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
官渡区,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云南省昆明市下辖区,为昆明五城区之一,位于昆明主城东南、滇池北岸,东邻宜良县,南接呈贡区,东北与嵩明县交界,西南濒临滇池,西北与盘龙区相接,西与西山区相连,总面积552平方公里。 全区海拔在1886.6—2731米之间,平坝地区海拔为1900—2000米,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标准高程1891千米,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2014年末,官渡区辖8个街道,82个社区。2015年,常住人口为88.2万人,官渡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3.8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9万元,增长9.0%。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当选2018年中国百强区。
-
1 区划沿革
-
2 区划详情
-
3 位置境域
-
4 地质地貌
-
5 气候
-
6 水文
-
7 土地资源
-
8 矿产资源
-
9 人口
-
10 民族
-
11 综述
-
12 第一产业
-
13 第二产业
-
14 第三产业
-
15 城市建设
-
16 教育
-
17 科技
-
18 文化
-
19 体育
-
20 医疗卫生
-
21 社会保障
-
22 公路
-
23 铁路
-
24 航运
-
25 非物质遗产
-
26 传统节日
-
27 特色饮食
历史沿革
“官渡“系指官渡古镇曾为滇池古渡口,因此而得名。
战国时期,楚将入滇在滇池沿岸建立“滇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在西南地区设益州郡,置谷昌县,故县治始焉。蜀汉时,县名仍旧。
魏晋南北朝县名因之。隋初改置昆州,后废。唐时改谷昌为益宁县,属昆州州治。
宋大理国时,高氏于蜗洞置治所,建官渡古城、法定寺。
元至元十二年(1275),鄯阐府改善州,领昆明、官渡二县,后废州,置中庆路,并官渡县入昆明县,为路治,于蜗洞置通往高峣之渡口,“官渡”由此得名。
清代晚期的同治、光绪年间,改建堡,初时分为四十八个堡,后又并为四十二个堡。其中的官渡、永福、饵琮、阿角、前卫、西岳、普自、望城、螺蛳、矣苴、严家、雄川、大树、敷泽、小庄、坡罗、金马、小坝、板桥、长坡、莲花、永丰等堡,均在2004年区划前的官渡区辖地之内。
民国十七年(1928年),市县划界,以城内为市。昆明县划分为8个区,其中:一、二、三、四、五及八区之一部分在今区境内。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昆明县仍为8区,区下划为39乡6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昆明县撤区,区下设10乡6镇。
新中国成立后,现今官渡区属武定专区昆明县的一、二、三、四区。
1953年,昆明县并入昆明市,今官渡区辖区为昆明市的第五、六、七区。
1956年10月19日,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昆明市人民委员会合并原市辖五区、六区,设置官渡区建制。
1957年,五、六区合并为官渡区,区人民政府驻官渡;七区仍为龙泉区,驻波罗村,后迁龙头街。
1959年,区人民政府由官渡镇迁驻关上。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4月6日,昆明县人民政府成立,隶武定专署,县政府驻如安街12号。全县分为6个区,今官渡区属县之一、二、三、四区。区设区公所,乡镇袭旧。8月30日,昆明县由武定专署划归昆明市领导,县辖区建制因之。区下设乡,今区境内有54乡(“土地改革”时划为79乡)。
1958年,将划入城区的7个乡分别划归官渡区,龙泉区。12月21日,撤龙泉区建制,并入官渡区。
1960年12月,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小哨片区(小哨种畜场属集体的7个生产大队)由嵩明县成建制划归官渡区。
1962年9月,昆明市国营一农场、二农场、三农场的部分生产大队划归官渡区,分别成立联盟公社、金马公社、矣六公社。
1980年1月,撤销区革委街道革委会,分别建立关上、茨坝、小坝三个街道办事处;1981年3月,新置牛街庄街道办事处,均以驻地命名。
1981年前后,各公社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名称。6月撤销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区人民政府。
1982年,金马公社东华大队建制撤销。全区大队仍为135个。
1984年2月,进行机构改革,将15个公社改为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农村)办事处。前135个大队部分合并后为122个乡(小乡),其中12个彝族乡。各乡设乡人民政府。
2004年6月3日,区划调整后,官渡区行政区域面积552.21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面积67平方千米,辖4街3镇4乡。
2006年1月12日,撤销小哨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大板桥镇,镇政府驻原大板桥镇政府驻地。同年4月17日,撤销官渡镇和小板桥镇,分别设立各自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迁回官渡街道。
2008年5月,阿拉彝族乡由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
2010年1月,阿拉彝族乡撤销,设立阿拉街道。
