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
祥云县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县之一,它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东与大姚、姚安、南华三县交界,南和弥渡县相连,西与大理市接壤,北和宾川县毗邻。 祥云是云南开发较早、经济发展较好的县份之一,曾经长期为滇西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云南省名源自历史上设于祥云的云南县,故此祥云有“彩云之乡”及“云南之源”的誉称。 祥云县是滇西交通咽喉,是通往滇西八地州的必经之地,是大理州的东大门,距昆明仅282公里,至大理机场48公里。 祥云县国土面积2425平方公里,辖8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2012年末祥云县人口为47.42万人。
-
1 地理位置
-
2 气候
-
3 地貌
-
4 水文
-
5 动植物资源
-
6 矿产资源
-
7 水资源
-
8 概况
-
9 第一产业
-
10 第二产业
-
11 第三产业
-
12 科技
-
13 教育
-
14 卫生
-
15 文化
-
16 交通
历史沿革
1962年,在清华洞发现新石器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锛、陶器、炭屑。这些文物足以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开始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
1964年,祥云大波那发现战国铜棺墓。出土了100余件青铜器。有青铜六畜、铜质房模型、铜锄、铜锛、铜打纬刀等。铜质房模型、六畜及生产工具的出现,证明了战国时期这里的先民就是定居的农耕民族。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发动巴、蜀的军队击灭了滇东北的劳浸、靡莫,滇王投降。汉武帝在今大理地区设置益州郡。下设叶榆(大理)、云南(祥云)等28县。因汉武帝梦见彩云南现,因此该地取名为云南县。县城驻地设在今云南驿镇。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分益州郡西部置永昌郡(今保山),云南县归属永昌郡。
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平定西南,分建宁、越嶲、永昌三郡地置云南郡,郡治设今云南驿,与县同治。郡辖云南(今祥云、弥渡)、蜻蛉(今永仁及大姚北部)、弄栋(今大姚南部及姚安)、姑复(今华坪)、遂久(今永胜、丽江)、邪龙(今巍山、漾濞、南涧)、叶榆(今大理、剑川、洱源、鹤庆)7县,隶属庲降都督府地。
晋初改庲降都地置宁州,云南郡属宁州。西晋泰始六年(270),云南郡领县增加云平、永宁两县,一共9县。
永嘉五年(310)分云南郡之叶榆县设东河阳郡。建始年间又分云南郡之蜻蛉,弄栋2县归兴宁郡,至此云南郡领云南、东姑复、西姑复(遂久县)、云平、邪龙5县。
咸和八年(333)蜀李雄占据宁州,立建宁国,云南郡属建宁国。
建元元年(343),李氏置汉州,云南郡属汉州,东晋后期长期纷乱,西南爨氏乘机霸占南中(西南地区),自袭宁州刺史,历晋末,南、北朝至隋初,袭西晋旧制,云南郡属爨西地。
开皇初爨氏降,三年(583)隋废郡,设南宁都督府,云南县隶之。十七年(597)爨氏叛,隋文帝任命史万岁为行军总管前去征剿。史万岁率部经蜻蛉川(今云南大姚)、弄栋(今云南姚安北)、小勃弄、大勃弄(二地均在今云南下关东南),进入南宁州地区。爨翫依险固守,均被史万岁击破。隋军行数百里,经过诸葛亮纪功碑,见其背刻铭文:“万岁以后,超过我的就过此界。”史万岁令左右将碑倒置,继续向西挺进,渡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入渠滥川(位于云南下关东北),转战千余里,破西南羌族30余部,俘二万余人,诸羌大惧,爨翫被迫再度请降。献明珠宝物,表示愿听约束,并刻石勒铭,赞颂隋朝圣德。史万岁遣使飞骑上奏,请将爨翫入朝,隋文帝准其所奏。平定爨氏地,县境未设治,时张乐进求居其地,称“云南国诏西二河侯”。
唐初置5州领15县,唐武德四年(621)置西宗州,州治设云南驿,领宗居(云南驿)、河西(今普棚)、石塔(县址不详)3县,隶属南宁总管府。贞观六年(632)置南宁总管府,更置戎州都督府,西宗州隶之。十一年(637)西宗州去“西”字,称“宗州”。麟德元年(664)分戎州地置姚州都督府,西宗州属姚州。武德四年(621)置髳州,领濮水(米甸)、歧星(楚场)、铜山(乔甸)、蜻蛉(大姚)4县,先后属南宁总管府,戎州、姚州都督府。武德七年(624)置云南州,州治设今旧站村西。贞观三年(629)改匡州,领勃弄(弥渡)、匡川、永平3县。先后属南宁州、戎州、姚州。永徽年间置镜州,州治设今高官铺,领夷郎、宾唐、溪琳、琮连、池临、野并6县,属戎州。
麟德元年(664)置波州,州治设今县城南外,领县不清,属姚州都督府。
天宝九年(750),南诏尽占姚州都督府地,废唐设置,筑云南城于云南驿。贞元年间南诏国设云南节度于云南城。辖今楚雄州西北部与大理东部地区。
元和元年(806)废云南节度,以其东北部置弄栋节度,西部(今县境)置云南(今下川坝)、品甸(今城川坝)两赕。两赕建置经南诏、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五国,历唐、南北两朝至宋亡共449年时间。
元宪宗六年(1256),县境内立品甸千户所,属大理下万户府。至元十三年(1276)品甸千户所改为云南州,隶属大理路。同时设十二关防送千户所于米甸楚场地,属大理路。
明代朱元璋统治中原后,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便派军队平定云南。洪武十五年沐英、兰玉率师攻克大理,至品甸(祥云)土官等率众归附。改品甸赕为洱海卫,云南县城从现云南驿迁至到现祥云城。县卫合一,并建洱海卫城(今祥云城)。
明洪武十五年(1382)降云南州为云南县,隶大理府之赵州(今凤仪)。改元置十二关防送千户所为十二长官司,隶大理府。弘治二年(1489)设你甸(今米甸)、楚场、安南坡(今下庄安南关)3巡检司,直属大理府,同时于云南驿设土驿丞。
