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洒村
马洒村隶属云南省马关县马白镇,属于半山区。距离镇9.00公里, 国土面积4.68平方公里,海拔1400.00米,年平均气温18.00℃,年降水量100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2019年12月12日,马洒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
蓝花楹
蓝花楹(学名:Jacaranda mimosifoliaD. Don)是紫葳科、蓝花楹属落叶乔木,高达15米。叶对生,为2回羽状复叶,小叶椭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菱形,花蓝色,花序长达30厘米,直径约18厘米。花萼筒状,蒴果木质,扁卵圆形,长宽均约5厘米,中部较厚,四周逐渐变薄,不平展。花期5-6月。 原产南美洲巴西,中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南部有引种栽培。蓝花楹性喜阳光充足和温暖、多湿气候。 蓝花楹是观叶、观花树种,蓝花楹可以在公园中进行孤植,可以作为行道树栽植,也可以作为庭院特色树种进行利用。蓝花楹可以用于制造家具和造纸。蓝花楹树干通直,棕色木质,质软,易于加工,是制作家具和木雕工艺品的的好材料。蓝花楹密度较低,比较适合制化学机械浆,是一种优良的制浆造纸树种,可制造各种纸张。
-
腌芒果
走在海南的大街小巷,你都能随处看到卖腌芒果的小贩。腌芒果这种吃法对于很多内地的朋友可能听都没听没,更何况是吃。其实腌芒果就是用刨皮器刨芒果皮,然后把芒果切成小片放进一个透明的塑料瓶子里,用盐、辣椒、糖拌匀,现做现吃。腌芒果酸酸甜甜,其中夹杂着一丝丝辣,很开胃。这就是地道的海南街头风味。腌芒果的芒果必须是生芒果。腌芒果虽然制作简单,可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的活,它得具备两条件:一要芒果新鲜,二要芒果生酸。
-
打铁节
打铁节是基诺族传统节日,即“过年”。原意为大家打铁,准备生产工具,故名。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基诺山区。每年农历十二月内举行,具体日期不定,由各村寨父、寨母据气候节令择吉日而定。
-
玉溪米线节
玉溪市汉族的民间传统节日。始于清代,沿袭至今。原为新春迎神赛会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月十五,分村、分街道,按约定的日程,轮流迎祀"土主"偶像巡视(也有迎"城隍"和"祖师神"的)。玉溪市共有四堂"土主","土主"到哪个村、哪条街,就是该处的节日。
-
双廊镇
双廊镇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海风光第一镇”,其面积218.28平方公里,位居大理市第二位,现总人口17570人,其中白族人口占84.6%。双廊镇地处东经100˚11˝,北纬25˚53˝,大理市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诏风情岛”所在地。镇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跳苍山十九峰,门临洱海万倾碧波,东靠“佛教胜地”鸡足山,南接“蓬莱仙岛”小普陀。
-
洱源梅子
洱源梅子是云南省的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因海拨高,所以很少有病虫害。
-
红三剁
红三剁是云南的一道名菜,云南菜讲究的是用现熟现摘的蔬菜烹制,不仅精巧易做,而且健康美味。红三剁,指西红杮、红猪肉、红辣椒,因三红而得名。
-
喜洲镇
喜洲镇位于大理市北部,西倚苍山,东临洱海,隋唐时期称“大厘城”,是南诏时期“十睑之一”;又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也是云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和重点侨乡之一,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
-
郁金香
郁金香(学名:Tulipa gesnerianaL.)是百合科郁金香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郁金香原产中国古代西域及西藏新疆一带,是土耳其、荷兰、匈牙利等国的国花。 叶3-5枚,条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状,花单朵顶生,大型而艳丽,花被片红色或杂有白色和黄色,有时为白色或黄色,长5-7厘米,宽2-4厘米,6枚雄蕊等长,花丝无毛,无花柱,柱头增大呈鸡冠状,花期4-5月。
发布百科
热门百科
-
云南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总人口4770.5万人(2016年),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云南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玉龙雪山、洱海、滇池、抚仙湖、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噶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旅游景点。
-
沱茶
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主要产地是云南,一般用黑茶制造,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因为一个茶坨的分量比一块茶砖要小得多,更容易购买和零售。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沱茶的种类,依原料不同有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
-
哈尼族
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尼族总人口数为1660932人。
-
傣族
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ไทย,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是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占泰国总人口的40%,傣族还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少数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26万余人。
-
白族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