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保护传承 东巴画:丽江,一座字画结合的城

东巴画:丽江,一座字画结合的城

2019/09/26 09:21:47 934 小象 文章编码:075382

听,“就在这一瞬间,才发现,你就在我身边”的歌词在耳边舞蹈,是古镇的气息;看,玉龙雪山的皑皑白雪和云在悄悄约会,是年少的美好;闻,路边的丽江粑粑被热油炸出了丝丝香味,是童年的记忆......

丽江

提起丽江,或许你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些,但你还是遗漏了一件人间艺术品,是藏在小巷子深处的店铺,是路边不起眼的石壁装饰,是垂暮之年老人身上的衣物,它就是——东巴画。

民族简介

纳西族东巴画,云南省丽江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0日,纳西族东巴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纳西族

纳西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

特色饮食

丽江粑粑:做工精细、选料考究,采用当地上等麦面,用化油、香油鸡蛋揉成面筋,再行破酥、夹馅,之后文火油炸,烤烙成外酥内泡、色香味俱佳的饼点。

米灌肠:是纳西人风味小吃中的一道名菜。 

鸡豆凉粉:取自丽江地产的一种鸡豆(又名鸡豌豆)磨面滤浆做成的一种凉粉小吃。因鸡豆富含黑色素,做成的凉粉外表呈现黑色,所以人们又称做“黑凉粉”。

丽江粑粑图片

东巴画艺术

纳西族东巴画是纳西族东巴文化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流传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地区。纳西族东巴在做宗教活动仪式时,绘制的各种各样的佛神、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对他们进行膜拜与祭祀,这种服务于宗教活动的各种绘画,统称为东巴画。

木版画:又分为平头画和尖头画,主要是根据木板的形状来分的,这个灵感很可能来自于古羌人的“人面形木牌”,加上纳西族“插地祭祀”的传统得以发展和完善。平头的用来画神佛,尖头的用来画鬼怪。

经书绘画:经书封面装饰画,经书扉页画,题图和画谱“冬模”等。

东巴画

纸牌画:绘五方(东、南、西、北、中)等各战神、神鹏休曲斗恶署、金色巨型蛙、孔雀、各优麻神、五幅冠以及占卜打卦用的各类画。纸牌画以自制的土纸为载体,它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绘制的神像,或竖于神坛供人祭拜,或戴在祭司头顶;另一类是绘画谱典,或用作绘画者的规范,或用作绘画传承时的教本,这种谱典种类较多,可以自成体系。

卷轴画:卷轴画在继承纳西族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借鉴了藏、汉等民族的绘画技法,又吸收了佛、道文化元素,特别是吸取了元、明以来藏族唐卡造像艺术的特点,兼收并蓄,形成一种新的绘画形式。 

东巴画

神路图:用于丧葬和超度亡灵仪式的大型纵向连续画卷。整副图描述了死者亡灵要经过的地狱、人间、自然界、天堂等各阶段的具体场面,表现了天堂、人间、地狱三界以及生死轮回的过程,他用连环画式的画面反映了纳西族先民灵魂不灭的生命意识和完善人生的伦理观念。

东巴画

来一趟人间,去一次丽江,感受最质朴的风土人情,独享古镇的悠悠时光,瞥一眼,被历史沉淀的东巴画,静静的,领略千古岁月的沧海桑田。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抖音《骑大象》趣闻

56文化网

微信公众号:chn_56whw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3分钟,做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