2014年,昆明空港经济区与大板桥街道划入滇中新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16年7月末,官渡区辖10个街道,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官渡区位于东经102°38′~103°03′、北纬24°54′~25°17′之间,昆明主城东南、滇池北岸,东邻宜良县,南接呈贡区,东北与嵩明县交界,西南濒临滇池,西北与盘龙区相接,西与西山区相连。东西宽40.5公里,南北长39公里,总面积552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官渡区地势为高原盆地,丘陵和中、低山所构成,地势是北东高。向南西呈阶梯状逐渐降低,成为自北东向南西倾斜,倾斜方位角203度左右,切出剖面两条观其高程之变化由高山岭走到平坝接连滇池。中山区在北部、东部和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分布在中部。全区海拔在1886.6-2731米之间,平坝地区海拔为1900-2000米,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标准高程1891米。
中山地区:宝象河上游东南部,盘龙江中游西北部,山势陡峻,相对高差较大,地势起伏亦大。低山丘陵区:它处于盘龙江与宝象河之间,又介于中山区与盆地之内山势平缓,相对高程不大。盆地坝区:为昆明倾斜地形态,背靠群山,面临滇池,原田广衍,穗浪千重,堪称黄金宝地。主要河流流向多数依地势总的倾向,从北东向南西注入滇池。全区土壤共分五个土类:红壤、紫色土、石灰岩土、水稻土、沼泽土。
官渡区境内山多河多,60%的中山浅切割地貌,15%的高原丘陵平坝, 25%的高原盆地,构成阶梯状倾斜的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山脉属梁王山系 ,海拔1925~2630米的大小山脉318座。
气候
官渡区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毫米,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力一般为2~3级。
水文
官渡区境内有大小河流35条,分属金沙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河流有属长江水系的普渡河与属牛栏江支流的盘龙江、宝象河,分别由东北向西南注入滇池。盘龙江和宝象河是区内2条主要河流,流域面积达809.8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79%。盘龙江主河道46.4公里,官渡区境内41.1公里,总径流面积847平方公里。属牛栏江支流的花江河、双龙河则由境内东部、北部向北流向嵩明县。其它如金汁河、马料河、白沙河等以及源于市区并纳泄城市污水的明通河、大清河、枧槽河等河流均由东北流向西南,注入滇池。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官渡区有土地总面积63549.00平方公里,其中土地利用仍以农业用地为主体(44092.83平方公里),占69.38%,建设用地次之(13128.59平方公里) ,所占比例较大,占20.66%;未利用地面积最小(6327.58平方公里),占9.96%。
在二级地类中,林地面积最大,为23649.54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7.21%;耕地面积次之,为12658.24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9.92%;水利设施用地面积最小,仅占土地总面积的0.44%。
矿产资源
官渡区发现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铅土矿和赤铁矿;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岩砖用土、陶土、磷块岩、褐煤、泥炭等,总体上属于品种少,价值不高的非金属矿产。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官渡区常住人口为87.4万人,同比2013年增加0.4万人。户籍人口为572636人,同比2013年增加65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2590人。户籍人口中男性290753人,女性281883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5.67‰,死亡率为2.74‰,自然增长率为2.93‰,计划内生育率达97.16%。
2015年,官渡区常住人口为88.2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0.8万人,出生率11.21‰,死亡率5.68‰,人口自然增长率5.53‰,城镇人口比重为97.30%。户籍人口577212人,比2014年末增加4576人。其中:男性292543人,女性284669人;城镇人口564762人,乡村人口12450人;全年计划内生育率91.65%,综合节育率91.49%。
民族
2015年,官渡区少数民族人口65984人,占总人口的11.4%,世居数量前三的民族为彝族35719人,回族8961人,白族8279人。
经济概况
综述
2015年,官渡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3.88亿元,比2014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26.53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2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36.1:6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9万元,增长9.0%。
第一产业
2015年,官渡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7亿元,比2014年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8.57亿元,增长1.4%;畜牧业产值4.42亿元,增长1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3亿元,增长6.4%。
2015年,官渡区农作物播种面积7382.2公顷,比2014年减少62.0公顷。粮食总产量2.53万吨;蔬菜产量4.77万吨;鲜切花产量21278万枝。
