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文化网
  • 首页
  • 文化百科
  • 文化趣闻
  • 文化圈子
  • 文化动态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保护传承 甩发舞,一种你也许为见过,一定听过的舞蹈

甩发舞,一种你也许为见过,一定听过的舞蹈

发布时间:2021/08/23 17:08:03 浏览量:4673 来源:56文化网 文章编号:F31F72

「甩发舞」

 一种你也许没见过 

 但一定听说过的舞蹈 

甩发舞之所以广为人知,便是得益于它与众不同的舞蹈形式——以甩动头发为最频繁的舞蹈动作,肢体动作相对简单且随意。

佤族甩发舞

甩发舞起源于佤族,佤语称为「稿西尾嘿」,是一种当地女性特有的特色舞蹈,有着动作简单、表演随意等优点。

佤族甩发舞

云南多个地区流传着甩发舞,其中最原汁原味的甩发舞往往出现在普洱市西盟一带。

月下青丝三千缕

甩发舞起源于500年前,相传当时有一位佤族姑娘名为叶带,她与小伙岩奇坠入了爱河,两人结成情侣。

佤族

某一天,两人相约到山中采竹笋,竹林里有很多错综复杂的蜘蛛网交织在竹竿之间。

一不小心,叶带的头上便缠了很多蜘蛛网,回到家之后用尽各种办法,洗了整整三天三夜也没能洗掉。

佤族男女

于是聪明的岩奇便送给她一把木梳,让她在月光下梳去头上的蛛网,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叶带照做后果然见效。

佤族甩发舞

不仅如此,为了帮助其他同样遇到蛛网困扰的人,叶带编了一种甩头发的舞蹈,一代代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今天的甩发舞。

随时随地在跳舞

甩发舞是一种自娱性舞蹈,因此对于气氛和地点没有严格规定,舞者可随时随地起舞。

舞者也不需要复杂乐器伴奏,自舞自唱即可完成舞蹈,这一点更是大大提高了甩发舞的流传影响力。

佤族甩发舞

表演过程中舞者服饰简单朴素,以黑、红两色为主,简洁大方。佩戴银头箍以及各色珠链、手镯、耳环等。

舞蹈以甩发主要动作,人数不限,多的时候甚至能数十人同时起舞。所有人手拉手围成圈,一边唱着传统的佤族古歌,一边舞动起满头乌黑秀丽的长发。

佤族甩发舞

古老神秘的歌谣与热情豪放的舞蹈动作,将佤族人性情中的豪爽与质朴体现得淋漓尽致。

百搭的甩发舞

甩发舞的另一大优点是百搭,近代以来,甩头发的动作被许多文艺创作着编排进其他舞种之中,如木鼓舞、象脚鼓舞等。

佤族甩发舞

它与众多舞蹈的结合不仅说明了甩发舞本身简单百搭的优点,更证明了这种舞蹈动作中的合理性以及舞蹈所蕴含情感的饱满。

佤族甩发舞

与它所结合的多种舞蹈曾多次登上各大舞蹈比赛的舞台,这使得「甩发」这一动作更加深入人心,也成为了佤族的标志性动作之一。

佤族甩发舞

甩发舞在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他族文化,也深入了本民族文化特征,使得它更加具有当地佤族的特色。

其实甩发舞在世界范围内并非佤族所特有,甚至中国境内便有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会跳,并且由于他们的民族文化,当地高山族仅在夜间表演甩发舞。

佤族甩发舞

两族之间的甩发舞大相径庭,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实际上,正是这种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中国这个多元素的大家庭。

身处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求同存异、融合发展,令中国成为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国家。

上一篇: 你一定不知道的神奇节日——哑巴节
下一篇: 这个节日只为女性,男性在家做饭带孩子?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换一批
  • 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地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楼、南楼

    时间:2023/02/02 - 2028/02/02

热门推荐

  • 永子和云子有什么区别?一文带你解锁!

  • 民族丨56个民族服饰最终篇——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音乐音像集成》

  • 代表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大红袍,原来不是红茶!

  • 从茶名到名茶,雀舌究竟有何能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点评

分享

请输入验证码

文化数字平台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
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首页

文化百科

文化趣闻

文化圈子

文化动态

关于我们

56简介

版本信息

联系我们

诚信招聘

公众号
56文化公众号
微信
56客服
56小象抖音号
56小象抖音号

友情链接:

爱站网

唐诗三百首

长亭文章网

天马文学网

满分作文网

中华历史

大河网

毕业论文

牛台词网

知网查重

云南软件开发公司

网安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28号 Copyright © 2018 云南五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9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