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习与爨史
爨史浮雕
《爨史》浮雕是用玻璃钢制成的,全长128米,高5-8米,面积736
平方米。是全国较大的浮雕。该浮雕以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爨龙颜碑》为历史依据,由九个部份组成。通过一个历史故事,反映了一个主题思想:民族团结,就是力量,就是胜利,就是希望;民族分裂,窝里斗,互相残杀,就是自取灭亡;民族迁移、交流,实现大融合,就能兴旺发达;民族固步自封,封疆锁国,就不能进步。
原始部落
这只是一个梦幻景象。人们主要是与大自然作斗争,共同打猎,采摘食物,吃生食,过着原始生活。
孔雀梦
皇帝的孔雀梦,使他想起了
孔雀的故乡――同乐(
陆良),早在
三国时期,
孔明曾“
七擒孟获”收复南蛮,难道同乐这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高原平湖还会过着原始生活吗?于是下决心,再次开发南蛮。
爨的产生
派谁去开发呢?皇帝想来想去,只觉得有一个人名叫班裘的人能当此重任,他是
班固的后代,聪明过人,智勇双全,但其姓名不雅,因而
皇帝赐封此人姓爨,名习。意思是:姓爨,就是要他把中原的文明带进南蛮,名习,就是要他教这里的民族吃熟食,学习汉文化。关于这个“爨”字,古人这样记:锅盖头,食物腰,石板下面林火烧。现代“爨“字的记法是“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烧”。
出征南蛮
爨习在天子的旨意下,率领数万爨军向南蛮远征。由于皇帝的赐封姓“爨“顺应天道,感动了上天。
玉帝派出3名白虎将军,用意念拉着打“爨“字旗号的
雷公车出征,这是上帝暗示汉文化和地方文化融为一体,形成“
爨文化“的预兆。
战争与结盟
爨军在白虎军的神威驱使下,从四川.贵州入云南,以同乐为大本营。一路上,踏平了贵州的
夜郎国,征服所有蛮主。爨习威凛凛,指天为父,指地为母,指人姓爨,划地为爨,一切都是爨,服从者以刺爨为证,不服者杀头,在爨将军这种英雄气概的威慑下,只有少数顽固分子不服,均被杀头,其余的都已服了爨习,结盟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大家庭,并和地方民族共同开发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互相通婚,共同劳动,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爨神降临
人们为了使祖祖辈,世世代代都享受这种幸福美满的生活,更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们天天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朝拜、许愿,日来日久感动了上天,玉帝就命太白金星来点化开通。来到五峰山下,看到湖泊边有一块巨大的五彩砂石,便不知不觉念动真决,轰地一声巨响,砂石崩裂,风沙弥漫,“爨神“降临了,待风沙平息后,在这里出现了一片彩色沙林。“爨神“的形态、面容、姿势都反映了老百姓的心愿。他头戴孔雀帽,胸挂日月(日中有
朱雀,月中有
蟾蜍),手持青龙,白虎,脚踏玄武。
爨的兴盛
大批汉军的到来,特别是爨氏名将,辅国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洲刺史、邱都县侯――
爨龙颜,带进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生产、生活及文化,风俗习惯都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革。他们学会了采莲、捕鱼、开荒种地、饲养家禽、家畜,发展农为生产;制造劳动工具,出现了手工业生产。更重要的是引进了蚕桑,又一次出现社会大分工:栽桑养蚕,男耕女织,对外贸易,形成南方丝调之路的发源地。人民安居乐业,以同乐为发祥地向周围扩张统治势力,从路南
石林、
昆明滇池睡美人、
大理三塔、远达
吐蕃、
缅甸、
越南、
广西、
湖南一部分。历经
东晋、
刘宋、
萧齐、
萧梁以至
北周、
隋、
唐初,至
唐玄宗天宝五年,称霸四百余年头(公元317――742),达到了鼎盛时期。
民族矛盾
“饥饿生盗,富贵生淫“,爨氏贵族大家庭内,生活逐渐腐化,出现了一个名叫“爨皮罗“的野心家,他想分裂爨氏篡夺王位,建立“
南诏国“。但爨统治势力强盛,无法着手,便想出一条奸计―――向唐朝皇帝施“美人计“。意图挑拔离间,诬陷爨氏发祥地,背逆朝廷,另立“
南越国“。但山高皇帝远,他根本不知当朝皇帝是个女皇(
武则天)。这样反倒惹怒了武皇,“这个贼子,竟敢侮辱、戏弄本皇“。于是下令剿灭爨氏家族,由于爨氏名将众多,勇猛善战,指挥有方,打退了唐军的数次进攻。皮罗王死于乱军之中。到了唐天宝五年,唐玄宗贪图女色,不理朝政。皮罗之后裔不忘祖宗遗志,再次使用“美人计“,正合皇帝心意,唐军配合南诏国,消灭了爨氏大姓的根据地,他们见爨人就抄杀,最后南诏国也被剿灭了。
民族迁移
由于残酷的战争,爨统治区域内,蚊虫聚集,叮咬传播病菌。瘟疫流行,尸骨遍野。大批爨民死于瘟疫,就连神医扁鹊的在天之灵也无法保佑。为了生存,剩下的爨民流离失所,逃荒避难,爨氏贵族,远渡重洋,迁居日本,富裕农庄主逃奔东南亚;剩余百姓,聪明的改名换姓,固执保守的,均被统治者拉去喂蚊虫。传说:每年夏季,因为蚊虫又大、又多、又恶、又带病菌,人们为了避免叮咬之苦.瘟疫之害,每年要轮流选一对爨氏的童男童女去喂蚊虫。后来,轮到一家老两口,只有一独孙女,老人不舍,哭着送孙女一起去喂蚊虫,因老弱病残的老妇怕冷,就找了一些松毛生火取暖。说来也怪,蚊虫不仅没有来叮咬他们,反而变小了,老百姓用松毛生火驱赶蚊虫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