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地理 勐腊

勐腊

全文编辑
所属类别 : 地理 >
编辑
百科名片
编辑

勐腊县,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西双版纳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7056平方千米。勐腊县境东、南被老挝半包,西南隅与缅甸隔澜沧江相望,西北紧靠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北面则与普洱市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相邻。 2010年,勐腊县总人口为28.17万人。勐腊县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县份之一,共有26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少数民族人中占全县总人口的70%。主要少数民族有傣、哈尼、瑶、彝。 2013年,勐腊县辖7个镇、3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共有4个社区、52个行政村。2011年,勐腊县完成全县生产总值47.3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42:19:39。勐腊县旅游景点有磨憨边境贸易区、勐腊望天树、南腊河野趣漂流等景点。

基本信息
编辑
勐腊
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7个镇、3个乡
勐腊镇
云南省南部
北热带湿润季风气
勐腊望天树
532823
目录
  1. 1 地理位置

  2. 2 气候

  3. 3 地形地貌

  4. 4 植物资源

  1. 5 动物资源

  2. 6 人口

  3. 7 民族

  4. 8 综述

  1. 9 第一产业

  2. 10 第二产业

  3. 11 第三产业

  4. 12 教育

  1. 13 科技

  2. 14 文化

  3. 15 卫生

  4. 16 社会保障

正文
编辑正文

历史沿革

“勐腊”系傣语音译,“勐”意为“地方、国家”,“腊”意为“茶”,“勐腊”即“茶之地”或“茶之国”。

公元前109年以前,今勐腊为古代傣族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属地。

公元前109年,汉朝征服滇国及昆明、嶲等部族置益州郡,将势力伸入“勐达光”(哀牢国)境内设县(军事据点),“勐达光”忙于应对汉朝、放弃部分属地;今勐腊成为自由地。

69年,“勐达光”(哀牢国)归附汉朝、其地置永昌郡,由汉朝派郡守与“诏达光”(哀牢王)共同治理;公元76年,“诏达光”(哀牢王)与汉朝郡守发生矛盾、起兵反汉,汉朝军队与“勐达光”军队多次激战,部分傣族先民为躲避战乱、迁至“勐达光”(永昌郡)南境与各种蛮族部落杂错而居;今勐腊得到进一步开发。

738年,“勐舍”(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龙”(汉译“南诏国”)政权;公元765年,“勐舍龙”(南诏国)在“勐谷”(景东盆地)设银生节度,统辖“勐谷”及其以南地区;今勐腊属银生节度利润城。

902年,“勐舍龙”(南诏国)政权被汉裔权臣篡夺,失势的“勐舍龙”傣族贵胄被迫带着家眷、奴仆迁离洱海盆地,有一部分经“勐舍”、“勐谷”等地迁至“勐舍龙”南境;今勐腊的傣族人口得到增加。

937年,原“勐舍龙”(南诏国)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大理国,沿“勐舍龙”旧制在“勐谷”设银生节度;1096年,大理国废除节度、都督等军事辖区,调整为八府、四郡、四镇;今勐腊先属银生节度、后属威楚府。

1180年,“勐谷”(大理国威楚府辖)境内傣族首领诏真率属民南下,驱赶北上的孟高棉势力,统一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傣族“勐”(地方)、组建联盟国家“勐泐”(汉译“景陇国”);“勐泐”(景陇国)建国初期,尊大理国为“勐货相”(宝石之国)、自称“勐货罕”(金子之国),后期逐渐疏远大理国;今勐腊属“勐泐”(景陇国)。

1292年,元朝远征“勐庸”(汉译“八百媳妇国”或“兰纳国”)途中灭“勐泐”(景陇国);公元1296年,元朝在“勐泐”设车里军民总管府;今勐腊属车里军民总管府。 

1382年,“勐泐”归顺明朝、其地设车里军民府;公元1384年,车里军民府改为车里军民宣慰司;今勐腊属车里军民宣慰司(车里军民府)。 

1570年,车里宣慰使召应勐将辖区划分为12个“版纳”(行政区);今勐腊县境的“勐腊”、“勐伴”为1个“版纳”,“勐捧”、“勐润”、“勐满”为1个“版纳”,“整董”、“倚邦”、“易武”为1个“版纳”,3个“版纳”分别隶属车里宣慰司。

公元1659年,清军攻下云南,仍置车里宣慰司;公元1729年,清朝分车里宣慰司澜沧江以东的6“版纳”地设普洱府,6“版纳”范围内的傣族土目名义上属普洱府,实际上仍听车里宣慰使调配;今勐腊县境属普洱府和车里宣慰司双向管理。

