的喜爱。烧酒,傈僳语称“布汁”,是把发酵后的糟水放入锅中蒸馏而得的蒸馏酒。此酒清澈透明,度数较高,较水酒辛辣爽口。傈僳人认为,“无酒不成礼”,酒是他们宴宾待客必不可少的饮料。按 传统习俗,饮宴伊始,主人要先将自己的 竹筒杯斟满,并往地上洒倒少许,表示祭祖先。接着自己先举杯略饮,表示酒是好的,然后才将客人的酒杯一一斟满,双手捧献给客人饮用。在傈僳族的饮宴习俗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饮“ 同心酒”了。“同心酒”,亦称“合杯酒”、“双边酒”等。是指2人同捧一筒或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仰面同饮,使酒同时流进主客双方嘴里的饮酒习俗。饮用同心酒,一般不分男女,亲朋挚友或恋人之间均可进行。过去常用于招待贵客、签约盟誓或结拜兄弟等场合。同心酒象征着团结和友谊。 酒席宴中,如果傈僳族同胞邀请你同杯共饮的话,那就意味着他对你充满了信任,把你当成了朋友。

器乐

傈僳族的民间乐器有: 其布厄(即傈僳族 琵琶,亦称 小三弦)、很自( 弓弦乐器, 二弦)、举列(即 笛子)、笛里吐(小竖笛)、 葫芦笙、玛果(即 口簧)、阿其诀列、达提吐、 唢呐、 玛拉(大号)以及 大锣、 大镲、 大鼓等。 器乐曲多为歌舞伴奏的舞曲,纯器乐曲较少,如其布厄演奏的《传情调》、《划船调》、《对门蜜蜂嗡嗡叫》,很自演奏的《约玩调》等。流行于保山地区的达提吐、阿其诀列是 双管 吹奏乐器,主管奏 旋律,副管奏持续音。达提吐的乐曲多源于情歌和舞曲,阿其诀列装有铜质簧片,多吹奏抒情性乐曲。以树叶吹奏的《阿爸阿妈呀》、 傈僳族傈僳族《隔山隔水的人呀》都是傈僳族的传统乐曲。

器乐特征

①多声表现手法不仅出现在各种民歌中,也出现在乐器中,如其布厄、达提吐、阿其诀列、葫芦笙等都具有多声性。民歌的 多声部几乎都在领唱之后出现,不仅有二、三声部,还有四声部的合唱。②怒江地区傈僳族在演唱民歌时,常用喉部颤音润腔,这种独特的颤音形成傈僳族民歌特有的演唱风格。1950年以后,音乐工作者在对傈僳族 民间音乐进行收集、整理、研究的基础上,改编、创作了不少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如歌曲《阿克吉》、歌舞音乐《琵琶欢歌》等。

语言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傈僳语属汉藏语系。傈僳语在怒江傈僳自治州内通用。傈僳族 

傈僳族傈僳族居住分散,所以语言也分几个方言区。

傈僳族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一种是20世纪初由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大写字母及其变形体创制的拼音文字,称“老傈僳文”,主要通行于怒江、保山、德宏、耿马等地基督教信徒中。第二种是由维西的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每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有1000多字,这种文字主要在维西部分地区使用过。第三种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多次语言调查的基础上,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专家以拉丁字母形式创制的新文字。称“新傈僳文”,并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内推广,翻译出版了课本、通俗读物等。1990年以前新老傈僳文并行使用,现在主要以老傈僳文为主进行扫盲。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于1957年10月25日开办傈僳语节目。1977年云南民族学院民族语言文学系开设傈僳族语言专业,如今已培养出了傈僳族语言文学的本科生和硕士生。

