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晴不知夏去,一雨方知深秋。」秋风萧瑟,梧桐落叶,转眼已入深秋。
提起秋天,满眼金黄橘橙,如同金色的海,这样美丽独特的自然景色,落进诗里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秋景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霜染过枫叶,艳比二月春花。因为枫林的景色太迷人了,所以诗人停车观赏,流连忘返。从诗人的态度侧面表达了枫林的美,天色已晚,诗人因这美景还舍不得离去。
秋词二首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古来都叹秋天悲凉、寂寥,诗人却觉得秋要远胜过春,秋高气爽,一群白鹤直冲云霄,也激发出了诗人的无限诗情,山水明净,树叶已经变成了红色,登上高楼,清秋入骨,体会出了跟春色不一样的美。
秋天的美丽景色,让人赞叹的同时也勾起了诗人们的无限愁思。
秋思
秋风阵阵,落叶飘摇,风中吹来的是愁绪和思念。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秋风瑟瑟,吹动梧桐叶,江上吹来的秋风使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着家里有几个小孩在斗蛐蛐,夜深人静还亮着灯不肯睡去。
诗人以景入情,写悲凉的秋景秋风和小孩们斗蛐蛐的热闹场面,悲欢交织,孤独地幻想着家中的热闹景象,乡愁满怀。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的月光洒在地上,仿佛一片白霜,乌鸦也在树上睡着了,秋露打湿了桂花,今夜大家都在赏月,不知那一缕秋思落在了谁家。
诗人并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借秋夜的清冷,表达出自己的孤寂,结尾又以委婉的疑问道出那绵绵思绪,不知亲人有没有在和自己共赏一轮月?
秋夜里冷清梦幻的月总是与思念交织在一起,正如「我寄愁心与明月」,把忧愁的思绪寄托明月,以此表达情感。
秋月
秋天是团聚的季节,中秋和重阳都在秋天,使得诗人们的思乡情更重,人们望月思亲,以月寄情,悲叹孤身漂泊的命运。
听角思归
【唐】顾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
梦破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
起行残月影徘徊。
梦中回到了家乡,黄叶满地,青苔满园,一片荒凉,梦醒听见城头哀鸣的角声,想起梦里也无法与想见的人相见,起床在残月下徘徊,清冷幽寂,增添孤独之感。
秋日黄叶落下,所谓落叶归根,诗人却漂泊在外,梦里梦外都无法见到亲人,更加重了那思念之情。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边塞的秋天,孤雁在鸣叫,还是故乡的月亮更明亮,和兄弟分散,寄往洛阳的书信也常常不能到达,更何况还有这连绵的战事。
家园无存,兄弟分散,孤雁独鸣,秋天的萧瑟,一片凄凉场景,令人伤感。月是一样的月,但在诗人心里,因为思念故乡,所以故乡的月更美。望月怀乡忆亲人,引人遐想又感人至深。
诗里的秋天承载了太多的复杂感情,秋风吹过,眼前是枫叶漫天的美景,耳边是思乡情切的呢喃,心中是对这美好人间的无限眷恋。
文章点评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