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节

全文编辑
所属类别 :
民族 > 宗教节庆
编辑
编辑
双柏县小麦地冲一代的彝族,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过虎节,彝语称为“罗麻”。是日,全村成年男人于村后祭拜土主后,经巫师占卜择出8人。这8人披上画有虎斑纹的披毡,脸、脚、手上绘上虎纹,化妆为虎,在黑虎头率领下跳各种模拟生产、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为各家各户驱鬼除祟,彝族语称为“罗麻乃轰”。
百科名片编辑
编辑
虎节
ㄏㄨˇ ㄐㄧㄝ ˊ
hǔ jié
《周礼·地官·掌节》
编辑正文
起源
居住在双柏县小麦地冲一代的彝族属罗罗濮支系,自称“阿罗”。据说阿罗人的祖选居住再生山密林中,常被豺豹蟒蛇惊扰,阿罗人防不胜防。后来阿罗人把猎到的虎皮剥下来,套在身上跳起“虎舞”,以守卫寨子,并表示阿罗人都像虎一样勇猛,不惧怕任何邪恶,阿罗人得到动物之王的守护,寨子安宁了,庄稼有了好收成,牛羊也平安了,寨子中出现一片吉祥景象。从此他们就把跳虎作为节日固定下来,并伴以乐曲和大锣笙,使之更生动活跃。
虎舞
虎舞(又称老虎笙)从正月初八开始,每日增一虎(伊始为8虎)增至15虎,即到正月十五日。虎舞中以手执以“崩咚”铃的长者作前导(也称垛西)伴虎者都作全身虎纹,披虎皮。如一时难得众多虎皮,就用毡子代替。跳虎节时,前村户户敬香供“虎神”,每户从门前到屋里都要跳一场虎舞,以驱邪除祟,求虎神守卫。夜晚,田间村寨置起火堆,虎笙绕寨而舞。15只虎都出场后,雌雄老小一应俱全(喻后又来着)全村为来日的兴旺景象摆酒庆祝,狂欢一夜。 彝族虎节属虎图腾的遗风,作为民族民间活动,跳虎笙受到群众喜爱。
词语解释
【名称】:虎节
详细解释
释义:(1). 周 代山国使者出行时所持的符节。
【出处】:《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 郑玄 注:“使节,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诸侯,行道所执之信也,土,平地也。山多虎,平地多人,泽多龙,以金为节铸象焉。” 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曰:“此即小行人之虎、人、龙节,列国之使,各用其虎、人、龙节,以为行道之信。观其用虎节,知其自山国而来,人、龙亦然。”
释义:(2).泛指符节。
文物
这件虎节长19厘米,最高11.6厘米,最厚1.2厘米。
在虎节的正面有错金的铭文“王命命车途”,从铭文可知,它是一件调动车马的信符。
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件虎节,从文字、纹饰等方面看,与楚文化有渊源关系。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错金虎节。
百科统计
- 浏览次数 : 468
- 编辑次数 : 0
- 最近更新 : 2021-04-10 12:48:22
- 创建者 : 中岛
编辑
编辑
文化
节庆
彝族
56用户协议
申请删除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