风俗习惯

习俗

傈僳族傈僳族傈僳族民间,过去盛行万物有灵的 自然崇拜,所有传统节日都和宗教祭礼活动密切相关。傈僳族以观察物候变化确定节气。民间最大的节日为一年一度的 阔什节(年节)。过年节也吃过年日,年食和酿制水酒,为祈求五谷丰登,每家都要将第一次舂出的 籼米粑或糯玉米粑拿出一部分悬于树上做祭供,还要分出一小碗喂狗,因民间传说是狗把五谷带到了人间;有的地方还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喂牛,以感谢牛帮助人类耕地。年节的第一天,全家聚餐,并同饮同心酒。怒江地区的傈僳族,都有春浴之习,届时大部分青年男女,都自带行李、食品和餐具到温泉处沐浴。丽江地区的秀兰河在立夏前三天或后三天,水将变浑,据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饮用有治胃病的功能,用秀兰河的水做饭,饭呈红色,清香可口。届时还要进行蒸汽浴,沐浴后可治 风湿病。沐浴期间,大家一同野餐,是傈僳族民间规模较大的郊猎野餐活动,傈僳族还过收获节,收获节大都在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收获节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傈僳族傈僳族傈僳族民间婚丧嫁娶均要宰羊(或牛)杀猪宴客。在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置办酒席。在女方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还要在门口摆一桌酒席,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婚礼之后,新郎、 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请客时,不论猪肉、 羊肉(或 牛肉)都愿放入一锅煮。若是有贵宾至,还要煮乳猪招待,以两个月刚断奶的小猪为最好。待客要吃独品菜,就餐时主客都席地而坐,肉食分吃,剩余可以带走。福贡的一些傈僳族,在遇有客人光临时,主人常用 核桃仁、生姜辣椒、 大蒜等放入竹筒内捣碎,盛入木碗加盐待客。傈僳族待客饮酒最富民族特色,饮酒时两人共捧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使酒同时流进主客的嘴里,称“同心酒”,至亲密友见面时常用这种喝法。

典型食品有漆油酒、清水煮小猪、猪蹄 珍珠粥等。

“江沙埋情人”

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福贡县一带傈僳族青年的传统节日娱乐、求偶活动。每年正月初四、初五左右举行。届时,男女青年们欢聚怒江河畔,歌舞嬉戏。还要在同伴的帮助下,在沙滩上挖出沙坑,将意中人抬入“埋葬”,并装出非常悲伤、痛哭流涕的样子,唱 丧歌,跳丧舞。取闹过后,才将意中人拉出。他们认为,通过这一活动,一来表示恋人间感情的真挚与深厚,二来可以将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长寿。

“贴面酒”

傈僳族男女都有嚼烟与饮酒的习俗。客人来了,要敬送烟丝;男女寻求伴侣要丢烟丝盒为信物。可见烟丝在 傈僳族人生活中的位置。嚼烟时,先将烟丝放入口中,然后放点由 槟榔根、李子树皮,栗树叶一起熬成的黑色胶状物质和 熟石灰慢慢咀嚼。不久,口唇就像抹了 椰子红。如今,一些妇女认为,嚼烟有失大雅,戒烟逐渐成了她们的自觉行为。“贴面酒”,也叫双杯酒和同心酒,是傈僳族男女社交场面的一种嬉戏趣闹的方式。他们常把自己酿的浓度高的酒藏与家中,留作款待客人。至于宴会歌舞较大的场合,则往往饮临时酿制的水酒,以免喝醉。傈僳族饮酒时所的盛器,较原始的是竹筒,如今有时用陶瓷器皿。饮酒时,主人取一 竹筒酒,与客人脸贴脸地一同喝光,不得有酒溢流滴地,否则就要从头来过。饮“贴面酒”是绝对不避男女之嫌的,夫妻同宴,丈夫与其他女子贴面而饮,妻子也与其他男子来个“双杯尽”,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初来乍到的外界人,往往被当地人灌得脸热腹胀,而主人却若无其事。原来,主客双方喝“贴面酒”时,主人怕酒溢出,筒口稍向客人方向偏斜,客人怕酒溢出,自然“咕嘟咕嘟”的张嘴迎酒,主人却少饮了酒量。不过,这种喝酒场面确实奇特难得,常给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温泉“春浴”

怒江峡谷的傈僳族人民至今仍保留着“春浴”的风尚。凡沿江两岸有温泉的地方,都是人们欢聚沐浴的场所。春节期间,人们带着年食、行李在离温泉不远的地方塔起竹棚,或找岩洞歇宿。在温泉住上三五天,进行沐浴。温泉分上池和下池,一般情况下男子在上池,妇女在下池,但距离较远。有的每天洗五六次,他们认为只有反复洗 傈僳族傈僳族浴,才能消除疾病,增强免疫力,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一年的劳动生产。在六库附近的温泉地区,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形成了群众性的“温泉赛诗会”。届时,数公里外的歌手们都要赶来赛歌对诗。每当这个时刻,温泉附近点点白色的帐篷,日夜不熄的篝火边摆着甘凉的米酒和香喷喷的年食,歌手们一面吟诗对歌,一面品尝各自带来的美酒佳肴。新老歌手们,就是在这种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中,为新春佳节增添欢乐气氛。借助“春浴”赛诗对歌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培育团结友好的社会风尚。 除此活动外,福贡一带的傈僳族青年还要举行“头顶射鸡蛋的”射弩比赛。比赛时,男青年身背箭包,手持 弩弓,自己的心上人头顶扣一碗,碗底上置鸡蛋一枚(或头顶一木碗,碗中盛米、置鸡蛋)为靶,站于几米之外。比赛开始,男青年 不慌不忙,拉弦搭箭,扣机击发,只听“啪”的一声,蛋花飞溅,心上人则安然无恙,顿时,场上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是一项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比赛,是比技术、赛胆量、见真情的活动。当然,技术不精的小伙子,宁可射不中鸡蛋,也不会伤了心上人的。

