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文化网
  • 首页
  • 文化百科
  • 文化趣闻
  • 文化圈子
  • 文化动态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动态 新闻时事 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优秀传统文化应代代相承

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优秀传统文化应代代相承

发布时间:2021/03/18 17:03:43 浏览量:106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章编号:A1E821

“京剧艺术要薪火相传,京剧的海外传播也要一代代接力下去。”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于魁智和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近日受邀参与四海同春·2021年全球华侨华人新春云联欢节目制作,合作演绎了交响京剧《神州礼赞》,云联欢将于北京时间2月26日与观众见面。

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优秀传统文化应代代相承

资料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左)。

于魁智和李胜素是“四海同春”慰侨访演的老朋友,过去十余年间曾多次随“四海同春”艺术团赴世界各地演出。回忆慰侨演出的经历,让于魁智印象深刻的是海外侨胞们对京剧艺术的喜爱。“虽然他们旅居海外多年,但京剧的伴奏一响,台下总是掌声雷动,大家还能跟唱一些耳熟能详的唱段。”

“对我们来说,每次出国访演不仅是完成演出,也是在传播中华文化、传递中国声音、传递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于魁智表示,前辈梅兰芳先生早就把京剧带向了世界,他要沿着前辈的道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他说,过去总觉得外国人看不懂京剧,早年间出去都演《闹天宫》《三岔口》《雁荡山》等武戏,观众大多是看热闹,如今《凤还巢》《将相和》和《太真外传》这样的文戏也走出去了。

李胜素对此也深有感触,“近年来我在海外演出时场下都是座无虚席,记得有次演《白蛇传》,结束时外国观众为了表达喜爱,向台上扔了很多玫瑰花,在他们看来中国戏曲很神奇,好玩好看又好听。”

如何让京剧更好地走出去?于魁智建议在文字的翻译工作上多下功夫。“唱词的翻译要尽量做到准确,同时宣传册上的剧情介绍也要翻译好,让观众入场前就对内容有初步了解。”

他表示,国家京剧院近年更多地携全本大戏赴海外演出,通过充分的前期宣传、精心的字幕制作、邀请当地知名艺术家协助导赏、表演中适当增加表情和动作幅度等办法,让国外观众看得懂。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从艺近50年,于魁智仍然被京剧的魅力深深吸引。“我10岁开始学戏,从无名之辈一步步通过舞台实践走出来,现在演每一场戏仍然会带着兴奋的心情,充满创作的激情,京剧已经成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融入到血液中。”

“我们把所有的精力投入戏曲中,没有其他爱好,也没时间思考其他问题。”李胜素说,她和于魁智现在每年演出不少于100场,每次演出前都会深入排练场,对青年演员的一招一式手把手指导。

李胜素表示,学习戏曲艺术是漫长又辛苦的历程,从小就要苦练基本功,没有10年的时间,一个戏曲演员不可能站上舞台。“京剧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我们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要把前辈艺术大师留下的宝贵经验和艺术品德传递给青年演员们。”

“如今京剧的观众呈现年轻化趋势,‘追戏’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于魁智说,去年西安演出时,在后台遇到很多年轻人,能感受到他们对京剧艺术的热情。

在于魁智看来,京剧艺术需要传承,京剧的观众也需要培养。“未来希望通过表演吸引海内外更多的青年人热爱、传扬京剧艺术。”(完)

上一篇: 河南80后“面塑”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更多的是热爱
下一篇: 敦煌石窟探线上“众筹”保护 “数字供养人”共守传统文化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换一批
  • 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地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楼、南楼

    时间:2023/02/02 - 2028/02/02

热门推荐

  • 永子和云子有什么区别?一文带你解锁!

  • 民族丨56个民族服饰最终篇——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音乐音像集成》

  • 云南人人爱的米线,吃法可不止“过桥”

  • 代表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大红袍,原来不是红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点评

分享

请输入验证码

文化数字平台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
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首页

文化百科

文化趣闻

文化圈子

文化动态

关于我们

56简介

版本信息

联系我们

诚信招聘

公众号
56文化公众号
微信
56客服
56小象抖音号
56小象抖音号

友情链接:

爱站网

唐诗三百首

长亭文章网

天马文学网

满分作文网

中华历史

大河网

毕业论文

牛台词网

知网查重

云南软件开发公司

网安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28号 Copyright © 2018 云南五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9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