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边境,有一个民族与茶血脉相连,这里有一种独特的、飘着焦香的茶饮,让我们一起走进——佤族擂茶。
山中民族的茶语
佤族是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跨国境而居,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等地,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通用文字,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
「佤族」一词意为「住在山上的人」,的确,他们大多生活在茶山与竹林之间,世代与茶为伴。
在佤族漫长的历史中,便逐渐产生了各类茶俗与茶礼。
婚礼中,讲究以茶为礼。
订婚时,男方要向女方送三次订婚礼,第一次送礼时,里边就得有茶叶;等到婚期确定,送结婚礼时,礼品中一定要有一斤茶叶;举行婚礼的时候,来喝喜酒的人,他们送的礼品中也需要有一包茶叶。佤族婚礼,茶叶表达了亲朋好友们的祝福。
茶叶作为祭品在佤族祭祀活动中也有很多的讲究。
如在佤族的节庆日祭祀神灵时,一般有地位的富裕人家才会用一小撮茶叶作为祭品放在一碗米上用来祈祷神灵保佑吉祥如意。
这时候的茶叶,象征的是这户人家在佤族村寨的社会地位。而举行丧事时,很多人家都会将茶叶作为祭品,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悼念哀思之情。
焦香味的擂茶
关于佤族人的茶艺,除了竹筒茶和烧茶,还有擂茶。
这种饮茶习惯非常古老,人们将木擂钵擂好的茶叶加入姜、桂、盐,放在土陶罐内烘煮后饮用。
唐樊绰《蛮书》曾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这是见诸于史籍最早、最确切、最可靠的记载云南茶的史料。
银生,指的是当时南诏国的银生节度,在今景东县城附近。
银生山上散收的茶叶,缺乏加工方法,于是蒙舍的民族就用椒盐、生姜、桂皮等与茶共煮饮用。
可见,这些古书上记载的就是佤族擂茶。
据说擂茶具有清热解毒、通经理肺的功效,至今佤族人仍保留这种饮茶方式。
万年的饮茶史
《司岗里传说》所提,佤族喝茶已有一万多年,这一点或许无从证实,但毫无疑问的是,佤族的血脉中已经融入了茶香。
除了习惯饮茶,佤族还以茶为药,治疗蛇毒、钩虫、护牙、消肿……
一个被称为活化石的民族,一个积淀着厚重文化的民族,一个崇尚天人合一的民族,一个一生都与茶相伴的民族。
了解他们的茶,也解读了他们的故事。
如果你知道不一样的茶文化,欢迎与我们分享。
文章点评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