过年风俗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食俗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部云南省。绝大部分人居住在怒江两岸山上,粮食只能种在很陡的山坡上。没有 平坝,所以,很少有水田,只有在怒江两边稍平的地方才能开 梯田,种植水稻。山地只适合栽种包谷、荞麦以及少 傈僳族傈僳族量的鸡脚稗。

正因为这种地理条件,水稻产量极低,成本也很高,一般家庭很少吃上大米。即使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人家,也只是逢年过节、或者招待客人时才能吃上一点。

少数居住在河谷地区的则以大米为主食,以 包谷、 洋芋一类杂粮为辅。 芋头是傈僳族人比较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又加上可以兼作粮食,所以,家家户户都栽种芋头。

傈僳族普遍日食两餐。仍然习惯于饭菜一锅煮的烹制方法,即在做饭时,先把米放入锅内熬煮,中间更换两次水,待米快熟的时候,放进青菜、白菜直至菜烂后。平时很少单做的菜,饭菜合一的粥煮熟后,全家围着火塘用餐。用作煮粥的米通常有玉米和荞麦。因大米种植较少原因,只有在节日或接待客人时才用大米做粥。

居住在丽江的傈僳族喜食阴玉米饭,所谓阴玉米是指秋天刚熟的玉米包,去包叶后放入沸水中煮一下,然后阴干储存。食用时将玉米粒搓下,用木碓舂去表皮,加上四季豆、猪头或猪排微火煮食,作为佳馔。大部分傈僳族都喜食玉米爆成的玉米花。

傈僳族的肉食来源有家庭饲养的猪、牛、羊、鸡肉和捕猎的麂子、岩羊、山驴、野牛、野兔、野鸡和河里的傈僳族傈僳族鱼,肉类的食用方法大都采用把肉抹上盐,放入火塘中烧烤后食用。

烧烤肉食品是傈僳族人传统的吃法。不论是猪肉、牛肉和小鸡、鱼类都能烧食。这种吃法味道鲜美香脆。这是由于这个民族长期以狩猎、采掘为生形成的饮食特点。但是傈僳族不吃水牛、狗、猫、马肉。

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芋头和各种瓜菜、薯类,辅以橘子、桃、梨、等多种水果。因当地盛产漆油,所有菜肴均用漆油烹制。如漆油炒鸡、漆油炖鸡、漆油煮甜酒蛋等。漆油煮甜酒被认为是产妇补虚的上等食品。

傈僳族家家都养蜂,少则4、5群,多则十几群,每年秋季,家家都酿酒,所用原料除玉米、高粱外,还喜用稗子,并以稗子酒最好。酿酒时,先将原料捣碎,蒸煮后放酒药装坛封存,10天后即可启封冲饮,度数不高,淡而醇,有解渴提神之功效。

傈僳族喜饮一种麻籽茶。制作麻籽茶时,先将麻籽入锅用微火焙黄,然后捣碎投入沸水中煮6-7分钟,取出沥渣,汤仍入锅放盐或糖煮沸即可饮用。麻籽茶洁白,多饮也像饮酒一样能够醉人。在贡山一带的傈僳族,受当地藏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有喝酥油茶的习惯。

节日

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 阔时节”、“ 新米节”、“ 刀杆节”、“ 火把节”、“ 收获节”、“ 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阔时节”,亦作“盍什节”。“阔时”是傈僳语音译,“岁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过去多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日期,故各地没有统一、确定的节期。一般多在公历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举傈僳族傈僳族行。

