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

关注数:6 帖子数:14 浏览数:9141
+ 关注

云南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其中26个就分布在云南。

  • 聂聂

    东巴文字也太可爱了吧!

    东巴文是一种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 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就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用纳西话叫「思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作者:聂聂

    圈子:云南少数民族

    发布时间:2022/07/29

    0

    0

  • 豌豆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主要流行于云南、四川及贵州,每年火把节盛况非常,引得游客们纷纷前往。每当火把节来临,人们便以村、寨为单位,将干松木以及松明子扎成高大的火把竖立寨中。 家家户户门前竖起小火把,待天色暗下来便一起点燃,人们手持小火把开启一年一度的狂欢。只见天色将暗之时,突然一道巨大的火光冲天而起,夜晚仿佛被它点燃,四周瞬间光亮如白昼。 随后家家户户门口也亮起了火焰的光芒,人们手持火把沿街前行,青年男女则绕篝火围成一圈,边歌边舞,通宵达旦。

    作者:豌豆佛

    圈子:云南少数民族

    发布时间:2022/07/29

    0

    0

  • 打工仔1号

    梅葛是什么?

    梅葛一词属彝语译音,梅是嘴、葛是咀嚼或弯曲环绕,引申为唱述远古的事物。 是彝族民间歌舞、民间音乐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因为曲调全部用梅葛调演唱,故取名为梅葛。 《梅葛》起源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乡马游坪村,主要流传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等县。 从传唱人群分类,梅葛分类为娃娃梅葛、青年梅葛、中年梅葛和老年梅葛。 而狭义上的梅葛是指,毕摩(彝族宗教仪式祭司)吟唱的创世史诗。 内容主要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婚丧嫁娶等。

    作者:打工仔1号

    圈子:云南少数民族

    发布时间:2022/06/24

    0

    0

  • 离枫

    诉尽傣族千年历史的贝叶经

    在我国的云南傣族,贝叶也叫「戈兰叶」,贝叶经叫做「坦兰」,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簪子刻写在经过特制的贝叶片上。 一千多年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一片片贝叶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 佛寺收存贝叶文献早已成为傣族传统,贝叶经的其来源一是由佛爷自己刻写,二是接受世俗众生「赕坦」献经或「赕簿」献书。 除了佛寺集中收存贝叶经而外,傣族世俗民间也流藏有各类贝叶文献,所以贝叶文化从佛寺到民间,成为傣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作者:离枫

    圈子:云南少数民族

    发布时间:2022/06/09

    0

    0

  • Karena.Q

    神秘的东巴舞....

    东巴舞是指东巴教的进行宗教仪式过程中,东巴祭司根据不同仪式,按照道场规则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 东巴舞来源于古代纳西族的社会生活,不少动作都是模拟各种动物的动作来进行的,形象十分生动。 远古纳西先民祭祀时,东巴祭司为病者招魂,模拟一些驯服的动物的动作,背着彩羽、白灰篮子,在祈求的神像面前狂舞,跳得彩羽、白灰满天飞扬。 在那时先民的观念里,通过这些舞蹈奉承和献媚于术神,认为术神也会像人一样能够被舞蹈激发得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取悦于神,使神感激人的祭祀,达到佑人的目的。

    作者:Karena.Q

    圈子:云南少数民族

    发布时间:2022/05/28

    0

    0

  • 中元

    神奇的“傣医”,有人了解吗?

    傣族医疗简称为傣医,傣医中最为出名的便是「睡药疗法」。 据史料记载,傣医始祖医圣腊西答俄,创立了傣药「雅叫哈顿」,现已载入国家药典。 随着傣医药医疗实践广泛深入,形成了傣族医药学理论,核心为「四塔五蕴」理论。 「四塔」傣语为「塔都档细」,为: 「塔拎」(土)即为人的肌体 「塔喃」(水)指人体的水血(体液) 「塔菲」(火)指人体内的火气、热量等(阳气) 「塔拢」(风)相当于汉族中医「正气」的范畴 傣医学还认为,人体内除了「四塔」外还蕴藏另外五种元素,称为「五蕴」,即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

    作者:中元

    圈子:云南少数民族

    发布时间:2022/03/09

    0

    0

  • 豌豆佛

    魂毛是什么?

    你知道吗?除了未婚女子之外,拉祜族无论男女都有剃光头的习俗,尤其是已婚妇女,只在秃秃的头顶留一绺头发,被称为“魂毛”,用来表示男女之别。 即使在今天,偏远山区的拉祜族妇女仍然有着保留剃发的习俗,他们认为剃光头卫生、舒适,而且是妇女魅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豌豆佛

    圈子:云南少数民族

    发布时间:2021/11/03

    1

    0

  • Karena.Q

    哈尼族新年来了~好想去吃长街宴啊!

    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也是作为庄稼人的哈尼族人们最盛大的节日,节日当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欢心谷舞红米饭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根据哈尼族历法,哈尼人把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作为新年的开始,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

    作者:Karena.Q

    圈子:云南少数民族

    发布时间:2021/10/21

    0

    0

  • 小瓦

    中秋节这一天,少数民族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阿细人的“跳月”习俗。入夜,各个村寨彝族支系阿细人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穿上民族服装,激情地载歌载舞。青年男女在“跳月”中,表达爱慕之情,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永结白头之好。 苗族的“闹月”习俗。苗族的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最后,她还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苗族父老为对他们幸福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风俗称为“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作者:小瓦

    圈子:云南少数民族

    发布时间:2021/09/18

    0

    0

  • 中元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作者:中元

    圈子:云南少数民族

    发布时间:2021/08/24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