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地理 官渡

官渡

全文编辑
所属类别 : 地理 >
编辑
百科名片
编辑

官渡区,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云南省昆明市下辖区,为昆明五城区之一,位于昆明主城东南、滇池北岸,东邻宜良县,南接呈贡区,东北与嵩明县交界,西南濒临滇池,西北与盘龙区相接,西与西山区相连,总面积552平方公里。 全区海拔在1886.6—2731米之间,平坝地区海拔为1900—2000米,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标准高程1891千米,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2014年末,官渡区辖8个街道,82个社区。2015年,常住人口为88.2万人,官渡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3.8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9万元,增长9.0%。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当选2018年中国百强区。

基本信息
编辑
官渡
Guandu District
市辖区
云南省昆明市
10个街道,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官渡街道云秀路2898号
昆明主城东南、滇池北岸
552平方公里
88.2万人(2015年)
西南官话-云南方言-昆明方言
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官渡古镇等
云A
目录
  1. 1 区划沿革

  2. 2 区划详情

  3. 3 位置境域

  4. 4 地质地貌

  5. 5 气候

  6. 6 水文

  1. 7 土地资源

  2. 8 矿产资源

  3. 9 人口

  4. 10 民族

  5. 11 综述

  6. 12 第一产业

  7. 13 第二产业

  1. 14 第三产业

  2. 15 城市建设

  3. 16 教育

  4. 17 科技

  5. 18 文化

  6. 19 体育

  7. 20 医疗卫生

  1. 21 社会保障

  2. 22 公路

  3. 23 铁路

  4. 24 航运

  5. 25 非物质遗产

  6. 26 传统节日

  7. 27 特色饮食

正文
编辑正文

历史沿革

“官渡“系指官渡古镇曾为滇池古渡口,因此而得名。

战国时期,楚将入滇在滇池沿岸建立“滇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西南地区设益州郡,置谷昌县,故县治始焉。蜀汉时,县名仍旧。

魏晋南北朝县名因之。隋初改置昆州,后废。唐时改谷昌为益宁县,属昆州州治。

宋大理国时,高氏于蜗洞置治所,建官渡古城、法定寺。

元至元十二年(1275),鄯阐府改善州,领昆明、官渡二县,后废州,置中庆路,并官渡县入昆明县,为路治,于蜗洞置通往高峣之渡口,“官渡”由此得名。

清代晚期的同治、光绪年间,改建堡,初时分为四十八个堡,后又并为四十二个堡。其中的官渡、永福、饵琮、阿角、前卫、西岳、普自、望城、螺蛳、矣苴、严家、雄川、大树、敷泽、小庄、坡罗、金马、小坝、板桥、长坡、莲花、永丰等堡,均在2004年区划前的官渡区辖地之内。

民国十七年(1928年),市县划界,以城内为市。昆明县划分为8个区,其中:一、二、三、四、五及八区之一部分在今区境内。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昆明县仍为8区,区下划为39乡6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昆明县撤区,区下设10乡6镇。

新中国成立后,现今官渡区属武定专区昆明县的一、二、三、四区。

1953年,昆明县并入昆明市,今官渡区辖区为昆明市的第五、六、七区。

1956年10月19日,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昆明市人民委员会合并原市辖五区、六区,设置官渡区建制。

1957年,五、六区合并为官渡区,区人民政府驻官渡;七区仍为龙泉区,驻波罗村,后迁龙头街。 

1959年,区人民政府由官渡镇迁驻关上。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4月6日,昆明县人民政府成立,隶武定专署,县政府驻如安街12号。全县分为6个区,今官渡区属县之一、二、三、四区。区设区公所,乡镇袭旧。8月30日,昆明县由武定专署划归昆明市领导,县辖区建制因之。区下设乡,今区境内有54乡(“土地改革”时划为79乡)。

1958年,将划入城区的7个乡分别划归官渡区,龙泉区。12月21日,撤龙泉区建制,并入官渡区。 

1960年12月,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小哨片区(小哨种畜场属集体的7个生产大队)由嵩明县成建制划归官渡区。 

1962年9月,昆明市国营一农场、二农场、三农场的部分生产大队划归官渡区,分别成立联盟公社、金马公社、矣六公社。

1980年1月,撤销区革委街道革委会,分别建立关上、茨坝、小坝三个街道办事处;1981年3月,新置牛街庄街道办事处,均以驻地命名。 

1981年前后,各公社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名称。6月撤销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区人民政府。

