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这里是热爱少数民族文化、
热爱诗词、热爱非遗、热爱云南的小象。
如果你也热爱非遗、
热爱旅游、
热爱少数民族文化以及诗词歌赋,
那就关注我吧。
让我们一起探索世界的广阔。
此篇是民族服饰第10篇,最终篇
这次我们要说的民族是:
独龙族、鄂温克族、赫哲族
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温馨提示:全文三千多字
看不下去就看加粗和蓝色字体
再次感谢某红书插画师Lily張
给小象写民族系列的文章提供了不少素材
本系列共10篇
此前所有的插画美图
均来自于红书上的插画师Lily張、绿红、春日清等人
如有合作需求请某红书自动搜索昵称联系插画师本人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某红书插画师Lily張
"独龙族"
独龙族是云南人口最少的民族,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
独龙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相邻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等地。缅甸境内也有不少独龙人居住。
图@Lily張
独龙族服饰特点:
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习惯用一块独龙毯(独龙毯以棉麻为原料,用五彩线手工织成,质地柔软、古朴典雅,是独龙人特有的民族工艺品)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袒露左肩右臂,左肩一角用草绳或竹针拴结,腰间佩带弩弓、箭包和砍刀。
女子多在腰间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装饰,常常披挂的五颜六色,串珠、胸链、耳环,甚至铜钱和银币常挂在颈上和耳下,独龙族女子大多戴竹质耳管和大铜环,受藏族影响,她们也戴藏式的银质镶珊瑚或绿松石的大耳坠。妇女出门要身背精致的篾箩。
男女不戴帽,多披头散发,赤足。独龙族男子没有普遍的文身习惯,但一些男孩子满周岁时,父母要在其手腕或手臂上刺文本氏族的标志,以避邪保平安。
独龙族女子从前需要纹面。
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毯披于背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惟遮掩臀股前后。
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独龙族的佩饰颇具特色,男女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
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戴料珠。独龙族纺织手艺比效发达,所织麻布线毯质地优良,色彩谐调,特色鲜明。
"鄂温克族"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鄂温克属阿尔泰语系之通古斯语族北语支。中国境内主要居住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
图@某红书描梦姑娘
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主要为兽皮。大毛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短皮上衣、羔皮袄是婚嫁或节日礼服。无论男女,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
鄂温克族喜爱蓝、黑色的衣服。皮套裤外面绣着各种花纹,天冷时穿在皮裤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单帽,冬戴圆锥形皮帽,顶端缀有红缨穗。
鄂温克族妇女普遍戴耳环、手镯、戒指,或镶饰珊瑚、玛瑙。已婚妇女还要戴上套筒、银牌、银圈等 。
图@Lily張
"赫哲族"
赫哲族历史悠久,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也有观点认为应归入那乃次语支)。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集中居住于三乡两村。
赫哲族服饰特点:
赫哲族最有名的是鱼皮服饰工艺:由于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特定的自然生存条件,赫哲人早年的衣饰多用鱼皮缝制,素有“鱼皮部”之称。
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下游者,“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色布,边缀铜铃与铠甲相似。”据考证,赫哲族是世界上少有的用淡水鱼皮制作服饰穿用的民族,且历史久远并传承至今。
赫哲族的鱼皮服饰工艺主要由剥鱼皮、熟鱼皮、剪裁、缝制几大工序。赫哲人夏季多穿用鱼皮衣裤鞋。其缝制的衣裤鞋边、领边、袖口都饰有各种颜色的皮条云纹和动物花样,有的还在衣下摆缝上海贝壳、铜铃或缨络珠、疏绣穗之类的装饰品,以示别致美观。
赫哲族传统鱼皮服饰大多用蜇罗、细鳞、狗鱼、大马哈、怀头等鱼皮熟制后缝制,缝线亦用鱼皮制成。
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拼接巧妙,做工精细,花纹特点有大鳞纹、小鳞纹和无鳞纹。鱼皮服饰不仅看起来美观,穿起来也很舒适。现在看来,它不仅有收藏价值,且仍有实用价值。
"门巴族"
门巴族历史悠久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
门隅和墨脱地区
门巴族和藏族长期友好往来,互通婚姻
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
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门巴族的发式多种多样
有的部落剪短发
有的长发散披背后
女的梳几条辫子垂于肩后
有的男女均蓄长发
发置于头顶,穿一根竹签
热带地方全为光头
有戴圆形礼帽的,有戴氆氇圆形帽的
有戴自编藤帽的,有戴熊皮帽的
帽前两边各固定一个野猪獠牙
有的部落还在帽上插若干根鸟翎,十分美观
在珞渝北部山区
男子夏穿自织的土白短上衣,长袖,大对襟
两个布扣在右边
下穿自织的带纹花短裤
冬穿从藏区购回的氆氇长袍
或自制的野牛皮大披挂
妇女夏带花纹的上衣,下穿白布短裤
妇女胸挂护身佛盒
盛装时均喜欢佩戴银质手镯、耳环、戒指
上嵌珊瑚、绿松石等各种宝石
戴白玻璃穿成的项链
胸挂"呷乌"(盛放护身菩萨的银佛盒)
"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
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
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
珞巴族服饰特点:
①.
