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中了解元的王维写下了「新丰美酒斗十千,系马高楼垂柳边」,这首传世佳作。
年轻的他对边塞充满了向往,因为繁华他早已看过。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会经历数不清的孤独,「空」成了他写诗最爱用的字。
那年,他还不知,自己会经历人生无数的孤独,会喜欢写诗用「空」字,会被后世誉为「诗佛」。
王维的这三首诗让人明白:孤独就在那里,与它处好了,人生也就通透了。
孤独,是惜音
王维的第一个职位是太乐丞。
这本是和政治没有关联的工作,他却因为看人舞黄狮子而获罪,在那时「黄」只有皇帝才能用。
第一个打击就这么来到了。
对仕途他充满了怀疑,红尘他也心死了。
在他的诗句中很难找到情感的影子,但他的《相思》却不一样。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之后的人生王维,没再娶妻,一人老去。曾经有过知音就无需再去寻找。
这首诗初读是朦胧,细想却满是孤独,愿君多多珍惜,莫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
孤独,是治愈
孤独,是治愈
在唐玄宗大赦时王维才得到解救,回到长安。
宰相张九龄十分欣赏他,遂任命他为河西节度幕判官,出使凉州。
向往边塞的少年,历经曲折,终于到达。
在真正接触边塞后,他写下了那首名诗《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连「孤烟」都会看到的人,内心该有多么孤独呀。
上帝之手的轻轻一拨,王维从长安望向了大漠。
在这段旅途中,他明白孤独是有意义的。
孤独,是从心
经过跌宕的人生后,孤独感更加强烈,但绝无不开心,反而是种从心的舒服。
《终南别业》也写出了它最高级的人生境界: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里的日子听起来虽然孤单,这却是他与自己内心相处的状态,是很多人向往的境界。
年轻的他身居繁华,晚来南山安家。倘若有兴致就一人去旅行,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中。
当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快乐是什么?独处时的自己是最重要的。
我们在宇宙中渺小如尘埃,关注自己,与自己独处并非坏事。
文章点评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