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文化网
  • 首页
  • 文化百科
  • 文化趣闻
  • 文化圈子
  • 文化动态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人生风味 栗子也有南北差异?解锁糖炒栗子新知识

栗子也有南北差异?解锁糖炒栗子新知识

发布时间:2021/11/25 09:11:30 浏览量:2726 来源:56文化网 文章编号:F7ED7D

小雪刚过,气温早已按耐不住似的降了下去,人们仿佛回忆起了被寒冷支配的恐惧——手够不到的都是远方,床以外的都是他乡。当寒冷成了生活的主色调,取暖就成了唯一目标。

冬日里,什么样的光景能够让人感到温暖呢?也许是咕噜咕噜叫的热水袋,也许是一件又厚又重的大棉衣,或者,是一袋抱在怀里的、香甜软糯的糖炒栗子。

糖炒栗子

栗子=口香糖?

栗子也叫板栗,有着「干果之王」的美称,它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战国时期,民间便已盛行栽种栗子,自古便是珍贵的果品,是水果中的佼佼者。

栗子

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与栗子有关的温情故事:

糖炒栗子

「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开封)李和炒菜,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接着写道:「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

故事讲述了汴京的炒菜专家李和在外族    入侵时家破业敝,他的儿子带着炒栗的绝技流落燕山。他用献给故国使者的栗子,表达自己对统一祖国的热望。

糖炒栗子

关于栗子的记载还有很多,但糖炒栗子的起源却难以追溯。有一种说法是古时候的人们不易清理口腔卫生,便做出了糖炒栗子,取名「灌香糖」,平时就当口香糖嚼,以清理口气。

栗子也有南北差异

糖炒栗子本是京津一带的传统小吃,但随着全国各地文化流通,遍地开花。不论在祖国何方,都能吃到美味的糖炒栗子。

糖炒栗子

但你可别小看这糖炒栗子,南北差异可不小。

首先是选材差异,南北方由于气候、土壤、水文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完全不一样的栗子。简单来说,北方栗子小巧精致,含糖量高;南方栗子个大饱满,口感软糯。

栗子

如果硬要说其中某一种更适合做糖炒栗子,大概是北方栗子。北方栗子含糖量高,出锅后香气浓郁,果肉更是香甜可口,让人欲罢不能。

栗子

有的人好奇,如果只是甜味的问题,多加糖不就解决了吗?其实并非如此,糖炒栗子中的糖,与板栗中的甜味关系不大。

糖炒栗子

炒栗子时加糖,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带走锅中的灰尘,并且给栗子上色,与此同时,糖加热后散发出的焦香甜味还能吸引路过的顾客,可谓一举三得。

糖炒栗子

因此,糖炒栗子的甜和锅里的糖无关,和生长的地点有关。

石子炒栗子?

糖炒栗子店的揽客方式很简单,炒熟的焦褐色栗子随着机器搅拌上下翻腾,冒出一阵阵香甜气息,路过的人闻到了,便忍不住买上一斤半斤。

炒栗子

但那锅里与栗子一同翻飞的石子却叫人摸不着头脑,难道那黑乎乎的小石子是某种神奇的配料吗?

炒栗子

其实那石子是用来传热的,如同盐焗一样,是老祖宗发明的烹饪方法。

炒栗子

细小的石子受热快,传热也快,加入锅中翻炒可以有效地让圆鼓鼓的栗子受热均匀,同时锁住食材原有的香气,让炒栗子的品质更上一层楼。

结语

对于成年人来说,温暖和快乐并非易事,但也绝对不算难得,有时是一缕透过窗的阳光,有时是一张无意间的笑脸,有时是一袋寒冬里的糖炒栗子。

糖炒栗子

这个冬天,至少一次,抱一袋糖炒栗子窝在沙发里看电视。

上一篇: 沾益只有辣子鸡?你怕是没吃过小粑粑
下一篇: 一块烤糍粑,蘸一抹中国红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换一批
  • 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地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楼、南楼

    时间:2023/02/02 - 2028/02/02

热门推荐

  • 永子和云子有什么区别?一文带你解锁!

  • 民族丨56个民族服饰最终篇——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音乐音像集成》

  • 云南人人爱的米线,吃法可不止“过桥”

  • 代表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大红袍,原来不是红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点评

分享

请输入验证码

文化数字平台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
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首页

文化百科

文化趣闻

文化圈子

文化动态

关于我们

56简介

版本信息

联系我们

诚信招聘

公众号
56文化公众号
微信
56客服
56小象抖音号
56小象抖音号

友情链接:

爱站网

唐诗三百首

长亭文章网

天马文学网

满分作文网

中华历史

大河网

毕业论文

牛台词网

知网查重

云南软件开发公司

网安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28号 Copyright © 2018 云南五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9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