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同行是冤家。人们身处同一行业难免有利益纠纷,但诗人圈子却不一样。
古往今来,文坛曾涌现过无数领数百年风骚的诗人,同时也见证了很多美好的情感。
这其中有偶像和迷弟、神仙眷侣以及志同道合的好基友。
今天就跟着小象一起去见识一下这些美好的情感。
李杜
傲娇偶像和老成迷弟
杜甫也许是史上最成功的追星族,他与诗仙李白虽然同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诗人,但其实他们是偶像与迷弟的关系。
公元744年,李杜初见于洛阳城,当时的李白已名扬天下,并且仕途得意,官拜供奉翰林,是一方大佬。
杜甫虽然年少有才,却对李白有着崇高的敬意,不敢对他有丝毫怠慢。而李白欣赏他的才气,不拘小节与他交友,于是两人便在一种微妙的平等关系上建立起了交往。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同年秋天,二人相约来到梁宋寻仙求道,途中偶遇了诗人高适。三人一路欢歌笑语,大谈人生理想,共同抒发对于祖国的担忧之情。
这次畅快的交谈不仅让二人对诗文有了新的灵感见解,也让两人的感情得到了迅速升温,更进一步。
次年二人偶遇在齐鲁,再次把手同游,这一次杜甫为偶像李白写了赠诗,并且还收到了李白的赠诗,直接追星成功!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赵
才子佳人
一段美丽的爱情该是怎样的?相濡以沫,或是携手天涯?赵明诚与李清照交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答卷。他们俩都出生于当世的权贵之家,二人的父亲同朝为官,也算是门当户对。当时的李清照是有名的才女,而赵明诚则是出了名的喜欢收藏古董,相同的艺术品位让他们结成连理。
新婚燕尔的小两口过着十分甜蜜的生活——柴米油盐的苦恼全由家中长辈操持,两人的生活过得富足且轻松,唯一的操心是「今天的古董一条街之行能否淘到宝贝」。
《闺情》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月移花影约重来。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然而赵明诚的父亲与李清照的父亲身在对立的党派之中,婚后第二年,赵父所在的新派得势,而李清照作为「旧派子孙」,被赶出京城。
新旧两派的政治斗争时有起伏,夫妻二人也受到牵连,长达七年的时间里聚少离多。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离开京城后隐居青州的十年是二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不问世事,只顾陪着心爱的人,收藏自己心爱的古董。
李清照在这期间与赵明诚举案齐眉,一同完成了《金石录》的主要内容,这本书后来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正应了那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岁月匆匆流逝,世上人来人往,那些沉淀在时间长河中的故事和诗篇,唯有等后人来解读。
无论是朋友之情也好,恋人之情也罢,它们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而诗歌的美也正在于它融入了这些纯粹而又美好的情感。
文章点评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