1982年,金马公社东华大队建制撤销。全区大队仍为135个。 

1984年2月,进行机构改革,将15个公社改为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农村)办事处。前135个大队部分合并后为122个乡(小乡),其中12个彝族乡。各乡设乡人民政府。

2004年6月3日,区划调整后,官渡区行政区域面积552.21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面积67平方千米,辖4街3镇4乡。

2006年1月12日,撤销小哨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大板桥镇,镇政府驻原大板桥镇政府驻地。同年4月17日,撤销官渡镇和小板桥镇,分别设立各自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迁回官渡街道。 

2008年5月,阿拉彝族乡由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

2010年1月,阿拉彝族乡撤销,设立阿拉街道。

2014年,昆明空港经济区与大板桥街道划入滇中新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16年7月末,官渡区辖10个街道,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官渡区位于东经102°38′~103°03′、北纬24°54′~25°17′之间,昆明主城东南、滇池北岸,东邻宜良县,南接呈贡区,东北与嵩明县交界,西南濒临滇池,西北与盘龙区相接,西与西山区相连。东西宽40.5公里,南北长39公里,总面积552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官渡区地势为高原盆地,丘陵和中、低山所构成,地势是北东高。向南西呈阶梯状逐渐降低,成为自北东向南西倾斜,倾斜方位角203度左右,切出剖面两条观其高程之变化由高山岭走到平坝接连滇池。中山区在北部、东部和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分布在中部。全区海拔在1886.6-2731米之间,平坝地区海拔为1900-2000米,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标准高程1891米。 

中山地区:宝象河上游东南部,盘龙江中游西北部,山势陡峻,相对高差较大,地势起伏亦大。低山丘陵区:它处于盘龙江与宝象河之间,又介于中山区与盆地之内山势平缓,相对高程不大。盆地坝区:为昆明倾斜地形态,背靠群山,面临滇池,原田广衍,穗浪千重,堪称黄金宝地。主要河流流向多数依地势总的倾向,从北东向南西注入滇池。全区土壤共分五个土类:红壤、紫色土、石灰岩土、水稻土、沼泽土。 

官渡区境内山多河多,60%的中山浅切割地貌,15%的高原丘陵平坝, 25%的高原盆地,构成阶梯状倾斜的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山脉属梁王山系 ,海拔1925~2630米的大小山脉318座。 

气候

官渡区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毫米,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力一般为2~3级。 

水文

官渡区境内有大小河流35条,分属金沙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河流有属长江水系的普渡河与属牛栏江支流的盘龙江、宝象河,分别由东北向西南注入滇池。盘龙江和宝象河是区内2条主要河流,流域面积达809.8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79%。盘龙江主河道46.4公里,官渡区境内41.1公里,总径流面积847平方公里。属牛栏江支流的花江河、双龙河则由境内东部、北部向北流向嵩明县。其它如金汁河、马料河、白沙河等以及源于市区并纳泄城市污水的明通河、大清河、枧槽河等河流均由东北流向西南,注入滇池。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官渡区有土地总面积63549.00平方公里,其中土地利用仍以农业用地为主体(44092.83平方公里),占69.38%,建设用地次之(13128.59平方公里) ,所占比例较大,占20.66%;未利用地面积最小(6327.58平方公里),占9.96%。

在二级地类中,林地面积最大,为23649.54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7.21%;耕地面积次之,为12658.24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9.92%;水利设施用地面积最小,仅占土地总面积的0.44%。 

矿产资源

官渡区发现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铅土矿和赤铁矿;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岩砖用土、陶土、磷块岩、褐煤、泥炭等,总体上属于品种少,价值不高的非金属矿产。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官渡区常住人口为87.4万人,同比2013年增加0.4万人。户籍人口为572636人,同比2013年增加65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2590人。户籍人口中男性290753人,女性281883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5.67‰,死亡率为2.74‰,自然增长率为2.93‰,计划内生育率达97.16%。

2015年,官渡区常住人口为88.2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0.8万人,出生率11.21‰,死亡率5.68‰,人口自然增长率5.53‰,城镇人口比重为97.30%。户籍人口577212人,比2014年末增加4576人。其中:男性292543人,女性284669人;城镇人口564762人,乡村人口12450人;全年计划内生育率91.65%,综合节育率91.49%。 

