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中秋了,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从名字可知,这个节日最重要的传统活动就是赏月。
这是从月亮中诞生的节日,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节日,却也是异乡客们心里最空缺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些忧伤的诗人们看着圆圆的月亮,竟然有了这样的愁思……
李白叫月亮滚开?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从小孩稚气的比喻中,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天边的明月,月影中渐渐出现了仙人和玉兔的身影。然而好景不长,朝政黑暗就像是「蟾蜍蚀圆影」,渴望英雄出现让诗人感慨「羿昔落九乌」。
最后,失望的他竟抱怨起月亮已经迷惑不清,不如趁早走开,但踌躇犹豫中,他却又不忍离去,纠结的心情让他痛苦到肝肠寸断。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运用神话中仙人、桂树、白兔等形象,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抒发了满腔的悲愤心情。
白居易劝赏月不要瞎想?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二年,当时诗人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正处在人生的最低谷时期,此诗即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白居易从落笔就开始埋怨,他告诫人们看到万里明亮的月光,不要轻易展开想象,不然会平空生出许多愁恨,这些愁恨几乎遍绕天涯。
征人思家,院中离愁,宫中哀怨,战俘怀乡,月光引得种种人断肠落泪,而月亮却浑然不觉,简直是普天下头等傻瓜。借用赏月,诗人深深讽刺世事,幽默中带着他忧国忧民的愁思。
张九龄说赏月不如睡觉?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诗人张九龄想念着远方赏月的亲人,思念之情都无法间断。转念一想,这样的月光,不能送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人相会。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方亲人的诗,诗人对月抒怀,情致深婉,寄托遭谗受贬的迁谪之情思。
前文意境雄浑、浩远、大气,堪称千古佳句;而后文直抒思念之情,又借用活泼的语气埋怨长夜漫漫,丝毫没有被贬之人的那种落寞、感伤。
杜甫的眼泪都被月光照干了?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天宝十五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七月,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企图为平反效力,半路却被安禄山的军队所俘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
这年秋天,他独自望着长安月夜,想象着鄜州夜空的那轮圆月,肯定只有妻子独自遥看,雾气已将她的两鬓秀发濡湿,清澈的月之光辉使得她的双臂感到了些许寒意。
转念想到,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再如以前那样倚窗望月?那时的月色定会如同今日一样明亮,就让那清凉的光辉默默地照干你我脸上的泪痕吧!
杜甫没有直接述说思念痛苦,遥想家人的孤独与凄楚,使得诗人思乡的深情得以升华,其中的心有灵犀更是将夫妻情意之深完美地刻画出来。
皎洁的月光,居然引出了诗人们这么多苦闷,在他们对月亮的抱怨背后,有对家人的思念,有对国家的担忧。
你看月亮的时候,回想起什么呢?
文章点评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