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
晋宁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可谓是火了一把
入选了
2022年六项考古新发现
2023年2月22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
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的43项考古新发现申请材料,内容丰富、异彩纷呈。经专家委员会评审,评选出了6项入选项目和6项入围项目,时代跨度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
入选项目
1.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
2.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
3.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
4.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
5.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
6.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
入围项目
1.安徽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
2.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青铜时代遗址
3.陕西旬邑县西头商周时期遗址
4.四川盐源县老龙头青铜时代墓地
5.浙江温州市朔门古港遗址
6.山东济南市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
河泊所青铜器遗址
01.简介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附近,滇池东南岸,东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该遗址于上世纪50年代发现,一直被当作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通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工作,初步确认了滇文化的核心区域——河泊所遗址群的大致分布范围,即梁王山、左卫山、金砂山、龙潭山一线以西,滇池以东的区域,其核心分布区约4平方千米。其中重要发现一是封泥,二是道路,三是建筑遗迹,四是简牍。
02.重大突破
河泊所遗址发掘出土了包括“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等在内的益州郡和所辖属县的官员的封泥,其中包含益州郡24县中的属县达18个。大量简牍的发现,是中国南方继湖南“里耶秦简”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其发现的行政、司法简牍,内容丰富,与已经发现的封泥相互印证,是汉代中央在云南行使治权的有力证据。河泊所遗址考古发掘获得的重大突破,是云南跨入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实证,证实从西汉中期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开始,云南就开启了跨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篇章。结合以往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滇王金印及“滇国相印”封泥,河泊所遗址考古发掘让西汉时期西南地区“滇王”治理和郡守长官治理两套体系均有了实物证据,让石寨山大遗址考古也取得了重大的新突破。
03.文物遗存
【2018年10月-2019年4月】
考古发掘发现,这些遗迹共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田块和道路属于明清时期,主要出土铁钉、铁片及瓷片等;第二个时期为汉晋时期,主要包括废弃的河道堆积、20余座灰坑及窑址,出土遗物有封泥、陶瓦以及装饰品残件等;第三个时期属于西汉中期以前至西周时期,发现了瓮棺、房屋、灰坑、灰沟等众多遗迹,出土有陶釜、纺轮等陶制品,骨锥、骨镞等骨制品,玉环、玉镯、磨石等玉石制品,另有少量的铜镞、铜片及臂甲等。在废弃的41号河道中清理了90号灰坑,还发现了“滇国相印”、“王敞之印”和“田丰私印”等封泥。
【2021年-2022年】
两次发掘出土了包括“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等在内的500多枚封泥。发现带汉字的简牍200多枚,绝大部分还在清理中,已经认出的文字包括“滇池以亭行”“建伶长”“始元四年”等。
【2023年】
云南河泊所遗址出土的汉代简牍和封泥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清理出有字简牍1300多枚、封泥837枚。
近日
寻甸七星镇
发现一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寻甸七星镇遗址
日前,寻甸县七星镇考武村发现一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大量陶片和石器。该遗址是昆明地区新石器时代第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对研究昆明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昆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遗址位于七星镇考武村西侧约300米处的丘陵地带,于2019年新建昆渝高铁工程文物考古调查勘探时发现,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面积约4万平方米。2022年10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昆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寻甸县文物管理所等对其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发掘面积共3100平方米,发现大量柱洞及房址、沟、灰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陶片及部分石器。另外,部分柱洞及灰坑内还发现较多红烧土堆积和少量炭屑,部分区域发现有墙基分布。这些考古发现对研究当时的房屋结构、布局、建造工艺、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当时的人口规模、社会结构、生产力水平、自然环境变迁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该考古遗址为目前寻甸盆地考古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意义。本次发掘将进一步丰富寻甸盆地的历史。
文章点评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