1913年,民国政府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下设8个区行政分局、与当地世袭土官共同治理地方;今勐腊县境分属第5区行政分局和第6区行政分局。

1925年,普思沿边行政总局调整为普思殖边督办公署,分设8个区殖边督办分署、仍与当地世袭土官共同治理地方;今勐腊县境分属第5区殖边督办分署和第6区殖边督办分署。

1927年,第5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镇越县、第6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象明县;

1929年,象明县并入镇越县。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镇越县,镇越县成立人民政府。

1953年,镇越县划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重新调整为版纳易武、版纳勐腊、版纳勐捧3个县级版纳。

1957年,版纳易武、版纳勐腊、版纳勐捧3个县级版纳调整为版纳易武、版纳勐腊2个县级版纳;公元1958年,版纳易武、版纳勐腊合并为易武县;公元1959年,易武县改名勐腊县。

2002年3月,勐腊乡、勐腊镇合并为勐腊镇,镇政府驻原勐腊乡政府,原勐腊乡景飘行政村毛草山、桃子箐、纳秀3个村民小组划归勐伴镇会落行政村。

2004年9月,撤销曼腊彝族瑶族乡、辖地并入易武乡,撤销勐润哈尼族乡、辖地并入勐捧镇。

行政区划

全县辖8镇(勐腊、勐捧、勐仑、关累、勐满、勐伴、尚勇、易武)2乡(瑶区、象明)4个农场管委会(勐腊、勐捧、勐满、勐醒),7个居委会,52个村民委员会,529个村民小组。内驻1个中央科研单位(中科院勐仑植物园)。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最南端,隶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北纬21°08′至22°25′,东经101°06′至100°50′之间,辖区国土面积6860.84平方公里,山地占95.63%,山间盆地(坝子)占4.37%。东、南部与老挝山水相连,西与缅甸隔澜沧江相望,北与江城县毗邻,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背靠祖国大西南,面向东南亚重要的陆路和水路口岸,国境线长740.8公里。县城驻勐腊镇,海拔640米,国际大通道昆曼公路从这里穿过。县城距省会昆明631公里,距州府允景洪136公里,距国家一级口岸磨憨58公里,距“澜沧江上第一港”—关累码头70公里,距著名的“金三角”230公里。现有5条公路直抵老挝、缅甸边境口岸,其中有3条柏油公路直通老挝北部三省省会。勐腊还是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美称的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通向中南半岛的走廊。从关累码头沿澜沧江顺流而下可达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诸国,进而可出太平洋到南亚各国,是云南省实施“中路突破,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沿,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门户,是云南建设“两强一堡”的前沿阵地。

气候

勐腊县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暖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县城海拔640米。县内平均气温22.1℃,年平均最高气温29.9℃,年平均最低气温18.1℃;平均相对湿度为84%,最低点74%,出现于3月,最高点89%,出现于9月,是云南省3个湿度最大的县份之一(另两个是屏边和麻粟坡);年降水量1486.5毫米;年日照时数只有1984.1小时左右。

地形地貌

勐腊县位于澜沧江大断裂以东,无量山南端之尾稍,整个地势东北部高,西南部和南部低。由于受构造作用控制,形成较多南北走向的山岭和盆地,形成北部中山山原,坡状起伏,中部岩溶景观奇丽多姿,南部宽谷盆地开阔。

勐腊县属浸蚀山地,系横断山纵谷南段,无量山南延尾梢。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呈梯状下降。平均海拔1000米。全县土地面积7093平方公里,山地占95.6%,山间盆地(坝子)占4.4%。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到1998年底,勐腊县已识别的植物4000余种,其中能直接利用的经济植物1000多种,有重要保护价值的300余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433种。境内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496万亩。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0万亩,县级保护区32万亩,保护区内生长着樟木、楠木、番龙眼、版纳青梅、董棕、箭毒木、龙脑香、苏铁、缅茄、树蕨、鸡毛松、铁力木等珍稀濒危植物。羯布罗香(龙脑香科)、独自酸角,缅茄、野生大叶茶为勐腊特有。

动物资源

到1998年底,勐腊县已知的6000多种动物中,有鸟类427种,占中国鸟类种树的16%;陆栖脊椎动物500种,占中国总数的25%,另有两栖爬行动物23种,鱼类100种,昆虫5672种。至1998年12月,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97种(一类18种,二类79种)。珍稀动物主要有亚洲象、孟加拉虎、东南亚虎、野牛、金钱豹、灵猫、小熊猫、长臂猿、蜂猴、熊猴、金丝猴、犀鸟、蟒蛇、绿孔雀等。白颊长臂猿、白喉犀鸟、棕颈犀鸟是勐腊特有种。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全县常住人口29.3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4.51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8.66万人,农村人口15.85万人。 