2015年,官渡区肉猪出栏8.18万头;肉类总产量0.94万吨;禽蛋产量1.32万吨。
第二产业
2015年,官渡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4.03亿元,比2014年增长3.5%;实现利税总额63.35亿元,比2014年增长8.7%,其中利润总额41.20亿元,比2014年增长11.5%;产品销售率97.3%。亏损企业亏损额5.69亿元,同比增长215.8%。
2015年,官渡区建筑业增加值175.84亿元,比2014年增长13.0%。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31家,实现总产值704.50亿元,增长17.2%;签订合同额1831.00亿元,增长18.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07.93万平方米,下降5.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37.50万平方米,增长2.3%。
第三产业
2015年,官渡区金融业增加值83.23亿元,比2014年增长15.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215.18亿元,比年初增长8.1%,其中:单位存款549.85亿元、个人储蓄存款534.67亿元,分别增长2.0%和增长0.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23.02亿元,比年初增长15.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5.11亿元,增长0.7%;中长期贷款余额588.90亿元,增长8.7%。
2015年,官渡区累计接待游客总数为2213万人,比2014年增长12.9%;旅游总收入完成221.27亿元,同比增长18.9%。
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
2015年,官渡区建成飞虎大道南段、会展东路等16条道路,启动实施28条道路建设,对14条道路实施综合整治,完成了3条道路有路无灯改造工作。新建3座垃圾中转站、14座公厕。完成征地5192亩,拆除建(构)筑物162万平方米、临违建筑79万平方米,道路检修20万平方米,整治农贸市场60个,冲洗道路5886万平方米,冲洗交通隔离栏4497千米。更换道路破损(遗失)窨井盖板64块,运送垃圾49.87万吨,处理垃圾渗滤液23.21万立方米,净水1.35万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100%。
教育
截至2015年,官渡区共有幼儿园150所,在园幼儿数38090人,教职工4556人。普通小学108所,在校学生96051人,专任教师4677人。普通中学53所,在校学生43697人,专任教师3256人。职业中学10所,在校学生16932人,专任教师681人。适龄儿童毛入学率104.2%,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4.9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考上线率97.79%。
科技
截至2015年,官渡区有国家、省、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企业38个;官渡区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20个。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共31项,受理专利申请2352件,获专利授权1523件。新增9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10个知识产权工作站,表彰奖励了科技进步与创新、科技专利认证24项,奖励资金195万元;评选产生15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5个科技创新团队。组织7家单位申报省级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和对外科技合作工程(计划),获390万元无偿资助。
文化
截至2015年,官渡区内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4个,社会文化娱乐场所337个;博物馆(含民营)馆27个,馆藏文物532件;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74.2万册。完成8家社区文化室改扩建,新增建6家图书流通点,成立云南省首家朗诵艺术团及社区儿童阅读推广示范基地。全年组织开展文艺活动655次,举办展览71个、讲座报告177次、各类训练班213次。
体育
截至2015年,官渡区有传统体育项目学校32所,在训项目13个,项次47个;室内全民建设中心121个,室外全民健身场所472个;完成10条全民健身路径和2个农村文体活动广场全民健身工程。全年向省、市输送优秀体育32人;获取各级各类奖牌319枚,其中金牌144枚;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2次,全民健身活动参加人数达2.6万人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15年,官渡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01个,其中:医院48家,基层医疗单位642家,公共卫生机构7个,其他卫生机构4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28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406人,注册护士3312人。医疗卫生机构共有病床6653张,其中医院6007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77张。全年总治疗人次673.33万人。全区传染病发病率209.66/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59‰,孕产妇死亡率19.9/10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3.67%。
