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所有节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它寓意着迎新除旧,也是家人团聚、欢度新春的节日。
在这样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诗人们又在想些什么呢?快跟着小象去看看吧~
新春佳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既是指大年初一,也是春节这一天。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诗中所说的「爆竹」「屠苏」「新符换旧桃」都是春节的习俗,即放爆竹、喝屠苏酒以及换新桃符。
不过那是宋朝时的习俗,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很多习俗已经没有,或者少见了。
但不变的,是春节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阖家欢乐。
思乡不得归
在当今大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下,与家人欢聚一堂的机会更是不多。
大家对于春节的期盼更加浓烈了几分——谁又不想在辛苦工作一年以后与家人团聚,度过一个温馨的春节呢?
但有很多人春节却无法与家人团聚,他们便是边疆前线的战士们。国家无时无刻不需要他们驻守和保护,就连新春佳节也一样不能离守半步。
我国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就曾在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的除夕时,写下了思念家乡而不得归的感叹。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诗精练含蓄,故前人谓此诗:「添著一语不得。」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情深微悠远。
过年意味着又增加了一岁。天天向上的小朋友往往急于长大,已过中年的人则很可能痛感白己正在走向衰老——他们对此事都比较计较,当然有兴高采烈与感慨。
高适这首诗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写,「年味」很足,传诵极广。
无独有偶,爱国诗人文天祥也曾写下诗篇感叹过春节不能归家,游历在外的思乡之情。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
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
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春节都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无法磨灭的印记。
每当佳节临近,团聚永远是不变的主题。
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忍住了思乡之情,选择了不回家过年,助力祖国的抗疫事业。
小象在这里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也祝愿大家能够度过一个愉快且意义非凡的春节。
文章点评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