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登街
寺登街位大理州剑川县南部沙溪镇,为茶马古道要冲,堪称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2001年10月底,与中国长城、陕西大秦宝塔和修道院、上海欧黑尔、雪切尔犹太教堂并列“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简介
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由于洱海泽国的水阻,澜沧江、怒江高山峡谷的险恶,这里一度成为北进川藏、南入中原以及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友好往来的贸易集散地。赶马的汉子从西藏运来皮毛和药材,在这里交换成藏区紧缺物品食盐和茶叶,有的还到大理等地做生意。寺登街当时就是热闹的集市。南来北往的藏、汉、纳西族商人的马帮都在这里歇脚,有的则交换各自带来的货物。 踏上寺登街,映入眼帘的是清代的民居和木板铺子,脚下摩挲的是明朝留下来的石板和马蹄印迹,吸进肺腑的是千年古槐和玉兰的香气,街角一位拉二胡的老者不经意间拨弄的竟是《浪淘沙》的曲调……恍惚间觉得仿佛又回到了历史的长河,若不是街道不见了当年的繁华,简直让人怀疑时间是否停滞了。 如今的寺登街,那保存完好的白族民居商铺、旅馆和石头铺就的青石路面,依然会让人联想起叮叮当当的马铃声和各地客商的吵闹声。
入选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2001年10月11日,剑川寺登街这个茶马古道上的最后一个集市与北京的长城、陕西的大秦宝塔和修道院、上海欧黑尔·雪切尔犹太教堂同列入选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历史的慧眼终于发现了古老的大理沉积千年的文明。
沙溪经济、文化中心
寺登街头枕“西南敦煌”之誉的石宝山,清悠细长的黑惠江从她的怀中蜿蜒流过,这里是古代通往南亚的唯一国际通道,与南方丝绸之路有同样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寺登街便位于坝子中心,是沙溪经济、文化中心,是从古到今沙溪贸易往来的集散地,远远望去,寺登街古树掩映,瓦舍人家古朴清幽,“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秀美而雅丽。这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在2002年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中指出:“中国沙溪(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集市相当完备”。走进寺登街,便走进了那段“茶马古道”上马帮兴盛、商贸繁荣的历史。
“茶马古道”
滇藏“茶马古道”形成于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滇藏之间以云南茶叶、盐与西藏的马匹、药材、毛皮交易,形成了滇藏贸易通道“茶马古道”。这条古道成了大理至丽江、中甸、西藏拉萨再到印度的唯一陆路国际通道,与南方丝绸之路具有同样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沙溪寺登街便是这条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一队队的马帮从这里穿过,给这里的区域经济和文化带来空前的繁荣。到了今天,还可以见到寺登街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痕迹。
历史传承
寺登街建于元末明初,但沙溪区域的历史还要上溯到春秋西汉时期,城南鳌峰山古墓曾出土铸制青铜器的石范,用贝作货币的交易已经存在。寺登街古集市中心是四方街,街全面全条石铺就,两边的房子都是前店后院建筑,街面上有两棵古槐树,街东面是三重檐楼阁建筑的古戏台,街西面是一进三院的国内现今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佛教寺院一兴教寺。兴教寺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寺院壁画存有20多幅,出自白族画师张宝之手,与著名的《张胜温画卷》一脉相承;寺院建筑很有特色,经历六百年风雨飘摇却依然不倒,柱子还是那几棵柱子,房梁还是那几道房梁,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兴教寺对面的古戏台,建于清代,前台后阁,魁星阁连带古戏台,结构独特。
寺登街的民房建筑保持了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随处可见,欧阳家的三坊一照壁大马店,赵家的四合五天井大院至今还仿佛向人们炫耀着当年经贸繁荣之地豪门大户的辉煌。漫步在古集市的巷道,轻踏四方街被马蹄踩得锃亮的石板路,便使你有步步走入历史的感觉,那清一色的青瓦房炊烟飘拂,那仅存的东寨门古貌依旧,那飞檐出角的古戏台依稀还在演绎着历史的脸谱,向你诉说着历史沧桑。
- 浏览次数 : 214
- 编辑次数 : 1
- 最近更新 : 2021-04-10 17:56:38
- 创建者 : 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