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保护传承 什么是纳西古乐?为什么听完都哭了

什么是纳西古乐?为什么听完都哭了

2019/11/26 10:04:56 1783 小象 文章编码:4B0CB5

纳西古乐被誉为「音乐化石」,由「洞经音乐」「皇经音乐」(现已流失)「白沙细乐」组成,想要了解丽江,走近纳西文化,必然要了解「白沙细乐」。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古老而又神秘的的白沙细乐。

纳西古乐

古老的灵韵

白沙细乐是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一种民族传统音乐,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包括舞曲、歌曲、器乐曲牌三个部分,常用于丧事或是重大的祭祖节的活动中进行奏乐,是一部风俗性的音乐套曲。

乐器表演

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关于白沙细乐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丽江府志略》称是忽必烈赠给纳西族的礼物;而音乐民族学家宣科则认为白沙细乐更相似于纳西族古典音乐;民间还有传言白沙细乐是为纪念龙女公主而作。

丽江府志略

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可以看出,白沙细乐到今天已走过漫长岁月,几经风雨却仍然飘摇不倒,似乎就是古代音韵的保留,前人乐曲的延续。

表演团队

纳西古乐的「老」有3种,一是音乐古老,二是乐器古老,三是演奏者老:

音乐古老自不必说,据考察白沙细乐产生于1743年,融入了道教法事音乐,儒教典礼音乐,甚至唐宋元的词曲音乐,形成了它独特的曲调。

白沙细乐的乐器

*白沙细乐的乐器

乐器古老也有所考据,白沙细乐的乐器按照演奏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吹管乐器、弹拨乐器和拉弦乐器。横笛是主奏乐器,其他乐器辅助演奏,有竖笛、横笛、波伯、筝、琵琶、苏古笃、二等。乐队编制并不固定,可从3-4人直至10多人不等。其最常见的两种编制是8人组和4人组。

人员编制

*白沙细乐常见编制图

在演奏中,乐队的排列有一定之规:乐队必须位于灵台右侧、布幕之后。演奏者则按年龄的大小依次排列,年长在前,年幼在后。演奏者以老人居多,大部分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

演奏老人

2006年,白沙细乐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白沙细乐正式被录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听者悲伤闻者泪

白沙细乐有一种月寒风轻冷雨霜魂般的凄楚情调,常常有闻此乐后感慨红尘苦难而悲从中来、失声恸哭者,这可能与白沙细乐常用于丧礼中有关,据考察在清代它已经作为哀乐使用。

主要用途

在纳西传统的丧葬仪式中,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每段音乐都配合不同的场景与时间,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哀悼。

白沙细乐的乐器

*白沙细乐的乐器

正祭也叫祭奠,是丧事中最为重要的一天。最开始是「奠主」。此项仪式进行时,乐队演奏《公主哭》。在接下来的仪式中,乐队奏《一封书》。在亡者的子女们哭灵之际,乐队则演奏《笃》。

下午,亲友们坐在一起,聆听白沙细乐,以音乐来寄托对王者的哀思。晚上,表演者站成一横排,面对灵台,齐唱《挽歌》。随后,表演《弓剑舞》和《赤脚舞》,表演者手持松毛绕桌而舞,每舞一周则停下来向死者歌唱。

大型表演团队

据白沙细乐传承人和凛毅讲述,他们的乐队在丽江古城玉河广场公益演出时,部分游客听演奏时,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并说:「我们在丽江古城听到了听到了真正的纳西文化,看到了真正的纳西文化。」

传承人和凛毅

*传承人和凛毅

传承危机

白沙细乐的演奏者很多是半职业的农民,遇有丧事时才被人邀请参加演奏。因演奏洞经音乐的多为有钱人家的子弟或有功名的人士,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在音乐活动中,经常受到洞经乐队的排挤,不少人还曾因为演奏挨过打。

以前的演奏者

濒于失传的白沙细乐,解放后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1956年丽江县组织了该县的业余古乐队向老艺人和锡典学习白沙细乐的演奏,后来他们带着这个节目参加了1957年春在昆明举行的「云南省业余歌舞戏曲会演大会」,并获得一等奖。

后来,丽江县古乐队把它列为自己的保留节目。从1956年到现在,各地新音乐工作者来丽江学习、整理、采访和调查白沙细乐的,几乎每年都有。

获奖的白沙细乐

在20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丽江地区组建起一些《白沙细乐》的专业演奏组织,比如东巴宫艺术团、白沙细乐表演团等。在当时这些民间乐队多被旅游团队聘用,在丽江多地进行展演,成为传承《白沙细乐》的主要组织。

获奖照片

2011年,和凛毅携兄弟参加丽江雪山音乐节,与其他乐队展示了改良的《白沙细乐》,引发关注,并于2012年4月参加了第22届国际电影音乐艺术节,成功地在欧洲各国展示了《白沙细乐》,实现了自己的欧洲梦想。

演奏展示

在丽江能够完整演奏的只有第七代传人——和茂根,这部古老的音乐面临失传的危险。

时至今日,白沙细乐依然面临传承的问题,传承形势严峻,不容乐观。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希望这种古老的曲调长远流传!

参考资料:

1.《浅谈纳西古乐——白沙细乐》谢佳辰

2.《纳西族白沙细乐研究综述》阿茹晗

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白沙细乐考》毛继增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抖音《骑大象》趣闻

56文化网

微信公众号:chn_56whw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3分钟,做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