社会保障
2015年,官渡区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医疗保险职工人数、失业保险职工人数、工伤保险职工人数和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分别为14.55万人、16.63万人、12.26万人、11.41万人和9.04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失业保险的覆盖率分别达96.0%、98.9%和99%;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280人,覆盖率达100%。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12个、床位数为1940床。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57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3%。
交通运输
公路
官渡区处于昆明主城与呈贡新区的连接部位,320国道、彩云北路、昆明东连接线等主要公路穿境而过。
铁路
昆明火车站位于官渡区辖区内,贵昆、成昆、南昆、昆河铁路等主要铁路穿境而过。
航运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长水村,在昆明市东北24.5公里处,由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全球百强机场之一 ,国家“十一五”期间唯一批准建设的大型门户枢纽机场 ,是中国西南门户国际枢纽机场,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并列为中国两大国家门户枢纽机场。
2008年12月5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2月01日,航站楼组合体混凝土结构工程完成。2011年5月1日,国家民航总局正式批复定名昆明新机场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2012年6月28日,昆明机场由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整体搬迁至长水国际机场运营。
民俗文化
非物质遗产
2005年、2009年官渡区人民政府公布了官渡区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5项。其中,有2项(滇剧)列为国家级名录,10项(花灯、昆明调、乌铜走银、省级传承人8人)列为省级名录,48项列为市级名录。
传统节日
虫王节
祭虫山的“虫王节”,是官度区阿拉乡撒梅人毕摩教传统的会火活动日,起于何时,无史可考。据当地传说,它是撒梅人进入农耕社会的遗俗。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人们都要聚会在位于昆明东北干海子附近的祭虫山举行祭祀活动,求虫王治天下害虫,求五谷丰收。
跑马节
跑马节是官渡区矣六彝族子君人的特色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子君人都要在昆明东郊的跑马山举行“跑马节”。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又称“星回节”。官渡区彝族撒梅人称之为“过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开始,一般约持续三至四天。
土主庙会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分别在官渡螺峰村的土主庙、尚义村的观音寺、西庄村的五谷寺祭祀土主(彝族的祖先崇拜,“土主”既是南诏主皮罗阁)、观音、五谷村举办的土主庙会,会期三天。
特色饮食
官渡饵块
官渡饵块盛行于清末民初,在昆明地区久负盛名。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官渡粑粑
官渡粑粑又称乔麦粑粑。传统官渡粑粑是逢年过节或农闲时节,官渡人在自己家里烧起松毛火,用家里新鲜磨的小麦面粉发酵,约需3至4小时,发酵后加入少许碱面揉至表面光滑,每个重约二公两,食用时口感香、脆、甜、蓬松又有嚼头,且带有松毛的清香味。2009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二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旅游景点
官渡古镇
官渡古镇,入选云南省十大旅游名镇,位于昆明市南部,离市中心约十公里,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和古滇文华的发祥地之一,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2011年4月8日,拥有千年历史的官渡古镇,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与历史示范名镇。
金马寺
金马寺是昆明最早的寺院之一。据资料记载,金马寺原为金马神祠,创建于唐南诏时期,明正统6年(公元1441年)重建后改名为“灵应寺”。寺内碑刻记录了古滇国时期金马、碧鸡的传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 浏览次数 : 447
- 编辑次数 : 1
- 最近更新 : 2021-04-10 17:55:59
- 创建者 : 小鱼
百科目录
- 1. 区划沿革
- 2. 区划详情
- 3. 位置境域
- 4. 地质地貌
- 5. 气候
- 6. 水文
- 7. 土地资源
- 8. 矿产资源
- 9. 人口
- 10. 民族
- 11. 综述
- 12. 第一产业
- 13. 第二产业
- 14. 第三产业
- 15. 城市建设
- 16. 教育
- 17. 科技
- 18. 文化
- 19. 体育
- 20. 医疗卫生
- 21. 社会保障
- 22. 公路
- 23. 铁路
- 24. 航运
- 25. 非物质遗产
- 26. 传统节日
- 27. 特色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