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方精云

方精云

全文编辑
所属类别 : 人物 >
编辑
百科名片
编辑

方精云,男,1959年7月生,安徽怀宁县人,生态学家,民盟盟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云南大学教授,云南大学校长。 1982年方精云毕业于安徽农学院,同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成为政府派遣留学生,1989年获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4月23日,聘为云南大学校长。 方精云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遥感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基本信息
编辑
方精云
中国
安徽怀宁
1959年7月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
博士
目录
  1. 1 人物经历

  2. 2 主要成就

  3. 2.1 科研综述

  4. 2.2 学术论著

  5. 2.3 重要报告

  1. 2.4 主要著作

  2. 3 科研项目

  3. 4 科研成果奖励

  1. 4.1 人才培养

  2. 4.2 荣誉表彰

  3. 5 社会任职

  1. 5.1 国际学术任职

  2. 5.2 中国国内任职

  3. 6 专家呼吁

正文
编辑正文

人物经历

1978年09月—1982年07月,在安徽农业大学(原安徽农学院)林学专业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09月—1983年09月,在北京林学院国家教育部出国代培研究生。

1983年02月—1983年07月,在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培训。

1983年10月—1986年03月,在日本信州大学农学部森林生态学专业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04月—1989年03月,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理学部生物学专业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9年06月—1994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92年09月—1993年03月,在日本千叶大学理学部生物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年11月—1997年0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4年,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6年02月—1996年12月,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生物系做访问学者。

1996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第一、二层次。

1997年06月—2002年10月,担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2年—2017年,担任北京大学特聘教授,生态学系主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2年07月—2002年10月,担任日本筑波大学Follow。

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

2007年10月—2008年02月,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做访问学者。

2008年,当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同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

2010年08月—2016年0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

201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术所长(2019年8月1日起不再担任学术所长,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7年,担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学术所长  。

2019年4月23日,云南省委决定聘请方精云出任云南大学校长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方精云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遥感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系统地开展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发展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计量方法,为评估中国陆地碳收支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对中国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过较为系统的调查,完善和发展了生态学代谢理论;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植物化学元素的计量特征,提出了“限制元素稳定性假说”。近年来,对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测算,并为中央政府制定中国的气候变化政策提供了咨询建议;受邀担任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PCC报告评估委员会成员,对IPCC报告进行了独立评估。

方精云重视野外调查工作,对中国和日本的主要植被类型都曾做过实地考察或定点观测,研究地点涉及中国西藏、青海、新疆、黑龙江、海南等25个省区和日本的一些地区。1995年参加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对加拿大高纬度地区的生物、冻土、冰雪和大气进行过研究。

学术论著

方精云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250 篇,其中SCI收录近100篇,在美国《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2篇,英国《自然》(Nature)3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3篇,影响因子大于5的论文20篇;向中央政府提交建议书3份。

重要报告

(1)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议书,2010,“对全球变暖的认识及应对策略建议”,课题组长及第一完成人

(2) 国务院建议书,2009,“关于2009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若干建议”,课题组长及第一完成人

(3) 国务院建议书,2008,“关于改革博士后制度和壮大博士后队伍的建议”,主要负责人之一

【方精云,王少鹏,岳超,朱江玲等,“八国集团”2009意大利峰会减排目标下的全球碳排放情景分析,中国科学(D), 39: 1339-1346】.

Fang JY, Guo ZD, Piao SL, Chen AP. 2007.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s in China, 1981-2000. Science in China (D-Earth Science), 50: 1341-1350 【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2007.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中国科学(D), 37(6): 804~812】

Fang J. Y., S. L. Piao, J. S. He & W. H. Ma, 2004. Increasing terrestrial vegetation activity in China, 1982-199.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Life Science), 47: 229-240【方精云、朴世龙、贺金生、马文红,2003。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加。中国科学(C辑), 33: 554-565】

方精云,2001。也论中国东部植被带的划分,植物学报,43:522-533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1996,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库,温室气候浓度和排放监测及相关过程(王庚辰等主编),pp 109-128,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方精云,1991,中国森林植被带的生态学分析,生态学报,11:377-387

主要著作

(1) Fang JY, Wang ZH, Tang ZY, 2009. Atlas of Woody Plants in China: Distribution and Climate. Springer (中国全部木本植物分布图集全三卷,共11406种植物,2200余页)

