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旅游攻略 藏在大山的拉祜族村寨老达保,被誉为中国维也纳

藏在大山的拉祜族村寨老达保,被誉为中国维也纳

2019/07/03 15:23:21 676 小象 文章编码:4BF970

老达保

“我会唱的调子像山林一样多,就是没有离别的歌;我想说的话,像茶叶满山坡,就是不把离别说。”悠扬的芦笙响起,动人的歌声娓娓道来,在云南普洱大山深处,有一群拉祜族群众,用原生态歌喉传递着最纯粹的快乐,他们生活的村寨——老达保,被誉为“中国维也纳”

在老达保,几乎所有村民都会弹吉他

老达保

老达保位于云南普洱澜沧大山深处,在这个地处中缅边境的村寨中,世居着数百名拉祜族群众,他们能歌善舞,虽然不懂乐理,甚至不识乐谱,但近80%的村民都会演奏吉他、芦笙等乐器。“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是当地拉祜族俗语,也是老达保最真实写照。

东方维也纳

普洱的夏天,阳光格外炙热,从澜沧县城出发,翻越蜿蜒的山路后,眼前的老达保环抱于茶山之中。依山势而建的落地式茅屋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石板路沿山势而上,纵横交错,通向家家户户。在缕缕云雾掩映下,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老达保犹如人间仙境。

老达保

村中的民居由零散的木板围起来,没有所谓的门窗,门前搭起一处大平台,洗漱、吃饭、闲聊,村民的所有日常生活都在此进行,对于许多远道而来的游客而言,俨然一出舞台剧。

老达保

见到有游客进村,拉祜族男女老少都格外开心,他们身穿节日盛装,抱着芦笙、吉他、木鼓等乐器,奏响热烈的拉祜族民歌,“我们拉祜族不开心是不行的!”当地著名歌手李娜倮用嘹亮的嗓音拉开了演出序幕。

老达保

紧接着,10余名拉祜族汉子将游客围在中间,跳起铿锵有力的芦笙舞。芦笙舞起源于拉祜族生产劳作,舞蹈动作类似插秧、拔苗、除草等,诙谐有趣,整齐有力的舞步,让人大开眼界。

老达保

舞蹈过后,李娜倮弹起吉他,带着村民们唱响民歌,《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一首首原生态民族歌曲娓娓道来。虽然是用拉祜语所演唱,我们并不清楚歌词大意,但从村民脸上真挚的笑容中,能真切感受到纯粹的快乐。

用歌声唱响拉祜族文化魅力

老达保

 皮肤黝黑的李娜倮是当地著名的歌手,当初因为家庭贫困,李娜倮只念到初一便辍学了。但热爱音乐的她,却自学乐理,创作歌曲,如今已有300多首个人原创作品。在李娜倮带领下,当地拉祜族群众积极参加“双语”(拉祜语和汉语)培训,并学习吉他演奏。在音乐熏陶下,物质相对匮乏的老达保村,村民却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老达保

 有趣的是,李娜倮的“音乐领路人”正是自己的父亲李石开。上世纪二十年代,基督教由缅甸传入中国澜沧,你也许很难相信,远在澜沧深山的老达保,村中也有基督教堂。而李开石正是教堂第二任本土牧师。基督牧师向李石开讲授乐理,教他弹吉他,为老达保播种下音乐的种子。

老达保

 30多年前,热爱音乐的李石开卖掉家中母猪,赚取60元,最后买了一把吉他。当他返回寨子的时候,他并没意识到,自己将开创属于老达保的全新音乐时代。看到李石开带回了“新玩意”,村民们都激动不已,纷纷围过来。李石开曾直言,“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用吉他教会了山里人现代音乐。”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村子里已有数十人找李石开学习吉他演奏。如今,村中共有400多人,有200多把吉他,音乐之火传承不熄。

老达保

近年来,李娜倮将拉祜族民歌带到了《星光大道》、《神州大舞台》、《倾国倾城》、《魅力十二》等全国性舞台,让越来越多人了解到云南山区还藏着如此神奇的“音乐小镇”。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原本宁静的小村庄如今热闹非凡。

老达保

实际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达保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村民们与外界的沟通联系甚少。直到村民李石开用手中的吉他,打通了老达保与外界的联系。对于靠山吃山的农民而言,面朝黄土背朝天似乎是唯一的生活方式,但在老达保,情况有了巨大改变,当地拉祜族群众用歌声传承弘扬着民族文化,也以此增收致富。音乐,早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文章点评

(共1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抖音《骑大象》趣闻

56文化网

微信公众号:chn_56whw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3分钟,做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