民族

2015年,官渡区少数民族人口65984人,占总人口的11.4%,世居数量前三的民族为彝族35719人,回族8961人,白族8279人。 

经济概况

综述

2015年,官渡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3.88亿元,比2014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26.53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2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36.1:6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9万元,增长9.0%。

第一产业

2015年,官渡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7亿元,比2014年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8.57亿元,增长1.4%;畜牧业产值4.42亿元,增长1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3亿元,增长6.4%。 

2015年,官渡区农作物播种面积7382.2公顷,比2014年减少62.0公顷。粮食总产量2.53万吨;蔬菜产量4.77万吨;鲜切花产量21278万枝。

2015年,官渡区肉猪出栏8.18万头;肉类总产量0.94万吨;禽蛋产量1.32万吨。

第二产业

2015年,官渡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4.03亿元,比2014年增长3.5%;实现利税总额63.35亿元,比2014年增长8.7%,其中利润总额41.20亿元,比2014年增长11.5%;产品销售率97.3%。亏损企业亏损额5.69亿元,同比增长215.8%。

2015年,官渡区建筑业增加值175.84亿元,比2014年增长13.0%。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31家,实现总产值704.50亿元,增长17.2%;签订合同额1831.00亿元,增长18.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07.93万平方米,下降5.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37.50万平方米,增长2.3%。 

第三产业

2015年,官渡区金融业增加值83.23亿元,比2014年增长15.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215.18亿元,比年初增长8.1%,其中:单位存款549.85亿元、个人储蓄存款534.67亿元,分别增长2.0%和增长0.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23.02亿元,比年初增长15.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5.11亿元,增长0.7%;中长期贷款余额588.90亿元,增长8.7%。

2015年,官渡区累计接待游客总数为2213万人,比2014年增长12.9%;旅游总收入完成221.27亿元,同比增长18.9%。

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

2015年,官渡区建成飞虎大道南段、会展东路等16条道路,启动实施28条道路建设,对14条道路实施综合整治,完成了3条道路有路无灯改造工作。新建3座垃圾中转站、14座公厕。完成征地5192亩,拆除建(构)筑物162万平方米、临违建筑79万平方米,道路检修20万平方米,整治农贸市场60个,冲洗道路5886万平方米,冲洗交通隔离栏4497千米。更换道路破损(遗失)窨井盖板64块,运送垃圾49.87万吨,处理垃圾渗滤液23.21万立方米,净水1.35万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100%。 

教育

截至2015年,官渡区共有幼儿园150所,在园幼儿数38090人,教职工4556人。普通小学108所,在校学生96051人,专任教师4677人。普通中学53所,在校学生43697人,专任教师3256人。职业中学10所,在校学生16932人,专任教师681人。适龄儿童毛入学率104.2%,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4.9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考上线率97.79%。 

科技

截至2015年,官渡区有国家、省、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企业38个;官渡区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20个。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共31项,受理专利申请2352件,获专利授权1523件。新增9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10个知识产权工作站,表彰奖励了科技进步与创新、科技专利认证24项,奖励资金195万元;评选产生15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5个科技创新团队。组织7家单位申报省级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和对外科技合作工程(计划),获390万元无偿资助。

文化

截至2015年,官渡区内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4个,社会文化娱乐场所337个;博物馆(含民营)馆27个,馆藏文物532件;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74.2万册。完成8家社区文化室改扩建,新增建6家图书流通点,成立云南省首家朗诵艺术团及社区儿童阅读推广示范基地。全年组织开展文艺活动655次,举办展览71个、讲座报告177次、各类训练班213次。 

体育

截至2015年,官渡区有传统体育项目学校32所,在训项目13个,项次47个;室内全民建设中心121个,室外全民健身场所472个;完成10条全民健身路径和2个农村文体活动广场全民健身工程。全年向省、市输送优秀体育32人;获取各级各类奖牌319枚,其中金牌144枚;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2次,全民健身活动参加人数达2.6万人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15年,官渡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01个,其中:医院48家,基层医疗单位642家,公共卫生机构7个,其他卫生机构4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28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406人,注册护士3312人。医疗卫生机构共有病床6653张,其中医院6007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77张。全年总治疗人次673.33万人。全区传染病发病率209.66/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59‰,孕产妇死亡率19.9/10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3.67%。