1993年12月,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每年12月20至22日为阔时节,以便让各地傈僳族同胞能同迎新年,共庆佳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酿制水酒、杀鸡宰猪、舂粑粑,准备各种丰盛的食品。还要采折与全家男人人数相同的松树枝插在门口,寓寄祛疾除病,幸福吉祥。同汉族的习俗一样,除夕之夜要吃 团圆饭。即使有人身在他乡,家人也要为他留出席位、摆设碗筷。有的地方,从除夕开始,禁止到别人家里去,即使是分了家的父子兄弟也不能往来。直到初三后才解除限制,多数地方从初一开始,人们便聚集在晒场或开阔地,开展 对歌、跳舞、 荡秋千、 射弩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

怒江地区的傈僳族同胞有的还要前往 泸水县登埂澡塘参加“澡塘赛歌会”活动。有趣的是,过阔时节时,傈僳族同胞谁家舂出的第一块粑粑都会先拿给狗吃。据说,这是为了感谢狗“给人间带来粮种”。傈僳族民间流传着不少狗与粮种的传说,如其中一则说,古代人类浪费粮食惊人,天神知道后大怒,下令将所有粮食收回天庭。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在此危难时刻,一只狗奋不顾身,顺杆爬上天宫偷来粮种,拯救了人类。

刀杆节在傈僳族农历二月八日,傈僳族农历二月八日的刀杆节,相传是纪念一位对傈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汉 傈僳族傈僳族族英雄。傈僳族人民把这位英雄献身的忌日定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感情。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 长刀,刀口向上分别用 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架上,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澡塘赛歌会”又称“春浴节”,也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现多于傈僳新年的正月举行。地点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 六库市以北10余公里处的登埂、马掌河等温泉。届时,邻近各县、区的群众身着盛装。携带干粮、行李,甚至炊具纷至沓来。平时寂静的温泉,此时处处帐篷林立,人头攒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过去以洗浴治病为中心的春浴节,如今成了人们休闲度假、歌舞狂欢的节日。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几十人一帮、数百人 一伙,赛歌、对诗,寻找爱的伴侣,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重要节日

傈僳族群众过去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有巫师。20世纪初,一些西方传教士进入德宏、怒江地区,传入基督教和天主教。

1950年以前,傈僳族人民行用 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将一年划分为花开月、鸟叫月、烧火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盖房月10个季节月。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腾冲傈僳族群众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过' 刀杆节”。分两天活动,第一天“下火海”,用栗柴烧成一大堆火炭,表演开始,五个人赤脚围着火炭跳出跳进,然后“打火滚”,即在火炭上翻滚;“洗火脸”,即捧起火炭洗脸;最后把在火炭里烧烫了的铁链子拿在手里传来传去,叫“拉火链”,表演完毕群众一起跳舞。第二天“上刀山”,把32把磨得锋利的长刀,横绑在两根高四丈的粗栗木杆上成梯子形,顶端有红旗、鞭炮,在一片鞭炮 锣鼓声中开始表演。

民族建筑

按照傈僳族人的传统习惯,修建房屋必须在一日之内盖成,否则即认为不吉利。为保证在一日之内建成房屋,房主人必须依靠家族亲友及村邻通力合作,即僳语称之为“瓦爪”的形式。盖房的前几天,由房主人通知众亲友。事前就分别凑够了各种建筑材料,然后请巫师择定吉日,届时所有被邀请的亲友和邻居一齐动手,一日之内即告完成。房主人视经济条件款待相帮的亲友。

有的地方的房屋建筑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小 竹楼。楼上住人,一般用竹篱笆隔为两格,两间屋中央都设一 傈僳族傈僳族火塘,备三脚架,作为煮饭烤火之用。晚上,全家围火塘而睡,火塘内终年生火。遇有客人来临,主人则把火塘边让给客人住。竹楼下一般为养牛、猪等牲口用,竹楼四周辟为园地,种以瓜果、蔬菜之类。

傈僳族人的这种竹楼,简单、实用,它既可以防湿、防兽,且便于搬迁和兴建。一座新竹楼同样在一天之内就要建成,否则认为是不吉利。建时就地取材,全寨相助。新竹楼一旦落成。“寨中男女老少便前来祝贺,主人也殷勤地款待大家,摆上各种食物,斟满水酒向大家表示感谢,全村寨的男女老少开怀畅饮,尽情歌舞。

靠丽江等地的傈僳族人,建筑则多为全木结构的楼房,烟囱用长约一、二立的方木料垒成;上面覆盖着木板。同时,因受其他民族的影响,少数的傈僳族人家也建筑土木和砖木结构的房子。

