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是深夜的星光,总能照亮那些昏暗的心灵角落。有什么幸福能够比得上寂静街头的一顿烧烤呢?
云南烧烤流派众多,昭通小肉串香飘十里,建水豆腐鲜嫩爽滑,生烤鸡脚味美醇厚……
傣味烧烤却鲜少被人提起,并非是它不够美味,而是出了傣家人的地盘,那些美味的傣味烧烤便藏在了傣味餐厅,很少有专门的傣味烧烤摊。
烧是烧,烤是烤
傣味烧烤最大的特点是它分为「烧」与「烤」两种做法,烤自然是将食物架在火上烤,滋滋作响的油脂烘托着沉寂的夜,是烧烤摊上的常见美景。
烧指「包烧」,是傣族特有的烹制手法,不需要锅具,以天然的芭蕉叶代替锅,将食物包在其中,用炭火烧熟,这就是包烧。
千百年来,芭蕉叶满足着傣家人挑剔的味蕾,用一抹清香填满了那辘辘饥肠。
烧与烤虽是不同的烹制方法,但在傣族人精巧的手中,它们都成了烧烤摊上的「深夜杀手」。
烧·包烧的烧
万物皆可包烧。
对于傣族人来说万物皆可包烧——时令果蔬、生鲜肉类,没有一样东西能逃得过芭蕉叶的「魔爪」。
包烧的一大特点是重料重辣,将青椒、姜、蒜、芫荽等才剁碎后与食材搅拌均匀,放进芭蕉叶中包裹严实便可以开始烧制。
烧熟以后揭开芭蕉叶,浓浓的民族风味扑鼻而来,酸辣的口味是夏天里最好的祛暑良方,也将人的味蕾打开,贪婪享受着傣家美食。
包烧最大的特点便是食材有烤品的香脆,又有绿叶的清香,加上调味料赋予的酸辣过瘾,实在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而且包烧制作的食物还不易上火,更是成为了易上火人群的福音。
包烧猪脸、包烧鱼、包烧牛肉等都是包烧菜系中的经典菜品,芭蕉叶将肉中的水分紧紧锁住,使得其中的肉嫩滑多汁、Q弹无比。
包烧金针菇是素菜中的代表菜品,将金针菇与各种配料搅拌均匀后平铺在芭蕉叶内,烤熟以后的金针菇十分入味,爽滑鲜美,与各种佐料一同送入口中,太享受了!
烤得有滋有味
傣味里的「烤」同样有说法,调料是它的灵魂,傣味大多以酸辣口味为主,番茄、柠檬都是用来加酸的,姜、蒜、小米椒则是用来加辣的,酸辣配合,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傣家风味」。
当一些不知名的山茅野菜遇上了傣家人,算是物尽其用,为食材更添一份难得的美味,比如香茅草。
香茅草烤鱼绝对是傣味烧烤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将罗非鱼处理好,葱、姜、蒜、芫荽等调味料加盐放进鱼肚子,用香茅草将鱼捆好后,用竹片夹紧,放到炭火上烤制。
经过炭火烤制的鱼肉外酥里嫩,香味浓郁,鱼肉、香茅草、佐料等多种香味混合在一起,令鱼肉散发出一种难得的鲜香。其肉质鲜嫩、香辣可口、味道浓郁,让人难以忘怀。
#结语#
全国各地有着许多烧烤流派,北方人的豪迈、南方人的温婉,从烧烤中便能看出一二。
傣家人热爱生活,也乐于享受生活,便将那些小确幸揉碎了加进「生活」这个大烤架上,为每一个平凡日子增添滋味与色彩。
文章点评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