民族

居住民族主要有傣、哈尼、彝、瑶、苗、壮、拉祜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8.2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74.3%,其中傣族6.32万人,哈尼族6.09万人,彝族2.32万人,瑶族1.94万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6.0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3人。

经济

综述

2017年,勐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8.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65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3.98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1.19亿元,增长11%,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3%、18.7%、56%,拉动GDP增长分别为2.3、1.7、5.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8:16:46。地方财政总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3.86亿元,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08亿元,增长4.6%。 

第一产业

2017年,勐腊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61.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粮豆播种面积30.16万亩,产量8.94万吨;橡胶种植面积累计达224.76万亩,干胶产量17.02万吨;茶叶种植面积累计达15.2万亩,产量达4565吨;水果种植面积12.4万亩,产量24.19万吨;大牲畜年末存栏20742头,出栏14932头;生猪年末存栏133757头,出栏126895头。肉类总产量12668吨,水产品产量10584吨。

第二产业

2017年,勐腊县全社会工业现价总产值完成24.07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93亿元,同比增长15.9%。发电量完成4390万度;水泥完成17.9万吨;精制茶完成1325吨;白糖完成4.4万吨。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17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勐腊完成116.14亿元,同比增长35.4%;磨憨经济合作区完成18.03亿元,同比下降11.5%。

第三产业

2017年,勐腊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4亿元,同比增长1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5.22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7.82亿元,同比增长13%;各项贷款余额78.91亿元,同比增长14.8%。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完成30.03亿美元,同比增长42.3%,其中进出口额完成27.32亿美元,同比增长46.9%。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86.33万人次,同比增长49.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5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94元,同比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0元,同比增长8.9%。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万元GDP能耗下降率3.2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3%。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7年,勐腊县全县共有各类学校88所,在校学生48035人,专任教师2859人,小学毛入学率110.84%,初中毛入学率109.98%。

科技

截至2011年,勐腊县组织申报州级以上科技项目9个,完成农村科技活动室建设42个。2011年,勐腊县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7万人次,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6.5%。

文化

截至2017年,勐腊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5%以上。 

卫生

截至2017年,勐腊县医疗卫生机构212个,实有床位1330张,卫生技术人员1737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勐腊县有4271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1601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有234029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有9400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风景名胜

磨憨边境贸易区

磨憨边境贸易区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地处云南省与中南半岛的枢纽部位,与老挝磨丁口岸接壤,距西双版纳州府景洪190多公里(昆曼公路走线),距云南省省会昆明700多公里。经老挝会晒到泰国国家级口岸清孔228.3公里(昆曼公路走向),到泰国首都曼谷约1000公里,磨憨边境贸易区是中国通往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及通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也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体通道之一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佳结合部。

勐腊望天树

望天树是西双版纳州特有的树种之一,仅分布在州内勐腊县的补蛙、景飘等地。望天树属龙脑香科,常绿高大乔木。因它长得挺拔笔直,高达七八十米,如利剑般直刺蓝天,有“林中巨人”、“林中美王子誉。

勐腊补蛙望天树景区,坐落在勐腊县城东北方补蛙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占地面积20公顷。距县城约十多公里,景区内建有旅馆、空中走廊,既可游玩,也可住宿。

南腊河野趣漂流

南腊河野趣漂流位于勐腊县城东郊7公里的曼龙勒傣族特色村寨边。是西双版纳勐腊县河马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7500万元建设的水上运动和户外运动项目。包括皮划艇漂流、轮胎漂流、自由跳水、水上跳床、水中攀岩、河里射鱼、水上步行球、篮球、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大型秋千等。




百科统计
  • 浏览次数 : 393
  • 编辑次数 : 0
  • 最近更新 : 2021-04-10 18:18:14
  • 创建者 : 芹菜

百科目录

  • 1. 地理位置
  • 2. 气候
  • 3. 地形地貌
  • 4. 植物资源
  • 5. 动物资源
  • 6. 人口
  • 7. 民族
  • 8. 综述
  • 9. 第一产业
  • 10. 第二产业
  • 11. 第三产业
  • 12. 教育
  • 13. 科技
  • 14. 文化
  • 15. 卫生
  • 16. 社会保障
参考资料
编辑
百科标签
编辑
行政区划
56用户协议 申请删除百科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