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
五华区,是云南省昆明市下辖区,为昆明五城区之一,核心城区,因境内五华山得名,位于昆明市主城核心区西北部,辖区东起盘龙江,与盘龙区隔江相望;南与西山区毗邻;西与西山区团结街道接壤;西北与富民县、嵩明县两县交错相接,并在富民县境内有2块飞地(西翥街道迤六、瓦恭2个社区 ),辖区面积381.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40.86平方千米。 五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海拔1670~2527米之间,平均海拔1887千米。区内有玉带河、沙朗河、西北沙河、迤六瓦恭河等主要河流。 201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7.6万人,户籍人口(不含高新区)583144人。 五华区是云南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驻区中央和省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众多,辖区高校、科研机构众多。主要风景名胜及旅游景点有云南陆军讲武堂、朱德旧居、翠湖公园、昆明动物园多处生态公园和旅游点。
-
1 位置境域
-
2 地貌地形
-
3 气候
-
4 水文
-
5 概述
-
6 第一产业
-
7 第二产业
-
8 第三产业
-
9 城市建设
-
10 文化
-
11 教育
-
12 科技
-
13 医疗卫生
-
14 社会保障
-
15 综述
-
16 主要景点
建制沿革
13世纪中叶,元设云南行中书省,本区为省治中庆城(原鄯阐城)一部。
14世纪后期,明军平滇,城区建造了设有“东南六门”的砖城,城西半部及南、西、北城关厢就在区内。
民国年间,辖区内的五华山一直是云南军政首脑机构所在地。
1928年(民国十六年)8月1日,昆明市政公所改为昆明市政府,商埠第一、二两区不久改为第五、六区。区境为第三、第四区全部,第一、第二、第五区局部。
1941年(民国二十九年),市区扩建的第七第八两区的属地玉皇阁、莲花池等局部地段在本段。
1949年12月9日,昆明解放,辖区内的五华山为省政府及部分厅局驻地。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按原8个区建制接管,建立市、区两级人民政权。
1951年,8个区并为5个区,其中第二、第三两个区和第四区大部、第一、第五两区局部在本区。
1953年1月,区公所改制为人民政府,区境为第二、第四区,改制为县级政权。
1956年9月,原第二、第四两区合并,以境内五华山而命名为五华区,五华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五华区下辖10个街道,88个社区,214个村(居)民小组。区机关驻华山街道华山西路1号。
街道 | 辖区面积 | 政府驻地 |
---|---|---|
护国街道 | 1.89平方公里 | 庆云街199号 |
大观街道 | 2.78平方公里 | 富春街1号 |
华山街道 | 3.98平方公里 | 人民中路210号 |
龙翔街道 | 3.95平方公里 | --- |
丰宁街道 | 7.97平方公里 | :滇缅大道340号 |
莲华街道 | 17.33平方公里 | 政教路43号 |
黑林铺街道 | 31.45公里 | 黑林铺前街167号 |
普吉街道 | 30.72平方公里 | 普吉路339号 |
西翥街道 | 270.79平方公里 | --- |
红云街道 | 19.5平方公里 | 龙泉路525号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五华区位于昆明市主城核心区西北部,为昆明市中心城区。辖区中心位于北纬25°02′,东经102°42′,东起盘龙江,与盘龙区隔江相望;南连金碧路、西坝路经环城西路转人民西路,与西山区毗邻;西与西山区团结街道接壤;西北与富民县、嵩明县两县交错相接,并在富民县境内有2块飞地(西翥街道迤六、瓦恭2个社区),辖区面积381.6平方千米。
地貌地形
五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海拔1670~2527千米之间,平均海拔1887米,境内有眠山、荷叶山、白泥山、锅盖山、圆通山、祖遍山、五华山等点状山体。
气候
五华区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年降水量1035mm。
水文
五华区内有玉带河、沙朗河、西北沙河、迤六瓦恭河等主要河流。地下水分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包括碎屑岩裂隙水、岩浆岩裂隙水、变质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三类。降雨入渗和地表水渗漏是其补给的基本来源,主要以径流和泉水的形式排泄。
人口民族
2017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7.6万人,户籍人口(不含高新区)583144人。在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566108人,占97.1%;乡村人口17036人,占2.9%,少数民族82210人,占14.1%。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528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
2016年末,五华区常住人口87.27万人,户籍人口63.35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598939人,占94.1%;乡村人口34593人,占5.5%,少数民族87368人,占13.8%。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287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
2015年末,五华区常住人口87万人,户籍人口62.96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594203人,占94.4%;乡村人口35443人,占5.6%,少数民族85968人,占13.7%。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280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4‰。
2014年末,五华区常住人口为86.3万人,人口密度2269人/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94人,占0.003%。
经济概况
概述
2016年,五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5.47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7%,占全市GDP比重的2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3万元。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分别为0.2%、51.8%和4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09元,同比2015年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17元,同比2015年增长9.4%。
第一产业
2016年,五华区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都市农庄建设项目共11个,其中4个已正式营业,共完成土地流转11349.43亩, 总投资达25231万元。五华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28家企业, 其中9家获得云南省优质种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等省级高原特色农业认定。
第二产业
2016年,五华区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4%,占规上工业的比重20.8%,轻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0.8%,占规上工业的比重79.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55.10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43%,大中型规模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84.80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2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2.71亿元,同比2015年下降5.54%。烟草制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7.07亿元,同比2015年下降8.50%,占全区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8.24%;实现利润总额50.99亿元,同比2015年下降13.58%,占全区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70.12%。
2016年,五华区五华科技产业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7.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6.39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23.8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234.6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超过1000亿元。
2016年,五华区建筑业总产值5040744万元,同比2015年增幅3.0%;较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增幅减少12.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52.3万平方米,同比2015年增幅10.2%。
第三产业
2016年,五华区辖区共有星级宾馆饭店18家,旅行社(分社)68家,服务网点85家,质量兴区示范单位2家。全区旅游接待1682万人次,同比2015年增长11%;旅游业总收入170.1亿,增速27%。
2016年,五华区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68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11.7%。
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
