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复礼
袁复礼(1893年12月31日—1987年5月22日),男,河北徐水县人,中国地质学家、地貌第四纪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先驱,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始会员之一,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顾问。 袁复礼参与并领导了由斯文赫定发起的“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北极星奖章”。与安特生一起从事过“仰韶文化”的考古研究;在甘肃武威最早发现中国的早石炭世地层;在西北最早发现大批爬行动物化石。
-
1 平生简介
-
2 学习生涯
-
3 地质调查
-
4 大学任教
-
5 工作生涯
-
6 个人成就
-
7 创立学会
-
8 西北考察
-
9 考古事业
-
10 地质教育
-
11 主要论著
平生简介
1912年 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
1913—1915年清华学堂高等科学习。
1915—1917年美国布朗大学学习。
1917—1920年 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
1921年回国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技师。
1927—1932年 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
1932—1937年 任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系主任。
1938—1946年 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教授。
1946—1952年 任清华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
1952—1969年 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
1964年 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1987年 任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教授
学习生涯
袁复礼,河北省徐水县人,祖辈为官宦人家,父亲曾中过秀才。祖母彭氏出身于苏州名门世家,读过私塾,为供几个孙子上学,她先后到天津师范学校和奉天师范学校教书。袁复礼1908年到1912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祖母的教养和期望对他影响很大。1913年袁复礼考入了清华学堂高等科,1915年被保送美国。开始在纽约建筑学校办的暑期学园学习,后进入布朗大学学习英文、世界历史、生物学、植物学等课程。一次他听了有关海滨地貌的讲演,由于大自然的奇异现象使他对地质学发生了兴趣,1917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正式学习地质学,1918年获学士学位。在学习期间,他广泛汲取各种先进知识。他帮助一位数学老师翻译了《永乐大典》中的“中国山水地形”(郭璞《葬经》)。他十分注重实践,在夏夜里,刻苦地进行天文测量,还到过得克萨斯州进行三角测量,到俄勒岗州学习潮汐观测,还参加了纽约市地下铁道的工程地质工作。他研究了哈德逊河西岸玄武岩的重力分异,第一个在那里划分出了橄榄岩,他于1920年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美国布朗大学教世界史的老师是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袁复礼跟他学到了许多考古知识。研究生学习期间,他协助导师整理采自世界各大矿床的岩石和矿石标本。6年丰富的学习生活,为他一生从事地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质调查
1923年5月至1924年8月,在甘肃作地质调查时,首次确定了我国具有早石炭世晚期地层,并采集到袁氏珊瑚等许多新化石种属,对我国石炭纪地层划分和古地理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1927-1932年,他作为成员之一参加了由中、瑞合作组成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到西北考察,并任中方代理团长3年。在长达5年的蒙新地质考察中,全靠骑马、步行,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1928年在新疆吉木萨尔县三台大龙口首次发现了水龙兽、二齿兽和袁氏阔口龙等三叠纪爬行动物化石。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称赞。为此他获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北极星奖章”,大大提高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1932年,他参加创办了清华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和系主任工作。
大学任教
1937年,日本入侵我国后,他在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任教授。全国刚解放,他应燃料工业部的要求,与北大地质系配合,积极组织教学力量,培养了200多名新型地质人才,为建设初期地质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开设《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课程;编出了中国第一本《中国第四纪地质学》教材;首次提出了中国第四纪地质特点和分区。成为我国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创始人。
