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艺术 舞蹈 普宁英歌

普宁英歌

全文编辑
所属类别 : 舞蹈
编辑
百科名片
编辑

普宁英歌是广东省普宁市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样式,由清乾隆年间垾塘人成技创编“英歌舞”传教于民,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它起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 (学拳头),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后又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了"唱英歌",后代代相传,发展为南方地区优秀民间传统舞蹈。 普宁英歌于2006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作为“广东文艺奥运军团”代表队之一在北京天安门表演,为北京奥运会开幕营造了热烈气氛;2012年,第二次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广东省27个荣誉单位之一。另外,普宁英歌曾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展演;还曾先后代表广东省到北京、天津参加全国文艺汇演,誉载京华。也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的《远方的家》《走遍中国》所专访。

基本信息
编辑
普宁英歌
Eng]Puning yingge dance
清乾隆年间
陈成技
民俗文化舞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喜习武
目录
  1. 1 快板英歌

  2. 2 中板英歌

  1. 3 慢板英歌

  1. 4 交替直槌

  1. 5 双抛槌

正文
编辑正文

英歌溯源

清乾隆年间垾塘人陈成技(号技拨)以所学南少林武术为基础创编"英歌舞",传教于民。清咸丰年间铁山许亚梅、大长陇陈娘康借唱英雄为名练习武艺,以备义师再起,也是普宁英歌较早的著名传人)。 

英歌流派

快板英歌

南山英歌是快板英歌的代表,也是普宁英歌中最闻名遐迩的一支。早在1953年,南山英歌便代表广东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当时杰出的老艺人陈瑞鹏,担任头槌,其后他还培养了大批英歌队员,作为英歌艺术的重要传承人陈瑞鹏已在数年前去世。1992年,南山英歌队应邀参加天津市“南开杯”广场艺术邀请赛,获得文化部等单位颁发的优秀证书,在1991年广东省岭南民间艺术汇演中,获得了最高奖金奖。陈来发说,那些老艺人们基本都已谢世,现的艺人中像陈书瑜等技术比较高超,其他人则各有所长。要学会英歌的基本动作和队形很容易,在手把手的指导下,几天就可以学会,但要真正领略英歌的精粹,则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

中板英歌

泥沟英歌是中板英歌的佼佼者,是普宁英歌中最闻名遐迩的一支。其技艺精湛,频繁受邀前往港澳地区、广州、深圳、潮汕各城镇,为当地的节庆增添热闹气氛,非常受欢迎。

1953年英歌上县城表演受到好评。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表示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创作了“五星闪烁”的阵法套路,受到华南歌舞团的称赞。曾在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抽签仪式、中国旅游艺术节、澳门世界美食节等大型活动中大放异彩,同年12月,泥沟英歌又上省城,由中央电视台“东南西北中”制片组织天河体育馆拍摄了路套,浓缩提炼,在中央电视台播了5分钟。

泥沟村的张伯琪是最富盛名的中板英歌头槌(主角),在6月10日的非物质遗产日,受邀前往广州开会。 泥沟英歌队的领队张伯光向记者介绍了英歌艺术。67岁的张伯光十多岁开始便由叔父教导英歌技艺,他说村子里都是靠这种方式世代相传。张伯光从1959年开始,便担任英歌队领队,负责接洽外出表演事宜和训练新队员。他告诉记者,英歌表演按照天干地支的数字,以36、72、108为人数,分为前棚、中棚、后棚,其中前棚是最主要的部分,演员们分饰梁山泊的英雄好汉,用油彩画上脸谱,舞蹈演员手舞双木棒,边跳起威猛磅礴的动作,边敲击木棒发出节奏强烈的乐声。 

慢板英歌

北山英歌有200多年左右的历史,是普宁慢板英歌的代表。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英歌棒比其他流派长。北山秧歌也是普宁英歌中的佼佼者,乃普宁英歌一大流派。
  解放后北山英歌曾多次参加上级举办的大型文艺活动。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来到北山村,专题对北山英歌进行实地拍摄,重点突出拍摄“后棚”的拳术及“打布马”的表演。2008年5月在央视4频道国际台播出。
  清代道光至咸丰年间,农民起义领袖许阿梅是一位著名的传承人。以许阿梅为代表的村中青壮年,在吸取前辈武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南拳马步,运用“打四门”、“大阵槌”等绝招拳术,编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板慢”的北山英歌前棚。
  北山英歌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是普宁慢板英歌中的枭雄。具有普宁英歌中‘中棚’和‘后棚’,中棚的艺术节且也很丰富,一直有中棚表演“佛公佛母”、“牵猪哥”、“桃花过渡”、“村姑织苎”、“闹花灯”等节目,节目内容及表演方式极富乡土气息及韵味,深受群众喜爱,历演不衰。
  北山英歌舞最精彩的部份,应数后棚的“打布马”武术表演。俗谚有“前棚看南山,后棚看北山”。北山英歌后棚的特色独树一帜,其表演艺术水平与武功内涵非同一般。表演者每人手持各类刀、枪、剑、戟,形成声势浩大的武术队伍。这支队伍,一般由象征性的16、24或36人组成。表演过程中,有拳术单打、对打、棍击枪刺,刀光剑影,真打实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尤其是最后“打布马”收场节目。