崇祯八年(1635)析县辖楚场里于米甸设德昌县。
顺治十六年(1659)裁德昌县。
康熙五年(1666)裁你甸、楚场、安南坡3巡检司和云南驿土丞。
1913年,全国统一裁府、州,省内置道,云南县归腾越道,也称迤西道。1918年,因县名与省同,故改称祥云县。
1929年废道,县直属省。
1932年,全省设12个政务视察区,祥云属第四区。
1934年,省政务视察区增加为16个,祥云改属第十二区。
1935年视察区减为7个,祥云又改属第四。
1938年视察区又恢复为16个,祥云改属第十一区。
同年,政务视察区演变为行政督察区,全省设13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祥云属第八区。1950年祥云县属楚雄专员公署。同年3月,改属大理专员公署。
1956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祥云县属大理州至今。
行政区划
截止到2013年祥云县面积2498平方千米。辖8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4个居委会、131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祥云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县城祥城镇东距省会昆明市331公里,西距州府大理市71公里。县境东与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大姚、姚安、南华三县交界,南与弥渡县相连,西与大理市接壤,北与宾川县毗邻。南北最大跨距74.5公里,东西最大跨距62.5公里。
气候
祥云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属北亚热带偏北高原季风气候区,有5个明显的气候特点,一是四季变化不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平均气温14.7℃,1月平均气温8.1℃,7月平均气温19.7℃;二是冬春恒温,夏秋多雨,干湿季分明;三是年降雨量少,年均降雨量810.8毫米,境内西部、北部、东南部平均年降雨量大于800毫米,东部、南部平均年降雨量小于700毫米;四是年日照时数长,日照时数为2030.2~2623.9小时,居全省第四位;五是海拔悬殊,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水平分布复杂。
地貌
祥云县地处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交界地界,地质构造复杂。中山、河谷、盆地相间排列,地形错落有致,滇西四大平坝之一的云南驿坝即位于县境中部。东北部米甸境内的五顶山海拔3241米,为祥云县最高点;南部鹿鸣高峰岭大河边海拔1433米,为祥云县最低点。
县境山脉均属横断山系云岭余脉,从西部和北部进入县境,总体呈南北走向,较为破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略成三级阶梯状下降。最高峰为北端的五顶山,海拔3241米;最低点是南端的高峰岭大河边,海拔1433米。县境内共有4个大的山间盆地,1个宽谷地带和8个山间谷地。
水文
祥云境内河流分属长江上游金沙江和元江-红河两大水系。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流域的鱼泡江及其支流楚场河、格子河,元江流域的鹿窝河。在县境西部有两座半封闭性的天然淡水湖:青海湖和莲花海。
祥云地处澜沧江、金沙江分水岭,红河的东流源头之上。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支流32条,箐沟131条。以水系划分,金沙江流域有河流18条,箐沟105条。元江——红河流域有河流14条,箐沟26条。
境内湖泊主要有青海湖、莲花湖,青海湖位于祥城镇东南,因湖水清澈得名,湖长3公里,宽1.5公里,水深3米,湖区控制流域96.8平方公里。莲花湖位于禾甸镇西北,因湖内盛开莲花得名,湖长3.5公里,宽1.2公里,水深4米,湖区控制流域20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泉水17股出露,温泉两处,其中温水温泉水温44℃,天马温泉水温51℃。
自然资源
动植物资源
截止到2013年祥云县森林覆盖面积广,有天然林木142种,野生动物37种。
矿产资源
截止到2013年祥云地处澜沧江、怒江和金沙江三江沉矿地带,矿产资源、水电资源丰富,境内煤炭储量1.4亿吨,是滇西贫煤区的富煤县。金属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钼、铝、锌、钡等,其中已探明黄金储量为5.4吨,碳酸钡极为丰富;非金属矿产有石炭石、粘土、高岭土、石英砂、煤炭等。
水资源
截止到2013年水资源总量4.64亿立方米,水能资源20469千瓦。
人口民族
2012年末祥云县户籍总人口47.42万人,比上年增加了0.26万人,增长0.55%。在总人口中,按性别来分:男性23.94万人,占总人口的50.49%,女性23.48万人,占总人口的49.51%。按民族来分:汉族38.65万人,占总人口的81.51%,少数民族8.77万人,占总人口的18.49%。
2012年祥云县居住有汉、白、彝、苗、回、傈僳等6个世居民族,共有19种民族成分,其中汉族占82.97%,彝族占7.16%,白族占9.3%,苗族占0.15%,回族占0.11%,傈僳族占0.24%。
经济
概况
2010年,祥云县生产总值完成63.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90.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8户,培植壮大了矿冶、煤炭、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