社会活动

傈僳族经济以农业为主。主食玉米、荞麦等。喜欢饮茶、喝酒、吃砣砣肉。住房多为干栏式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也有平房式的 木楞房或木板房。服饰各地不一。男子多穿麻布长衫、及膝黑裤。头戴黑、白或蓝色包头。妇女多上穿右襟衣,下穿 百褶裙。头戴用贝片和珊瑚珠等串缀而成的珠帽“俄勒”或各色包头。

弩弓与毒箭

“明《景泰云南图书志》载:“有名栗粟者……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南诏野史》载:“力些,即栗粟,傈僳族傈僳族……尤善弩,每令其妇负小木盾前行,自后射之,中盾而不伤妇”。这是史籍中对傈僳族精湛弩技的记述和描写。傈僳族居住的高山 峡谷区,过去漫山遍野都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各种飞禽猛兽出没林间。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勤劳勇敢的傈僳族人民发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练就了一整套与凶禽猛兽搏斗,及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技能与本领。弩弓与毒箭便是其中的代表。弩是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傈僳族的弩由弩身、弩板、箭槽、弩弦、弩牙和弩机组成。弩板用坚硬而又富有弹性的岩桑木或青岗栗木制成,大小不一。弩弦用4股粗细适当的精细麻线扭制而成。弩牙和弩机均用骨头制作。使用时,把坚韧的弩弦拉到弩牙,箭放在弩身之上,瞄准目标后扳动弩机,利用弩板、弩弦的弹力把箭射出。弩箭由竹块削制而成,头尖可套铁镞。尾部安有用竹皮折成的、可增加飞行稳定性的三角形尾翼。分无毒的普通箭和毒箭两种。普通箭一般用来射杀飞鸟、 松鼠、野鸡、野兔等小动物。对付凶猛体壮的虎、熊、野猪等大动物,就必须使用毒箭了。毒药是用剧毒的野生植物黑草乌的根茎泡制而成的。将其涂于箭头尖端的小沟处便成了毒箭。这种毒箭毒性极强,箭镞射入肌体,一接触到血液,很快就会流遍全身,使动物中毒身亡。傈僳族的弩和箭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其形状的确定,材料的选择,箭镞的安装,箭尾尾翼的设计等,都体现了多方面的科学原理,反映了傈僳族人民的科学才能与智慧。傈僳族的劲弩毒矢,不仅是他们的传统狩猎生产工具,而且还曾作为武器,在反抗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和经济掠夺的斗争中,在反抗外国侵略者、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今天,傈僳族地区的面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生产工具,弩的使用已大为减少,但在许多体育竞赛和群众性娱乐活动中,仍然英姿屡现。

顶杠与荡秋千

傈僳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多源于生产和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娱乐与健身于一体。较为流行的有顶杠、荡秋千、爬刀杆、摔跤、砍竹杆、 溜索竞渡、拿石头等。

顶杠是一种非常简单、方便而有趣的体育娱乐活动。无需特殊场地和器材,只需一根木杠和一小块平地即可。茶余饭后,劳动间隙均可进行。具体形式为:用一 傈僳族傈僳族根长2米左右、碗口粗的木头作顶杠。比赛时,两人各手握木杠的一端,并顶于肚脐稍上处。双脚呈弓步,前脚站稳保持身体平衡,后脚用力向前蹬,身子向前倾、顶,把对方顶出规定界限即为取胜。

此活动虽然简单,但要想取胜,必须既有力量,又有经验和技巧,只有两方面巧妙结合,才能稳操胜券。如,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可采取突然摆动身体和木杠的方法,导致对方重心失衡,再趁机用力将对方顶出界外。或者采用 杠杆原理,前面的手将顶杠稍微向上抬,后边的手往下压,可达到 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荡秋千是傈僳族最普及、参与者最多的体育与娱乐活动。傈僳族的秋千又分“荡秋”、“车秋”和“磨秋”三种。

“ 荡秋”是以绳子或藤条为荡索,将其悬挂于高大树木的横枝或特设的 秋千架上即可。荡法有单人、双人两种。竞赛方法是以咬下规定的树叶或荡得最高者为优胜。

“ 车秋”因形似 纺车而得名。“车”用两个长方形木框十字交叉而成。交叉处横穿一轴,可横架木桩上转动。与轴平行的四条框架上各绑一吊凳。比赛方法:4人一组,分别坐于4个吊凳上,随“车”绕轴旋转,转到地面一侧时用力蹬地,使“车”不停地转动,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转圈多者为胜。

