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族 衣食住行 西双版纳干栏建筑

西双版纳干栏建筑

全文编辑
所属类别 : 民族 > 衣食住行
编辑
百科名片
编辑

干栏式建筑,即干栏巢居,是远古时代的人群,特别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筑风格,即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考古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部落的居住区。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干栏式建筑可以防震等。中国古代史书中又有干栏、干兰、高栏、阁栏和葛栏等名,当是由古越语言转译而来的音变。此外,一般文献上所说的栅居、巢居等,大体所指的也是干栏式建筑。

基本信息
编辑
西双版纳干栏建筑
干栏、干兰、高栏、阁栏、葛栏等
榫卯技术(简单)绑扎(复杂)
正文
编辑正文

从考古发现看,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许多遗址中,都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桩以及底架上的横梁和木板,表明当时已产生干栏式建筑。

西周时代的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中,也发现规模较大的干栏式建筑。江西清江营盘里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制干栏式建筑模型,带有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云南晋宁石寨山滇墓中发现的 4件汉代青铜干栏式建筑模型,亦有长脊短檐式屋顶,代表干栏式建筑的原始特征。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和贵州等省的东汉墓中,也发现许多陶制的干栏式建筑模型,但除保留底架和木桩外,一般陶屋已是悬山顶,而圆形陶仓则是穹庐顶,表明当地这些建筑的基本形式已经汉化。

干栏建筑尖屋顶,竹墙,便于通风、防潮、避雨。基本特征是屋分上下两层,上层四周编以竹木制的墙壁围合成居住空间,下层架空,置梯以达上层。上层住人,下层常用于圈养家禽家畜或堆放柴草杂物。这类建筑多为竹木结构,生活在气候炎热、潮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民族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竹木资源,多采用此类建筑。

以西双版纳傣族的“干栏式”住房为例。通常,傣族竹楼建造在靠近水的地方。竹楼内数十根柱子支撑,在离地 2 米多处铺以楼板或竹篾,顶上盖以茅草。室内有火塘,为全家用饭和待客地方。里间是卧室。室外有阳台、走廊。楼下是畜厩。近十多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许多竹楼已盖上石棉瓦,楼下也不关牲畜了。

干栏式房子的主要功能是使房子与地面隔离而达到有效的防潮。除此之外,其尚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间、一房多用的效能。

居住形式与各民族生活的自然与经济条件有密切联系。中国古代塞北游牧民族多住便于迁徙的帐篷;中原华夏部落多住窑洞、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平房;而南方古越部落则住类似巢居式的“干栏式”房子,即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下层饲养牛、猪等家畜,上层住人,这样可以防止南方气候的潮湿和避开各种凶恶的野兽虫蛇。正如《博物志》云:“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暑也。”

“干栏”式建筑主要应为防潮湿而建,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适应多雨地区的需要,各地发现的干栏式陶屋、陶囷以及栅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湿的建筑形制,特别是仓廪建筑采用这种形制的用意更为明显。

现代东南亚一带还较盛行栅居,以适应潮湿多雨的需要。傣族民居分为干栏式建筑、地面建筑、土掌房三种。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全境和德宏州的瑞丽,遮放坝子。干栏式住房以竹木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檩、掾、楼面、墙、梯、栏等,各部件的连接用榫卯和竹篾绑扎,为单幢建筑,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径相通。房顶用草排或挂瓦。瑞丽的干栏式建筑体现出较高的水平。

景谷傣族住土木结构平房,房顶不高,用茅草或瓦覆顶。分中堂,左右两厢。中堂置三角火塘,为煮饭、会客之处。左厢房为长辈卧室,右厢房为子女卧室。傣族为干栏式竹楼。地面建筑主要为芒市、盈江等地采用,为土墙平房,因受汉文化影响,已不是傣族固有的住宅形式。土掌房,是居住在红河流域地区的主要住宅形式,大量分布于云南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土掌房以木梁柱和土墙承重土质平顶,形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因地势建成二、三层的土楼,层层垒进,呈阶梯形,有天井、楼层,一般居家拥有十数间房屋,平顶上可凉牺粮食或堆放农具。土掌房建造容易,冬暖夏凉,特别适合于干热河谷地带的气候。





百科统计
  • 浏览次数 : 2994
  • 编辑次数 : 1
  • 最近更新 : 2021-04-07 17:48:56
  • 创建者 : 丸约
参考资料
编辑
百科标签
编辑
西双版纳干栏建筑 物质文化遗产
56用户协议 申请删除百科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