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自然 海菜花

海菜花

全文编辑
所属类别 : 自然 >
编辑
百科名片
编辑

海菜花(拉丁学名:Ottelia acuminata(Gagnep.)Dandy)是水鳖科水车前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种。其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湖泊、池塘、沟渠及水田中,要求水体清晰透明,喜温暖。海菜花茎短缩,叶基生,花单生,雌雄异株,花瓣白色,倒心形;果为三棱状纺锤形,褐色,种子多数,花果期5-10月。

基本信息
编辑
海菜花
Ottelia acuminata (Gagnep.) Dandy
目录
  1. 1 形态特征

  2. 2 主要变种

  3. 3 产地生境

  1. 4 繁殖方法

  2. 5 病虫防治

  1. 5.1 虫害

  2. 5.2 病害

  1. 6 主要价值

  2. 7 保护级别

正文
编辑正文

形态特征

沉水草本。茎短缩。叶基生,叶形变化较大,线形、长椭圆形、披针形、卵形以及阔心形,先端钝,基部心形或少数渐狭,全缘或有细锯齿;叶柄长短因水深浅而异,深水湖中叶柄长达200-300厘米,浅水田中柄长仅4-20厘米,柄上及叶背沿脉常具肉刺。

花单生,雌雄异株;佛焰苞无翅,具2-6棱,无刺或有刺;雄佛焰苞内含40-50朵雄花,花梗长4-10厘米,萼片3,开展,绿色或深绿色,披针形,长8-15毫米,宽2-4毫米,花瓣3,白色,基部黄色或深黄色,倒心形,长1-3.5厘米,宽1.5-4厘米;雄蕊9-12枚,黄色,花丝扁平,花药卵状椭圆形,退化雄蕊3枚,线形,黄色;雌佛焰苞内含2-3朵雌花,花梗短,花萼、花瓣与雄花的相似,花柱3,橙黄色,2裂至基部,裂片线形,长约1.4厘米;子房下位,三棱柱形,有退化雄蕊3枚,线形,黄色,长3-5毫米。果为三棱状纺锤形,褐色,长约8厘米,棱上有明显的肉刺和疣凸。种子多数,无毛。花果期5-10月。 

主要变种

波叶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var.crispa(Hand.-Mazz.) H. Li)与海菜花很相似,区别在于其叶片更狭长,边缘波状反卷,长达90厘米,宽在6厘米以下,基部骤狭,截状圆形或浅心形,常下延成翅;成熟果为弯纺锤形而不为圆锥形。花果期5-10月。分布于中国云南(泸沽湖)。生于湖泊中。 

路南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var.lunanensisH. Li)与海菜花区别在于;其雄佛焰苞内有珠芽,此珠芽萌发迅速,是繁殖后代的主要途径,雄佛焰苞小,长2-3厘米,宽1.5-2厘米,无翅,无棱,无疣,无刺;雄花中退化雄蕊3,极小,倒心形或舌状,急尖,长、宽均0.5-1毫米。花果期全年。分布于中国云南(路南)。生于大小湖泊中。 

靖西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var.jingxiensisH. Q. Wang et al.)与海菜花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其雄佛焰苞内雄花数特多,高达140-190朵;雄花中的退化雄蕊先端2裂;退化雌蕊具6槽;雌佛焰苞内含雌花8-9朵。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为中国特有种。生长在湖泊、池塘、沟渠及水田中。可在4米的深水中生长,要求水体清晰透明,喜温暖。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采果后将果实在活水中保存,防止干燥缺氧窒息,翌年春播种。也可用根茎繁殖,在萌发新叶时移入水中。 

病虫防治

虫害

黄条跳甲。主要危害幼苗,必须在出苗后用菊酯类杀虫剂如敌杀死2.5%乳油2000倍或快克25%乳油1500倍液及时喷雾防治,在出苗时喷一次,隔7天再喷一次,计喷2次。 

小菜峨。俗称吊死鬼小青虫,是近年来甘兰及花椰菜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害虫,成虫为灰褐色小蛾子,体长6-7毫米,幼虫头尾尖细,呈纺锤形,黄绿色,体长10毫米左右,初龄幼虫取食叶肉,留下表皮,3-4龄幼虫可将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影响结球 

防治方法:用杀螨类农药防治,用1.8%虫螨克乳油600倍液或24.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或58%风雷激乳油1000倍液防治。

病害

黑斑病。为真菌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病斑较大,圆形或纵条状,灰褐色或褐色,潮湿时表面产生黑色霉状物,高温高湿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可用代森锌7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计喷2-3次。

霜霉病。为真菌病,发病初期危害叶片出现黄绿色斑块,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白色霉状物,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病重时病斑连片枯黄。进入结球中期,气温偏高,雨水多或田间湿度高、多露或多雾条件下,病害易流行,造成全株腐烂。

防治方法:露地栽培雨水过多,要注意排水和蹲苗。大棚栽培要注意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性,浇水后要注意及时通风排湿,药剂防治选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0.3%拌种,田间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或用普力克72.2%水溶性液剂600-900倍液或杜邦克露72%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海菜花存在由两性花进化到单性花,雄蕊和花柱数目减少等现象,对研究其科属的演化具有科学价值。同时种群的形态多变性及易变性对于研究生态因子与形态建成相关作用上也有很大意义。

保护级别

保护等级: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4年7月公布《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Ⅲ级。

濒危原因:渐危种。海菜花为中国特有植物,在云南湖泊能形成稳定的沉水植物群落。由于水体污染及其它因子影响,海菜花分布面积日渐缩小。

保护措施:建议在原分布的地区,加强水域管理,禁止水体污染,促进海菜花生长繁殖。有关单位可引种栽培。


百科统计
  • 浏览次数 : 915
  • 编辑次数 : 0
  • 最近更新 : 2021-11-08 11:49:30
  • 创建者 : 丸约

百科目录

  • 1. 形态特征
  • 2. 主要变种
  • 3. 产地生境
  • 4. 繁殖方法
  • 5. 病虫防治
  • 6. 主要价值
  • 7.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
编辑
百科标签
编辑
海菜花 云南
56用户协议 申请删除百科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