男子
珞巴族男女都喜欢佩带装饰品
男子戴手镯、竹管耳环、项链
腰间挂弓箭、长刀等物
男子的服饰
充分显示出山林狩猎生活的特色
他们多穿用羊毛织成的黑色套头坎肩
长及腹部
背上披一块野牛皮
用皮条系在肩膀上
内着藏式氆氇长袍
博嘎尔部落男子的帽子更是别具一格
用熊皮压制成圆形
类似有沿的钢盔
帽檐上方套着带毛的熊皮圈
熊毛向四周蓬张着
帽子后面还要缀一块方形熊皮
由于住在深山里需要打猎
所以珞巴族男子都要佩戴弓箭和长刀
它们不仅可以防止野兽和毒虫的袭击
而且还可以砍竹木,架藤网桥
起房造屋甚至剪头发、裁剪兽皮……
②.
妇女
珞巴族女装是用棉布制作的
珞巴族妇女喜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
外披一张小牛皮
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紧身筒裙
小腿裹上裹腿
两端用带子扎紧
她们很重视佩戴装饰品
除银质和铜质手镯、戒指外
还有几十圈的蓝白颜色相间的珠项链
腰部衣服上缀有许多海贝串成的圆球
珞巴族妇女身上的饰物可多达数公斤重
这些装饰品是每个家庭多年交换所得
是家庭财富的象征
除此以外,珞巴族还有专门的猎服
珞巴族的兽皮披肩,既轻巧又暖和
不渗水抗湿性能好
他们头戴熊皮帽,挡雪遮雨
脚穿“里木”(统靴)
鞋帮和鞋底全部是用“阿努”(瑞香树皮)
纤维编织而成
极其结实
一生的狩猎生涯,四双“里木”足够穿了
"基诺族"
基诺族也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基诺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民族乡及四邻的勐旺、勐养、勐罕,勐腊县的勐仑、象明也有少量基诺族散居。
图@Lily張
基诺族服饰特点:
①.
基诺族妇女穿自织棉布做的紧身对襟小褂,镶绣色彩艳丽的花纹图案,无领,无纽扣,肩尖。袖笼以上用蓝或黑色,袖笼以下用各种宽窄不同的条纹花边,有的以红、赭、灰为主调,有的以紫、绿、蓝为主调,有的配以银饰。
上衣背部绣有圆形太阳花式图案。胸前戴一贴身三角形黑色绣花小兜。下穿红布镶边的黑裙,裙子上部用白底织纹布,与上衣装饰相呼应,约占裙长的2/5,下面3/5为黑色。
裙下摆有彩色花边,两端交结于腹前,使中部条纹花更加鲜明。腿上绑有花纹的蓝色裹腿。椎髻,发髻有婚前婚后之别,婚前髻在脑后右方,婚后髻在前额正中。
头戴披风式尖帽,长约60厘米、宽约23厘米的竖线花纹土布对折,缝住一边而成,戴时在帽沿上折起指许一道边。
图@Lily張
②.
基诺族男子穿镶边白色粗布对襟短褂,无领,无纽扣。背部一般都缝有绣在白色方块布上的月亮花式图案,有的胸部、下摆、袖间及袖口都有黑红两块10厘米左右的方形黑布,中间绣着太阳纹、月亮花,称为“孔明印”。
下着白色或蓝色裤子,左右两侧胯部各有一块传说是神人所赠治箭伤的膏药形方块黑布,以保护他们不遭受伤害。腿上裹白色绑腿。头上留三撮发,额前正中一撮,头顶脑门心两边各一撮,用宽约一尺、长约丈余的黑布缠头。
"结语"
到这里,56个民族服饰系列就全部写完了
此篇是第10篇,为最终篇,感谢您观看
如果对此系列感兴趣
可搜索56文化网,手动搜索【民族服饰】
如果您对民族非遗以及云南的美景感兴趣
也可以关注我们,再次感谢您的观看
文章点评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