2011年祥云县生产总值完成7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0%,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6:54:20,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财政总收入实现7.33亿元,增长2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11亿元,增长23.06%。地方一般预算支出达14.80亿元,增长30.09%。
2012年祥云县实现生产总值93.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4.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0.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6:54:20。祥云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2.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8.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6.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祥云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27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5.6%。
第一产业
2011年祥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75081万元,比上年增长20.01%。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0.70亿元,增长12.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57元,增长27.78%。粮食安全得到保障,总产达19.28万吨,增长31.96%。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01个,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年度任务。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5号、8号项目全面完工,改造中低产田地8.74万亩。2011年种植烤烟10万亩,收购烟叶32.30万担,烟农售烟收入达2.93亿元。新植蚕桑5283亩,改造低产桑园3121亩,桑园面积达7.77万亩,群众销售鲜茧收入达1.39亿元。新植核桃8万亩,产值达1.82亿元。红梨种植面积达8000亩,产量2000吨。新建生猪、禽蛋、肉牛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养殖场24个,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5户,禽蛋产量居全省第二位,畜牧业产值达14.53亿元。转移输出劳动力7800人,实现劳务收入4.56亿元。
2012年,祥云县实际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254.11万亩,占计划的124.6%,聘用天保护林员435名,完成公益林管护0.9万亩,占计划的100%。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造林1.60万亩、封山育林3.90万亩和巩固退耕还林荒山造林1万亩、后续产业建设10.52万亩,退耕地补植补造0.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24%。
2012年祥云县年末生猪存栏330049头,比上年增长17.78%。肥猪出栏498903头,比上年增长23.25%。年末大牲畜存栏79060头,比上年增长6.75%。山绵羊存栏67209只,比上年增长2.81%。肉类总产量达55326吨,比上年增长25.80%。
第二产业
2011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13.29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增长26.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89.92亿元,增长29.22%。工业税收实现3.18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43.35%。对外贸易取得新成效,实现进出口总额1.08亿美元。完成财富工业园区山地综合利用专项规划编制,深入推进工业上山,园区成为全省“保护耕地、集约用地”的示范点。编制了农产品加工出口等“三大基地”规划,建成14.70公里的工业大道,完成公共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和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园区承载力不断提高,被确定为云南省新型工业化(铅锌)产业示范基地。中天公司年产1万吨精锑二期、飞龙公司年处理30万吨浸出渣无害化处理等7个续建项目建成投产,怀宝公司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黄金公司难处理多金属矿综合回收技改等7个新建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储备工业项目20个。
2012年,祥云县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440568万元,比上年增长27.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1089894万元,比上年增长20.36%,占祥云县工业总产值的75.6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350674万元,比上年增长54.63%。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5.99亿元,同比增长21.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9.99亿元,同比增长24.0%。