英歌槌法

从英歌的单个动作形态来看,其“力”的凝聚点落在棍子相击时产生的棍花运动上。不同的棍花运动又构成了身体的基本韵律,舞者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各种的变体,从而构成了英歌表演的全部动作形态。

交替直槌

以南山、涂坑和潮阳永丰为代表的交替直槌。这类队伍多属槌鼓混合队伍,舞者除了手持双棍外,还有部分手持形同腰鼓的小手鼓,舞动时持鼓手如持棍般作“8”字转动。在它的表演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套路,其动作之丰富是其他队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前面曾提及的“对打”虚拟化,反映了这个队在武术短打的动态原型上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其舞化的程度是比较高的,在舞蹈中出现大幅度的抡槌、标槌、背槌等动作,都可以视为在短打原型上的提炼和升华,艺术化地表现了农民英雄的内在力量。数十年来被专业舞蹈工作引以为典型组合的十六槌,把武术中的拦、点、抛、削巧妙地发挥和组合,幅度从小到大,力量从弱到强,速度从缓到急,步步加剧,连绵不断,在表演中形成了火山喷发般的情态高潮,表现出极为粗犷威猛的强劲“力”感,极出色地显露了英歌所独具的动态特征。这一类型的英歌队数量多,分布广,是潮汕英歌的主干。

双抛槌

以普宁泥沟村、祠堂村为代表的双抛槌。双抛槌,也称为活槌(较之南山英歌等)。这种打法是普宁英歌中最为独特的。最典型的是双槌从右胯旁沿一斜线向左上方抛击又甩击回原位,配合其脚下特有的跑跳步反复进行,整个动态非常的轻灵、活跃,柔中显刚,舞蹈性特别强。另外在泥沟英歌中,其步态、图案变化也较丰富,如快速的倒步连接,是泥沟英歌最富特色的队形变化之一,在表演中,舞队以三人一组不断地套换位置,形成环环相扣、循环不息的单向群体运动,表现了英雄们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伟大气概。

英歌之乡

普宁是英歌之乡,全市绝大部份乡村都有英歌队,其中不乏佼佼者。例如,刚选上到世博会展演的普宁南山英歌队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曾经先后代表广东省到北京、天津参加全国文艺江演,载誉京华;泥沟英歌、咸寮等多支英歌队也先后进京、上省城表演,赢得海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威猛豪放

普宁英歌是一种壮美阳刚的传统男性群体舞蹈,主要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表演者勾画风格独特的脸谱,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着武士服,紧身短打,手执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节奏。表演时队列图形变化丰富,有"双龙出海"、"猛虎下山"、"麦穗花"、"田螺圈"等样式,动作套式亦五花八门,有"布田"、"洗街"、"旋槌"、"槌花"等形态各异的舞姿动态,形成特有的动律,场面恢宏,气势磅礴。普宁英歌表演风格威猛、雄浑、粗犷、豪迈,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

英歌原是边唱边武 ,故名"唱英歌"。现南山一老艺人还依稀记得几句,后来由于舞蹈节奏强烈,要唱又要跳确实很困难,因而这"唱"的部分也就逐渐被弃,为当地特有的锣鼓所代替,沿袭至今。锣鼓节 奏既简单又热烈,锣鼓点是二板快,念谱为"壮壮空,壮壮空……",为增添气氛 ,还在"空"的音响上加进螺号,使锣鼓节奏更为快速。鲜明、热烈、雄壮,伴着有力的动作,更显得气势磅礴。 英歌的表演形式,全班分为前部分、中间部分、后部分(俗称前棚、中棚、后棚,一般又把中棚、后棚合称后棚)。前棚是唱英雄,它是全班的主要部分。表演道具为短棒和小鼓,短棒圆形,直径约5公分,长约40公分左右;小鼓两头为牛皮面,直径约10 公分,长约20公分,鼓旁有弓 ,可以单手持拿。

表演人数大体为16~24人,也有增至32或36人,最多可至108人。表演者绝对应是偶数(玩蛇者除外),执棒及持小鼓者各占一半,现也有全部使用短棒的。主要动作有"洗街"、"藏剑"、"单、双镖 枪"、"背槌 "、"过跨"、"勾脚"、"过跨"等;主要图形有"双龙出海"、"麦穗花"、"眼镜圈"、"田螺圈"等;主要情节有"下山打探"、"急水渡泊"、"化妆卖艺"、"乘机闯府"、"救卢出府"、"英雄会师"、"凯旋归山"、"欢庆团圆"等。动作和图形都是从练兵和攻城阵法演变而成,变化多端,充分表现了梁山泊英雄好汉机智勇敢、锄奸除恶的豪迈气概和战斗风貌。 中间部分是化装拉弦唱戏。节目有《洗佛》、《牵猪 》、《拖车》、《抛网》、《双摇橹》、《桃花过渡》等,其节目可视队伍人材而增删,但节目不能少于三个。