工作生涯
1921年11月袁复礼因母病提前回国,被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聘为技师。1921年12月应江苏省实业厅邀请到南京凤凰山铁矿指导勘探工作,第二年提交了储量报告。1921年冬,袁复礼同瑞典学者J.G.安特生(Andersson)到河南渑池仰韶村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获得了重要发现。1923年5月到1924年8月他到甘肃作地质调查,首次确定了中国有早石炭世晚期地层。1923年到1926年曾在北京大学兼课,1927年在清华大学任教。1925年冬到1926年夏,2次到山西夏县西阴村作考古工作。
1927年5月到1932年5月参加中瑞合作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任中方代理团长3年,发掘到各类爬行动物化石72具。1932年到1937年在清华大学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学校南迁到长沙,他在长沙临时大学任教。1938到1946年,袁复礼一直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地质人才。抗战胜利后,1946年学校迁回北京,他继续在清华大学任地质系教授,再次担任系主任。
1952年院系调整,袁复礼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授。此时,他年逾花甲,不再担任行政领导职务,专心从事教学工作。同时,他在冀东完成了迁安、卢龙、滦县简测地形图,并在迁安铁矿进行过铁矿评价及圈定矿体的工作;他参加了长江水利综合考察和三峡水利枢纽的选址工作;参加了黄河中、上游水利考察和三门峡、刘家峡的选址工作;曾为北京地铁选线献计献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虽然已是85岁,还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并以深厚的外文功底和广博的地质知识,参加编译了《现代科学技术词典》、《韦氏大辞典》和《英汉辞海》;审校了《英汉常用地质词汇》、《英汉地质词典》等外语工具书;重新回忆整理发表了西北考察回忆录。
个人成就
袁复礼参加创立中国地质学会后,从1922年起即为该学会会员,曾任理事、名誉理事。还曾任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理事,李四光研究会名誉理事长。1932年,他参加创办了清华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和系主任工作。曾任燃料工业部顾问(1950年),河北省政府工业厅顾问(1951年),河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1950年),河北省第一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1951年),河北省第一、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1958年、1963年),第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
创立学会
倡议成立中国地质学会,首次发现中国早石炭世地层。
1916年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教员与毕业生合影
1921年11月,袁复礼从美国留学归来,与1920年从美国学成回国的谢家荣交谈认为:欲发展地质科学,当务之急应建立一个学术团体,以便进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开阔视野,跟上时代。他们向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和矿产股长翁文灏提出建议,得到了他们的赞同。丁文江责成他们用英文起草了《中国地质学会章程》,经外国学者葛利普修改和审定,最后由翁文灏译成中文。1922年1月27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地质调查所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学会之一,为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和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成立会上,他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志》编辑。在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时期,袁复礼做了大量基础地质工作,而最重要的是1925年在甘肃武威(现划归天祝)西南35公里的“臭牛沟”发现了丰富的海相化石,其中有许多新的属种,如袁氏珊瑚(以袁复礼姓氏命名)、大长身贝等,其时代与西欧的“韦宪期”相当,为此,他第一个确定了中国有早石炭世地层,为中国南、北方石炭纪地层、古生物对比和古地理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袁复礼应用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和几十年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的资料,开出了新中国第一门《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课程,编出了中国第一本《中国第四纪地质学》教材,首次提出了中国第四纪地质的特点和分区。他是中国地貌和第四纪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西北考察
在国内第一次发现大量爬行动物化石,为了发掘一个大型的恐龙骨架,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连续工作了约4个月。恐龙发掘出来了,而袁复礼的脚却冻伤了,回到乌鲁木齐后,经过手术和休养3个月才痊愈。
