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旅游攻略 大理诺邓,不仅有火腿,还是明清建筑博物馆

大理诺邓,不仅有火腿,还是明清建筑博物馆

2019/07/09 17:27:13 566 小象 文章编码:ADAEF8

大理诺邓

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全国热映,片中所呈现的诺邓火腿令人印象深刻。也正是从那时起,游客们从全国各地出发,来到有着千年历史的诺邓,探寻向往的味道。实际上,诺邓并不只有火腿,千年之间,仍矗立于此的明清建筑群落,才是这座小镇的灵魂。

诺邓因盐而兴,因盐而衰

大理诺邓

 诺邓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深山中,因为交通不便,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村落,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被世人遗忘的状态。直到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镜头聚焦于诺邓火腿,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这座村落重新焕发了活力与青春,来自全国各地的背包客慕名而来,只为寻找绝世美味——诺邓火腿。

大理诺邓

火腿,诺邓人将盐巴与猪肉融合到极致后,形成的稀世美味。在诺邓,不仅人人都会腌制火腿,家家户户更会制盐,这是一种融在骨子里的天赋。诺邓处于河谷地带,地下流淌着丰富的卤水,这些卤水由矿物元素形成,是制盐的原料。每当正午时分,卤水受热转化为白色晶体,渗透到地表后,吸引着周围的牛羊。当然,被吸引至此的还有人类。

大理诺邓

早在汉朝时期,诺邓便被称为“比苏”,意为产盐巴的地方。唐朝时期,当云南各地仍较为落后时,诺邓已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远道而来的马帮将盐运出深山,换取其他货物,形成繁盛的贸易往来。如今,诺邓村中随处可见的马蹄印,就是追忆往昔繁盛的最好证明。

大理诺邓

遗憾的是,清朝后期以来,随着基础交通建设及各地盐井发展,诺邓盐已不复往日辉煌,曾经的繁华之地也日渐衰落了。当地村民也不再靠制盐谋生,转向传统农耕、外出务工等谋生方式。因盐而兴,因盐而衰,繁华已成过往云烟,诺邓火腿的绝美滋味,却流传至今。

大理诺邓

如今,走进诺邓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挂满了上好的火腿,过去仅供自家食用的火腿,如今已成为游客必买的旅游商品。瘦肉布满大理石花纹,瘦而不柴;肥肉油香可口,肥而不腻,正是诺邓火腿特有的品质。火腿切丁,与白米饭共同炒制,最简单的烹调方式,锁住了火腿醇厚的滋味,浸满肉香的米粒,爽口弹牙,回味无穷。

走进“明清建筑博物馆”

大理诺邓

千年过去,诺邓由盛转衰,又再次焕发生机,世居于此的村民也换了谋生的生计,只有那些矗立千年不倒的明清建筑,见证着诺邓一路走来的荣辱辉煌,它们才是诺邓的“灵魂”。

大理诺邓

诺邓村依山而建,各家民居大多不在同一水平面,因此形成了错落有致的独特景观。民族多为白族建筑,始建于明清时期,至今仍保存完整。白族建筑工艺精美,即便是普通民居,大多吊雕梁画栋、高端讲究,样式多为“一颗印”建筑。所谓“一颗印”建筑,是指正房三间两层,两厢为耳房,组成四合院。中间为一小天井,门廊又称倒座,进深为八尺,整体方形如印章,所以称“一颗印”式。在诺邓村,你还能听到“四滴水”、“五滴水”的说法,都是代表房屋建筑格局。

大理诺邓

顺着台阶一直往上,便来到村子最高处,这里有着玉皇阁、文庙、武庙等建筑群,这些代表着诺邓建筑艺术最高水平的房屋,是诺邓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文武庙分立两侧,有趣的是,文庙墙上开着一道小窗,但隔壁的武庙却没有。可别小看这个细节,其中大有来头,因为诺邓村中曾出过名震滇西的“文状元”,当时朝廷才特许在文庙墙上凿开一扇窗,以示嘉奖。

大理诺邓

穿过文武庙便是村中最高点——玉皇阁,这是诺邓村最为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属于云南地区极为少见的三层阁楼式道教建筑。走进玉皇阁,能清晰看到建筑顶部留有“二十八星宿图”,色彩艳丽,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岁月似乎从未侵蚀过眼前的珍宝。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抖音《骑大象》趣闻

56文化网

微信公众号:chn_56whw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3分钟,做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