“ 磨秋”由立柱和一根横木组成。立柱高1.5米左右,其顶端削出一个小磨轴。横木长约五六米,中间打一小洞,套在立柱顶端的磨轴上,即可作旋转运动。因转动时两端如秋千般上下摆动,又如推磨状环周运行,故名。使用时,横木两边人数相等,同时手握横杆,趴于其上。脚着地者使劲蹬地,磨秋便飞转不已,且两端会交替上下,惊险而有趣。既可锻炼身体,又能培养人的勇敢精神。

天文历法

有许多傈僳族分布的山区,气候异常复杂。例如怒江、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地区,尤其是 碧罗雪山、高黎贡山,一东一西,雄峙怒江两岸。怒江、 澜沧江、 独龙河谷到山巅,垂直落差4000多米,形成了热、温、寒三种不同的气候。午时在江边挥汗如雨,可是在山巅上,早晚仍是数九寒天,而山腰却是温和宜人。

民间传说

基本特征

长期以来,德昌傈僳族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民民间文学仅仅是以歌唱和讲述形式口耳相传,深藏于民间。这种社会条件,客观上又促使口头文学发展,使德昌傈僳族民间文学呈现出奇妙的兴盛,流传着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民歌、民谣、谚语等多种体裁的民间文学,内容非常丰富,实为一支奇葩。

《傈僳族黄谷祖宗的传说》、《傈僳族媒山菩萨的传说》、《傈僳族红腰带的传说》等是傈僳族民间传说的代表性作品,世代依靠口承的方式在傈僳族乡土民间传播。主要讲述的是傈僳族先民勤劳勇敢,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傈僳族传统品德和历史功绩。正如《傈僳族黄谷祖宗的传说》中的人物阿宝发带领子女上山采集野果、挖掘野菜的过程中发现黄谷,将被称为“老虎草”的黄谷带回种植、培育、送种子给民众,并教会傈僳民众种植黄谷的故事。正如主人翁所说的:“一家种嘛一朵黄;大家种植满沟满坝黄。大家种大家吃才香啊!”为了纪念这位发现谷物并教会傈僳民众种植黄谷的阿宝发夫妇,傈僳族人民在每年七月半黄谷收割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给“傈僳族黄谷祖宗的传说”阿宝发夫妇献新米饭、献酒、献肉,以纪念阿宝发夫妇的历史功绩。

德昌傈僳族民间传说人神形象鲜明,传说故事性强,情节线条清楚,富于幻想和夸张,以自己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独树一帜。《傈僳族媒山菩萨的传说》通过大胆的想象、神话般的传说,讲述了傈僳族媒山菩萨的传说。通俗、质朴、易懂,这三则传说都产生在傈僳族先民狩猎和采集时期,流传历史久远,是傈僳族民间文学重要代表作品。

传承人基本情况

《傈僳族红腰带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纪正芬,女,1966年7月2日出生,现年49岁,傈僳族,其传承谱系:爷爷纪老二—父亲纪老四—纪正芳。现居住在德昌县泸塘小学教师,民间故事手。

《傈僳族黄谷祖宗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熊国秀,女,出生于1955年11月15日,现年55岁,傈僳族,其传承谱系:扎甲阿巴—扎甲阿亚—熊梦清—熊国秀。现居德昌县城上翔街40号,系德昌县傈僳族学会顾问,民间故事手。

《傈僳族媒山菩萨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张华生,男,出生于1964年3月9日,现年46岁,傈僳族,是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传承谱系:张吹吹—张德春—张华生。现住在德昌县泸塘小学教师,系德昌县傈僳族学会秘书长,祖上三代都擅长讲述傈僳族民间传说故事,是远近闻名的民间故事手。





百科统计
  • 浏览次数 : 7154
  • 编辑次数 : 3
  • 最近更新 : 2021-04-06 15:48:23
  • 创建者 : 千里烟波

百科目录

  • 1. 艺术
  • 2. 舞蹈
  • 3. 头饰
  • 4. 酒文化
  • 5. 器乐
  • 6. 器乐特征
  • 7. 习俗
  • 8. “江沙埋情人”
  • 9. “贴面酒”
  • 10. 温泉“春浴”
  • 11. 过年风俗
  • 12. 食俗
  • 13. 节日
  • 14. 重要节日
  • 15. 民族建筑
  • 16. 弩弓与毒箭
  • 17. 顶杠与荡秋千
  • 18. 天文历法
  • 19. 基本特征
  • 20. 传承人基本情况
参考资料
编辑
百科标签
编辑
傈僳族
56用户协议 申请删除百科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