后部分为"打布马"。由一身穿清朝服,头戴红樱帽、挂上鼻须、手执双锏、腰装一头布马象骑马姿态的"老爹"与一和尚装扮、手持长棍者对打。后来还加进若干武术人员作徒手、刀、剑、棍等单打、对打的武术表演。最后以"老爹"被打败狼狈逃走作为结束英歌的整个活动过程。"打布马"是以本地故事发展而成的一个艺术程式,起源于里湖,以池尾为最,虽与宋朝梁山英雄大闹大名府各自时代背景不符,但根据梁山英雄乔装进城这一情节巧妙地连接起来,并把它编入英歌后棚,使英歌的整个活动更加完善。

舞蹈风格

普宁英歌的风格有三:一是其基本动作是持棒与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马步,前进多用侧踏步。这以流沙周围的南山、新坛村为代表。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单跳步、丁字马、有生魄、有声势、运棒灵活。此类以下架山的涂坑、咸寮及占陇的下村等为代表。

三是以燎原的泥沟英歌、大坝的白坑村、梅塘的祠堂村为代表,其基本动作是扣棒在下,从下而上,又提臂,单踢腿、动作矫健、轻灵、富有舞蹈感。

此外,还有独树一格的垾塘英歌,这个队的基本动作分为"舞"和"打"两大类,它的特点是"打四门",属"打"的动作,其动作缓慢,每个舞步一定要按照拳术的步法来做,一定要有马步势。

艺术瑰宝

英歌在普宁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舞蹈艺术。普宁市辖人口200万,乡镇管区422个,基本村 村有英歌队,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的有160支。最为突出的是:流沙的南山、燎原街道的泥沟英歌、下架山镇的涂坑、咸寮、占陇镇的旱塘、南径镇的陇华、梅塘镇的祠堂村、

梅林镇的梅光村,云落镇的云落等。仅泥沟村,就可同时组织六班英歌队。近几年来,各地还出现了不少"女子英歌队"、"少年英歌队",更添无限情趣。每逢佳节、喜庆日子,村村少不了英歌这一活动项目,英歌锣鼓响遍城镇村寨,英歌所到之处,村民闻声而至,扶老携幼,围得水泄不通,整齐的踏步声、扣棒声、锣鼓声、喝叫声,声声催人急, 观者的欢呼喝彩声,把热烈场面推向高潮。

普宁英歌的佼佼者,首推泥沟、南山、咸寮、涂坑 [6]  、祠堂等村。他们的表演最精彩,各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咸寮村老艺人罗炳池(已故)、陈炳坤于1951年代表粤东行署到武汉参加中南民间艺术表演。翌年,他俩又与该村的陈振粉、陈娘和到广州表演。1953年又以四人为基础再从涂坑、南山两面个英歌队中选出四名精英,即涂坑的陈永利(已故)、陈清泉、南山的陈才斗(已故)、陈瑞鹏等一行8人,组成英歌队代表广东省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汇演。

南山英歌于1958年又在行家指导下,编成《大破大名府》,(即由8人所表演的这一套)英歌舞,交替运用集体舞、四人舞、双人舞等形式,并用潮州方言歌伴唱,融故事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国而获汕头专区1958年群众业余文艺汇演优秀节目一等奖;并被挑选参加1959年中南文艺汇演,获很高评价。

普宁英歌突出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获得"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的美誉,普宁也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国家非遗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普宁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普宁英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宁英歌”兴起于明末清初,至今已传承三百多年。据有关史科记载,明朝末年,外江戏曾来普宁演出宋朝梁山伯好汉,乔装下山攻打大名府的汉剧。其中有唱有舞,表演动人,深为当地农民所喜爱,因而学习扮演,当时称为唱英歌,后来逐步将唱的部分删去而保留下槌舞部分。英歌舞的道具是圆形木制短槌。表演人数没有绝对固定,除队头玩蛇者外,舞槌的大体为16人、24人、32人、36人或者72人,可多可少,灵活机动。英歌舞者扮演的是梁山伯英雄好汉,所以,舞者脸部化妆是根据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而定。如头槌大刀关胜是红脸红须;二槌黑旋风李逵黑须满腮,倒钩;三槌花和尚鲁智深是个花点环须绿眼角怪样;四槌行者武松却描得英姿焕发、刚强无敌美男子;队头玩蛇的鼓上蚤时迁,脸上盘一条银环蛇。英歌舞者服装则与京剧中的“紧身短打”相似,上身坎肩,脚是人字形的裹腿。






百科统计
  • 浏览次数 : 3901
  • 编辑次数 : 0
  • 最近更新 : 2021-04-10 18:17:18
  • 创建者 : 芹菜

百科目录

  • 1. 快板英歌
  • 2. 中板英歌
  • 3. 慢板英歌
  • 4. 交替直槌
  • 5. 双抛槌
参考资料
编辑
百科标签
编辑
舞蹈 人物
56用户协议 申请删除百科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