社会保障

2015年,官渡区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医疗保险职工人数、失业保险职工人数、工伤保险职工人数和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分别为14.55万人、16.63万人、12.26万人、11.41万人和9.04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失业保险的覆盖率分别达96.0%、98.9%和99%;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280人,覆盖率达100%。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12个、床位数为1940床。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57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3%。

交通运输

公路

官渡区处于昆明主城与呈贡新区的连接部位,320国道、彩云北路、昆明东连接线等主要公路穿境而过。 

铁路

昆明火车站位于官渡区辖区内,贵昆、成昆、南昆、昆河铁路等主要铁路穿境而过。

航运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长水村,在昆明市东北24.5公里处,由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全球百强机场之一 ,国家“十一五”期间唯一批准建设的大型门户枢纽机场 ,是中国西南门户国际枢纽机场,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并列为中国两大国家门户枢纽机场。

2008年12月5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2月01日,航站楼组合体混凝土结构工程完成。2011年5月1日,国家民航总局正式批复定名昆明新机场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2012年6月28日,昆明机场由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整体搬迁至长水国际机场运营。

民俗文化

非物质遗产

2005年、2009年官渡区人民政府公布了官渡区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5项。其中,有2项(滇剧)列为国家级名录,10项(花灯、昆明调、乌铜走银、省级传承人8人)列为省级名录,48项列为市级名录。

传统节日

虫王节

祭虫山的“虫王节”,是官度区阿拉乡撒梅人毕摩教传统的会火活动日,起于何时,无史可考。据当地传说,它是撒梅人进入农耕社会的遗俗。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人们都要聚会在位于昆明东北干海子附近的祭虫山举行祭祀活动,求虫王治天下害虫,求五谷丰收。

跑马节

跑马节是官渡区矣六彝族子君人的特色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子君人都要在昆明东郊的跑马山举行“跑马节”。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又称“星回节”。官渡区彝族撒梅人称之为“过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开始,一般约持续三至四天。 

土主庙会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分别在官渡螺峰村的土主庙、尚义村的观音寺、西庄村的五谷寺祭祀土主(彝族的祖先崇拜,“土主”既是南诏主皮罗阁)、观音、五谷村举办的土主庙会,会期三天。

特色饮食

官渡饵块

官渡饵块盛行于清末民初,在昆明地区久负盛名。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官渡粑粑

官渡粑粑又称乔麦粑粑。传统官渡粑粑是逢年过节或农闲时节,官渡人在自己家里烧起松毛火,用家里新鲜磨的小麦面粉发酵,约需3至4小时,发酵后加入少许碱面揉至表面光滑,每个重约二公两,食用时口感香、脆、甜、蓬松又有嚼头,且带有松毛的清香味。2009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二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旅游景点

官渡古镇

官渡古镇,入选云南省十大旅游名镇,位于昆明市南部,离市中心约十公里,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和古滇文华的发祥地之一,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2011年4月8日,拥有千年历史的官渡古镇,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与历史示范名镇。 

金马寺

金马寺是昆明最早的寺院之一。据资料记载,金马寺原为金马神祠,创建于唐南诏时期,明正统6年(公元1441年)重建后改名为“灵应寺”。寺内碑刻记录了古滇国时期金马、碧鸡的传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百科统计
  • 浏览次数 : 447
  • 编辑次数 : 1
  • 最近更新 : 2021-04-10 17:55:59
  • 创建者 : 小鱼

百科目录

  • 1. 区划沿革
  • 2. 区划详情
  • 3. 位置境域
  • 4. 地质地貌
  • 5. 气候
  • 6. 水文
  • 7. 土地资源
  • 8. 矿产资源
  • 9. 人口
  • 10. 民族
  • 11. 综述
  • 12. 第一产业
  • 13. 第二产业
  • 14. 第三产业
  • 15. 城市建设
  • 16. 教育
  • 17. 科技
  • 18. 文化
  • 19. 体育
  • 20. 医疗卫生
  • 21. 社会保障
  • 22. 公路
  • 23. 铁路
  • 24. 航运
  • 25. 非物质遗产
  • 26. 传统节日
  • 27. 特色饮食
参考资料
编辑
百科标签
编辑
行政区划
56用户协议 申请删除百科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