新疆考察结束,各团员都取道西伯利亚乘火车东归。袁复礼则选一条新路线,于1931年11月离开乌鲁木齐,继续考察东归。他为了寻找1927年西行时发现但没有来得及做工作的红沙层,自己带一小队人绕道往南追索。1932年3月4日,在人烟稀少的沙丘中,又发现了一具大型恐龙“宁夏结节绘龙”。
发现如此众多而且完整的爬行动物化石,当时在世界上实属少见,斯文赫定(SvenHedin)在世界各地演讲,谈到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功绩时,总是把袁复礼的发现放在第一位。袁复礼为此获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北极星奖章”。
考古事业
中国考古事业的先驱之一
仰韶文化
1920年秋天,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矿政顾问的瑞典学者J.G.安特生(Andersson),派人到河南采集古生物化石时,在渑池县仰韶村向村民买到了许多石器,引起了他的注意。经中国政府批准,袁复礼和安特生于1921年10至12月到仰韶村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袁复礼在参加发掘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据袁复礼回忆,他和同事们在仰韶村对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进行发掘,收集到带土的实物十余箱,其中有许多石器、骨器和陶器。陶器中多是粗陶,但也有一种素陶,内外都磨得很光滑,外部纹饰十分精美,上有人、兽形的盖纽。1923年安特生将发掘的成果,以《中国的早期文化》(AnEarlyChineseCulture)为题发表。袁复礼把其节要译成中文,取名《中国远古文化》。1924年他应清华大学校长之请,为学生作了《石器时代》的报告。此项发掘,揭开了中国史前社会研究的序幕及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第一页,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进而推动了国内的考古工作,在黄河流域也陆续发现了同样性质的村落遗址一千余处。人们为纪念最初的发现,都以“仰韶文化”来命名同一时代的文化。“仰韶文化”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1925年冬和1926年深秋,一支由李济和袁复礼两位青年学者组织的小型田野考古队第二次前往山西省南部夏县的西阴村进行考古,挖掘一个他们上次调查到的名叫灰土岭的遗址。2个月内,他们采集了76箱出土文物,带回北京清华大学研究院研究。在发掘中,采用的工具虽然简陋,但操作十分精心,采集到的陶片没有工具摩擦的痕迹。对出土文物,采取“三点记载法”和“层叠法”等方法登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人自己主持进行的用现代考古学方法所作的遗址发掘。以后学术文化界充分肯定了这次发掘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认为它是考古学上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科学方法结合较好的一个实例,推动了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
地质教育
从事地质教育,培育了几代地质学家
早在1922年9月,袁复礼就在北京大学兼课,讲授地质学。从1932年起,袁复礼在清华大学任教,担任地学系系主任,当时图书设备较缺,他四处奔走筹集经费,添置标本、图书和仪器;师资力量缺乏,他多方聘请优秀人才来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被迫南迁。1938年2月,他和闻一多、黄子坚、李继侗等10多位教师组成“湘黔滇旅行团”,爬山涉水抵达昆明。一路上,他不顾旅途劳累,指导学生采集各种标本、观察地质现象和测制路线地质图。学校迁到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此时办学条件极为困难,他以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传授广博的知识来加以弥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从西康、四川和云南等省承揽一些地质调查或勘查矿产的任务,让学生增长实际知识和学会野外工作方法。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毕业后的出路。当时,昆明开展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袁复礼坚持站在进步学生一边。有一次,他出校门时,特务认出他是联大教授,要他表明对罢课的态度,他表示坚决支持学生罢课,遭到了特务们的毒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建设急需地质人才,他领导清华大学地质系与北京大学地质系合作培养了200名新型地质人才(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留下的地质人员的总数)。并给海外的留学生写信,号召他们回来报效祖国,邀请分散到各地的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袁复礼知识广博,讲授过地文学、地理学、地貌学、地形测量学、地质制图学、普通地质学、矿床学、岩石学和地史学等课程。他培养的许多学生,已成为知名的地质学家、教授和高级工程师。
主要论著
1、《甘肃平凉奥陶系笔石层》.中国地质学会会志,1925,4(1):19—20.
2、袁复礼.《甘肃东部地质略记》.中国地质学会会志,1925,4(1):21—28
- 浏览次数 : 50
- 编辑次数 : 0
- 最近更新 : 2022-08-22 09:20:49
- 创建者 : 风光
百科目录
- 1. 平生简介
- 2. 学习生涯
- 3. 地质调查
- 4. 大学任教
- 5. 工作生涯
- 6. 个人成就
- 7. 创立学会
- 8. 西北考察
- 9. 考古事业
- 10. 地质教育
- 11. 主要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