第三产业
2012年,祥云县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客、货运输量增长迅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祥云县邮政业务总量达1154万元,比上年增长10.33%。电信业务总量达16121万元,比上年增长18.13%。固定电话用户数达6.61万户,比上年下降6.64%。移动电话用户数达29.66万户,比上年增长15.18%。因特网用户数达2.12万户,比上年增长23.98%。
2012年,祥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33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94亿元,同比增长20.4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39亿元,同比增长20.19%。公有经济增幅高于非公有经济。祥云县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7.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3%;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8.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5%。
2012年,祥云县财政总收入完成9353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89500万元的104.51%,比上年同期收入73266万元增收20270万元,增长27.6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07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0168万元的107.79%,比上年同期收入41091万元增收12985万元,增长31.60%。财政支出保障有力,增长较快。祥云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507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20.92%,比上年同期增长45.30%。
2012年祥云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802012万元,比年初增加142193万元,增长21.55%;祥云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8232万元,比年初增加88291万元,增长25.23%。
2012年祥云县各种保险保费收入115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8%,各项赔款支出5147万元,比上年增长41.80%。
社会事业
科技
2012年祥云县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州、县科技计划项目93项,其中省、州科技项目18项,县级科技项目75项,其中:工业项目8项,农业项目47项,社会发展及其他项目20项。
教育
2012年,祥云县小学在职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35%;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47%;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93%。小学在校生39303人,初中在校生21904人,普通高中在校生7013人,职业高中在校生1786人,幼儿园(学前班)在园儿童1467人。祥云县4-6岁儿童入园率为85.1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4%,初中毛入学率为102.07%。
卫生
2012年末,祥云县共有卫生机构201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625张,卫生技术人员1438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62人;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9人;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87人。乡镇卫生院10个,实有床位286张,卫生技术人员194人。
文化
祥云县有剧场剧院1个,体育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5.81万册。祥云县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6%。
祥云县共放映影片1331场次,观众达18.64万人次,涉及10个乡镇132个行政村,乡镇电影放映覆盖率达100%。
交通
祥云是滇西交通的咽喉,是通往滇西八地州的必经之地,是大理州的东大门,距昆明仅282公里,至大理机场30分钟车程。境内"昆瑞高速公路"、"广大铁路"、320国道、祥临公路等8条重要公路、铁路在县城形成交汇点和拟建的泛亚铁路在祥云接口以及即将建设的祥云国际机场。祥云县已初步形成滇西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重地,成为西南地区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梁。
旅游
祥云古城