(2) 方精云、赵淑清、唐志尧等著,2006,长江中游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学基础,北京:高教出版社, 1-278

(3) 方精云主编,2000,全球生态学,北京-Heidelberg:高教出版社-Springer Verlag联合出版

(4) 戴均虎、丁枚、方精云编著,2001,温室效应,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 孔小宁、方精云著,1996,走进北极,北京:中国工商联出版社

科研项目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编号),担任职务

2007年—2010年    东亚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计量与预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30721140306 ),负责人    

2007年—2010年    中国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8039),负责人    

2008年—2011年    中国北方草地碳源/汇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计划(90711002),负责人    

2010年—2014年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全球意义    科技部气候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0600),首席科学家    

2011年—2013年    中国陆地植被的时空格局与生态功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研究项目(31021001),负责人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14年    中国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1年    《中国木本植物分布图集:分布与气候》    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2004年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3年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植被生产力的研究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1年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植被生产力的研究    200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01年    《全球生态学》    新闻出版署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3等奖,第一完成人    

人才培养

2011年:指导的博士生(王志恒)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地理学科)

2010年:指导的博士生(杨元合)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地理学科)

2006年:指导的博士生(朴世龙)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地理学科)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19年11月29日    马世骏生态科学成就奖    第十八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2019年11月29日    中国生态学学会突出贡献奖    第十八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2019年8月12日    2019年度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    第104届美国生态学会      

2017年    北京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    北京大学    

2012年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IEAS)    

2010年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北京市    

2009年    野外先进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技部    

2008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    

2007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生命科学)    何梁何利基金会    

200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中国科学院    

2001年    宝钢教育奖    

1995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科学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3年—1989年    中国政府派遣留学生奖学金    

社会任职

国际学术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0年11月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机构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IIAS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2010年—2011年    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AC)IPCC评估报告独立调查委员会成员Member, IPCC Review Committee of the InterAcademy Council (IAC)    

2007年1月    全球陆地观测系统陆地碳观测工作组成员member, Terrestrial Carbon Observations panel (TCO) of the Global Terrestrial Observing System (GTOS)    

2001年10月—2003年    SCOPE与IGBP全球碳问题快速评估计划(RAP Carbon Project)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内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9年    云南大学校长 

2018年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专家委员会成员    

2018年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7年    生命学部常委    

2016年    

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

2016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    

2015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召集人

2015年    

《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生态学卷主编

2014年    国家统计局“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专家咨询组成员    

2013年    国土资源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2013年02月    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2012年12月    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民盟中央委员、常委;民盟中央生态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2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0年    北京大学理学部委员、城市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0年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员

2008年—2012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评审委员会(终审)成员、生命科学部杰出青年基金评审委员会成员、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8年—2012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成员    

2008年—2011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第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8年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常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7年—2011年    

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7年—2011年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6年—2012年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常委

2004年—2008年    IGBP中国国家委员会全国委员    

1999年—2008年    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主任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武汉大学“梁子湖国家生态实验站”学术委员会主任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杂志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2年—2006年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美国),Associate Editor    

2002年—2009年    Tropics(日本),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2006年—2008年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英国),Associate Editor    

2007年—2009年    Ecological Research(日本),Springer,编委    

2008年—2010年    Ecosystems(美国),Springer,编委    

2008年—2010年    BMC Ecology,BioMed Central(英国),Editorial Board    

2008年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编委    

2014年    Ecography,Associate Editor    

2014年    《植物生态学报》主编    

2016年    National Science Review,Associate Editor    

专家呼吁

2020年1月22日,中科院院士许智宏、方精云等人联合签名,呼吁改变以往“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为了利用”的狭隘观念,呼吁野生动物主管及执法部门以及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公共安全,尤其是公共健康,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


百科统计
  • 浏览次数 : 1094
  • 编辑次数 : 0
  • 最近更新 : 2021-03-24 09:39:13
  • 创建者 : Aaron123

百科目录

  • 1. 人物经历
  • 2. 主要成就
  • 3. 科研项目
  • 4. 科研成果奖励
  • 5. 社会任职
  • 6. 专家呼吁
参考资料
编辑
百科标签
编辑
历史人物 专家
56用户协议 申请删除百科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