2016年,五华区启动19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1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回迁安置,新建22条市政道路,3座盘龙江跨江桥,完成五华57号、65号、93号等7条市政道路建设;对西翥片区16条村级道路进行硬化;完成5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分配,启动了3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增养老床位320张。创建省市级绿色学校56所,绿色社区30家,市级宁静小区27个,辖区绿地率达42%,绿化覆盖率46%,森林覆盖率56.29%,人均公共绿化率达到12.5平方米。
2016年,五华区完成2个省级重点村、3个区级示范村的美丽家居乡村建设。 拨付对口帮扶专项资金7802万元,开展道路硬化建设16条60.4千米;建设“五小”水利工程20件。
文化
2016年,五华区有8个街道建立了共享工程基层站点,83个社区建立了社区文化服务点,电子阅览室共接待读者10434人次。确定翠湖西路、黄土坡等5个试点社区,开展“零距离”服务。全区各级文化站共举办展览273次,参观人数为15412人次;举办文艺活动263次,参加人次40844人次;举办培训班117期,参训3978人次。 组织开展海鸥文化节开闭幕式、百姓欢歌大舞台、《春城文化节》、“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等演出;春节期间,组织花灯团、龙狮队、红土情艺术团等16支分别在西山、呈贡、安宁、寻甸、民族村等地演出240场,观众达30万人。组织开展惠民演出297场,放映电影30场。区图书馆全天免费开放,接待读者13.15万人次,提供图书资料3.9万册,外借图书3.44万册。 辖区有“非遗”项目63项,33名传承人。
类别 | 名称 | ||
---|---|---|---|
博物馆 | 云南茶文化博物馆 | 昆明市自来水历史博物馆 | 中国少数民族财会博物馆 |
云南大学-人类科学博物馆 | 昆明理工大学-地学博物馆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 |
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 | 建水紫陶博物馆 | 昆明动物博物馆 | |
云南省博物馆 | --- | --- | |
图书馆 | 云南省图书馆 | 五华区图书馆 | -- |
剧院 | 云南省歌舞剧院 | 云南艺术剧院 | 国防剧院 |
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 | 云南省京剧院 | 云南省花灯剧院 | |
教育
五华区是昆明市主要高校聚集地。2016年,五华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园率达96.5%。完成9所现代教育示范幼儿园评估认定,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占比为69.8%。新增中小学、幼儿园10所。实施校安工程建设,校舍除险加固16万平方米,完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100%,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
类别 | 名称 | ||
---|---|---|---|
省属大学 | 云南师范大学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大学 |
云南财经大学 | 云南警官学院 | 云南民族大学 | |
云南艺术学院 | -- | --- | |
独立学院 |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
高职院校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 --- | ---- | |
成人高校 | 云南开放大学 | --- | --- |
昆明市五华区第一中学 | 昆明市五华区外语学校 | 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市五华区实验中学 |
昆明市第二中学 | 昆明第五中学 | 昆明市第八中学 |
昆明市明德中学 | 昆明市第二十二中学 | 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 |
昆明市第二十九中学 | 昆明市第三十中学 |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 | --- | --- |
科技
2016年,五华区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资助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0项。新增专利申请5533件,授权专利2866件,发明专利授权834件。 有省级创业导师4人,市级创业导师61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0个。 投资10亿元改善基础网络,4G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WIFI热点区域全覆盖,涉农社区光纤覆盖100%,电信业务总量比2015年增长48.7%。
2016年,五华区建成15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建成28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和21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实施科技项目151项,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6户。
医疗卫生
2016年,五华区有卫生服务机构598个,每万人医师数67.82人,每千人拥有病床11.19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标准化率达92%以上,累计为66.6万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77%。
云南省妇幼保健院 | 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 云南省中医医院 |
昆明市老年病医院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大医院) |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 |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 云南省第二人民红十字会医院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社会保障
2016年,五华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8万人,再就业人员 14865名,城镇登记失业率3.8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358人。全区基本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5.66万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均保持在95%以上。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15年,五华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6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5项,市级29项,区级37项。在全省属于文物数量较多,文物级别较高的县区。
主要景点
翠湖公园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五华山西麓,占地面积22.1公顷,是昆明城区内景色秀丽的公园。翠湖公园是昆明市民传统中秋赏月的地方。2002年9月25日起,翠湖公园全日免费开放。
金马碧鸡坊
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轴线的三市街与金碧路交叉口,高12米、宽18米。东坊临金马山,名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名碧鸡坊。该坊雕梁画栋,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
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纪念馆
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纪念馆位于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师大社区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内(含四烈士墓、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1965年,四烈士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一二一运动纪念馆被中宣部首批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全国高校中唯一一个被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2月,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等中央部委选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被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成为昆明市唯一一家入选的单位;2006年6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洪化桥社区翠湖西路22号。
1988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昆明地区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基地。
- 浏览次数 : 444
- 编辑次数 : 1
- 最近更新 : 2021-04-07 17:57:01
- 创建者 : 丸约
百科目录
- 1. 位置境域
- 2. 地貌地形
- 3. 气候
- 4. 水文
- 5. 概述
- 6. 第一产业
- 7. 第二产业
- 8. 第三产业
- 9. 城市建设
- 10. 文化
- 11. 教育
- 12. 科技
- 13. 医疗卫生
- 14. 社会保障
- 15. 综述
- 16. 主要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