县城旧城——洱海卫城,始建于汉唐,完备于元明,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古云南城”。这里有着中原文化的建筑构思,四街八巷的建筑构局,仿佛一枚方印,城中心矗立着雄伟的五层钟鼓楼即为“印把子”。古城还是红军长征过祥云的主要战斗、驻留地,整体凸显红军长征过祥云革命史迹、再现”明清古城“魅力、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红色祥云旅游、古城古建筑旅游和商贸旅游景点。被誉为”昔日洱海卫,今朝不夜城“。
洱海卫城景区
洱海卫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由明军指挥赖镇、都督冯城及千百户等官督建,当时取名为洱海卫城。因明军在祥云(当时的云南县)境内设置洱海卫,因而取此名。后因云南县城从现在的云南驿迁至洱海卫,县卫合署一起。1918年云南县改名为祥云县后,洱海卫城也随之改为祥云城。
整座卫城为正方形,周长四里三分,城墙为上砖下石,高二丈三尺,城外为护城河,河宽四丈,深二丈,河边植物有杨柳树。民国初年云南县县长路承熙在《云南县竹枝词》咏古城一词:“古匡城下柳如烟,疏密成行断复连。”正是描绘了古城护城河垂柳成荫的美景,四城门洞顶建有楼堞,楼堞为两层檐式歇山顶木建筑。城门洞上有吊桥,东城门之为镇阳门,南门称之为镇海门,西门称之为清平门,北门称之为仁和门。四周城墙上有垛口一千五百三十个。
水目山景区
坐落于楚大高等级公路、广大铁路旁,距祥云县城20公里,是滇西地区开创较早的佛教圣地。主峰海拔2627米。
水目山开创于南诏龙兴四年(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因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锡杖涌泉”而得名,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禅林、云南禅宗第一寺院、滇西佛教文化传播中心。经历代开发,依山建有九庵十八寺。现保存有水目寺、普贤寺、宝华寺等佛教禅院,有中国南部最大的佛教塔林,全国罕见的“寺抱塔”奇观和久负盛名的宝华寺“戒堂”。水目山是研究云南佛教文化和南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祥云县佛教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和休闲度假胜地。
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中国云南省祥云县沙龙镇境内,地处城川坝东南部,西北距县城祥城镇7公里。元代称“青海”,清代称“青龙湖”,因湖水清澈得名。湖面海拔1966米,面积4平方公里。1960年经人工整修为小型水库,库容700万立方米,可提灌四周田地7500亩。青海湖控制径流面积128平方公里,是城川坝的最低凹处,城川坝来水均汇入该湖,湖水经中河流入东南部的云南驿坝。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由于无节制地围湖筑堤、开垦湖滩耕地,致使湖面积缩小到目前的1.73平方公里,库容340万立方米。2010年启动了青海湖水库扩建,扩建后,水面面积将扩大到4.03平方公里,总库容扩大到1873万立方米。
当地特产
长寿果
美国山核桃(碧根果)又叫长寿果,属胡桃科的山核桃属,又名薄壳山核桃或长山核桃,原产北美大陆的美国和墨西哥北部,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干果类树种之一,鹿鸣乡于2003年开始引进种植,因气候适宜山核桃生长,成为无任何公害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不但壳薄易剥,核仁肥大,味甜而香,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有补脑强身,降低血脂之功效,适合脑力劳动工作者。截止到2013年目前山核桃已成为鹿鸣乡特产。
叶包卤腐
叶包卤腐被称为祥云印象之一,源于古云南城悠久传统的名产,是云南驿“茶马古道”上招待嘉宾、馈赠亲友的佳品。
著名人物
王德三原名王懋廷,又名王正麟。云南祥云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加入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陕北地区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 [16] 1928年夏赴苏联莫斯科,6、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成立中共云南省委,被选为省委书记。他是云南农民武装起义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因叛徒出卖被捕,1930年12月31日于昆明英勇就义。
王复生名濡廷,字涵万,乳名正澥,化名甄海、振海等。1896年9月27日生,云南省祥云县人。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王复生与邓中夏等19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王复生在齐齐哈尔被日军残酷杀害,牺牲时40岁。
王孝达号昧泉,乳名寿生,1901年(清光绪27年)出生于祥云县城内北街一个封建大家庭。1924年秋,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潮梅地委改组,王孝达任团地委委员,宣传部长。1927年4月在汕头被捕,9月5日牺牲。
- 浏览次数 : 513
- 编辑次数 : 1
- 最近更新 : 2021-04-10 18:31:08
- 创建者 : 亭亭玉立
百科目录
- 1. 地理位置
- 2. 气候
- 3. 地貌
- 4. 水文
- 5. 动植物资源
- 6. 矿产资源
- 7. 水资源
- 8. 概况
- 9. 第一产业
- 10. 第二产业
- 11. 第三产业
- 12. 科技
- 13. 教育
- 14. 卫生
- 15. 文化
- 16.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