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趣闻 旅游攻略 聂耳旧居:20平的小医馆,18年的青春

聂耳旧居:20平的小医馆,18年的青春

2019/12/12 11:24:48 890 小象 文章编码:36C59C

百年前,在昆明甬通街的小医馆内,一位刚出生的男婴正在哇哇啼哭,没有人知道待他长大成人,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英年早逝被安葬在昆明西山,被后世称为一代人民音乐家……他就是聂耳。

曾有人言,云南当代历史名人中最应牢记的就是聂耳,每当国歌响起,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就又引起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共鸣,今天就让时光倒流,回到百年前那个昆明的小医馆,重新走过聂耳的一生。

聂耳故店

一颗印、成春堂

12月的昆明阳光正好,胜利堂前的老街仅有几个路人,这条老街就是甬通街,它曾是清朝云贵总督府仪仗故道,百年来书屋、金店、食府、商号星罗其间,现已修缮一新,聂耳故居就在其中。

清晨的甬道街

*清晨的甬通街

往前直行百米,一栋云南民居出现在左侧,门口挂着医馆「成春堂」的牌匾,但大门紧闭,显然已不再营业,右侧紧邻着「聂耳故居」,这里就是聂耳出生成长的地方。

成春堂

这栋砖木结构的建筑始建于1884年,系重檐店铺房,属昆明特有的三坊一照壁布局,上下共两层,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110平方米。

聂耳故店

如果你从高空俯视这座建筑,会发现它形似一颗方正的印章,这种由正房、耳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房子,也称为「一颗印」。

云南斑铜专卖店

这古老的住宅让参观者瞬间穿越回了多年前的老昆明,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这里。

纪念馆的门

*纪念馆的门也非常复古

进口后立即能看到国歌的乐谱与聂耳生平,正上方有大大的「人民音乐家」几个字。

聂耳画像

过个谱

绕过门墙入内,是一个极小的庭院,庭院内还摆放着景观水池,内有几枚游客投入的钱币,旁边的游客问讯处也是极窄的一间小屋,不敢相信,这样的一处民居,要供5户人家居住,这么算来,聂耳一家六人只能分得20平左右的空间,不仅要在此生活,还要在此看诊,环境非常艰苦。

庭院中的小水池

*庭院中的小水池

门墙背面有展馆资料可以领取查看,也可以在意见簿写下留言。

意见箱

右手边的房间,便是本馆的第一个展厅,这里是成春堂医馆的还原景观,聂耳的父母从玉溪来到昆明求生,租下了小屋做医馆。

成春堂诊室及药铺

当年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就是坐在这里为病人看病,但不幸的是,他在聂耳4岁时就因肺结核去世。

聂耳的故居

聂耳的母亲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接替丈夫在成春堂坐诊,还要加上缝补洗衣等杂货才够养活4个孩子,由于生活所迫,女儿在十几岁时就匆忙嫁人了。

聂耳父母的画像

也许是不幸中的幸运,聂耳的母亲虽是出身贫苦的农家妇女,却有超强的学习能力:通过跟随丈夫学医,成为了当时唯一的拥有医师资格的女医生;通过跟随婆婆儿子读书认字,没有上过学的她可以熟读《三字经》、《百家姓》等作品;虽然家境贫寒,但极其重视教育,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入学读书,并将家乡的音乐表演给孩子们,培养了音乐兴趣;生活中的她性格坚强柔和,对聂耳三兄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聂耳与母亲

*展板图画《母亲与聂耳》

「一颗印」里的成春堂,就是所有故事的开始。

聂耳在昆求学

来到展馆二楼,楼梯口的就是聂耳一家仅有的另一家房间,也是他们的卧室。据说聂耳就出生在这张床上,而右侧的小楼梯,是三兄弟爬到卧室的通道,这间所谓的「卧室」连孩童都难以直立起身,条件极为艰难。

聂耳求学宿舍

爬上楼梯就是三兄弟的卧室

*爬上楼梯就是三兄弟的卧室

也就是在这里,聂耳渡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光,直到逃亡上海前,一直居住在此。

门

前方的资料展厅,展示许多资料展板和一把笛子,这是聂耳曾经使用过的笛子。

聂耳用过的笛子

聂耳这个孩子自幼活泼好动、聪明机灵,10岁时跟随邻居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在小学读书时参加学生乐团,演奏过乐器,当过指挥。

聂耳使用过的笔记本

热爱音乐的他还和兄弟们组成了一个小型的「家庭乐团」,经常为母亲表演,一家人贫苦但其乐融融,与音乐为伴。

楼梯

*可以想象他们曾在这个楼梯嬉戏

前往隔壁展厅,这里展示了聂耳在昆几年的求学经历,聂耳先是就读于昆明县立师范附小(现春城小学前身),苦于没钱缴纳服装费转学到私立求实小学(现文庙内小学),之后在云南省第一联合中学读书(现昆二中前身),为了免除学杂费到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18岁时顺利毕业。

当时的毕业证书均为校长亲手书写的,每个校长书法风格不同,非常值得观看。

毕业证书

证书

聂耳16岁就加入了共青团,1928年还瞒着家人参过军,与朱德是好友,虽然他是一位音乐家,但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过许多贡献。

馆内展示

读书期间,聂耳在学校参加话剧饰演女孩惟妙惟肖,追到省师附小张庚厚老师家中学习过小提琴,与初恋女友袁春晖有过一段悲伤的恋情……这些有趣的故事均记录在展馆内。

聂耳的小提琴仿制

*聂耳的小提琴仿制,真品在省博物馆

直到1930年,本应回到老家玉溪任教的聂耳,被叛徒出卖,参加学生运动的身份暴露,代替哥哥逃亡到上海工作,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昆明。

没想到,下次回昆,竟然已是亡人。

人民音乐家

离开昆明以后的故事,可查看我们往期关于聂耳的文章,在纪念馆中回到1楼的最后一个展厅中亦可观看。

下楼来到最后一个展厅

*下楼来到最后一个展厅

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和几个友人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国歌成为了他最后的绝响,本应前往欧洲学习,正值青春年少大好时光的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聂耳在日本穿的衣物

聂耳在日本穿的鞋子

*聂耳在日本穿的衣物

国歌的创作也是几经周折,无数人转手将国歌从狱中带出,写在一个香烟盒内寄给远在日本的聂耳,聂耳在日本完成乐曲后又通过挂号信寄回中国,随着电影《风云儿女》传遍中国大江南北,唱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

国歌

聂耳在作曲时,将「冒着飞机大炮」改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将「前进!」改为「前进!进!」,曲调更加铿锵有力,雄壮激昂。

国歌曲谱

其实聂耳本名并非聂耳,他原名聂守信,年轻时期被朋友叫做「耳朵先生」,由此改名为聂耳。

我们可爱的耳朵先生,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40多首曲子,展现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将音乐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聂耳精神和古建筑一起流传

*聂耳精神和古建筑一起流传

1935年,友人张天虚和郑子平把聂耳骨灰护送回国,聂耳三哥聂叙伦将骨灰从上海迎回昆明,于1937年安葬在了聂耳生前非常喜爱的西山。

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

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座谈会,马叙伦等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徐悲鸿、郭沫若等许多委员表示赞成。

玉溪的聂耳音乐广场

*玉溪的聂耳音乐广场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的国歌,重修了位于西山的聂耳墓,墓志铭由大文豪郭沫若书写。

到了今天,只要登上西山,爬到龙门入口,就可以瞻仰聂耳墓。

参观后记

聂耳是时代的号角,是我国现代音乐宝库中永志史册的不朽乐章,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弘扬「为改造社会而生」精神的学习对象。

聂耳故居石碑简介

我们都应来到这里,纪念聂耳,学习精神,缅怀故人。

信息展示

文章点评

(共0条)
56文化网
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评论
抖音《骑大象》趣闻

56文化网

微信公众号:chn_56whw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3分钟,做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