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族 宗教节庆 霜降

霜降

全文编辑
所属类别 : 民族 > 宗教节庆
编辑
百科名片
编辑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时节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这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日期在每年公历10月22日-24日。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中国有些地方有吃柿子、赏菊、扫墓、送芋鬼等风俗。

基本信息
编辑
霜降
First Frost
天气渐冷、开始降霜
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
秋季
每年的10月22或23或24日
太阳位于黄经210°
寒露
立冬
菊花会
红柿子
适时收割,耕翻农田,种春作物
目录
  1. 1 节气概述

  2. 2 气候特点

  3. 3 节气由来

  4. 4

  5. 5 节气注意

  6. 5.1 农作物变化

  1. 5.2 防霜措施

  2. 5.3 药膳与食疗

  3. 6 各地风俗

  4. 6.1 吃柿子

  5. 6.2 祭旗纛

  6. 6.3 习战射

  1. 6.4 赏菊

  2. 6.5 送芋鬼

  3. 6.6 扫墓

  4. 6.7 进补

  5. 7 节气养生

  6. 7.1 养生重点

  1. 7.2 养生知识

  2. 8 民间文化

  3. 8.1 霜降节气歌

  4. 8.2 霜降农谚

  5. 8.3 各地农谚

  6. 8.4 诗词

正文
编辑正文

节气概述

霜降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进入此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中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怎样凝成霜呢?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有《霜降》诗云:“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气候特点

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中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为初霜,初霜愈早对作物危害愈大。中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见霜;东北大部、内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现在沈阳、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萨一线;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见霜;中国东部北纬30°左右、汉水、云南省北纬20°左右的地区要到12月初才开始见霜;而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一带见霜时已是新年过后的1月上旬了。

 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是由于植株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其实,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有人曾经试验:把植物的两片叶子,分别放在同样低温的箱里,其中一片叶子盖满了霜,另一片叶子没有盖霜,结果无霜的叶子受害极重,而盖霜的叶子只有轻微的霜害痕迹。这说明霜不但危害不了庄稼,相反,水汽凝华时,还可放出大量热来,1克0℃的水蒸汽凝华成水,放出气化热是667卡,它会使重霜变轻霜、轻霜变露水,免除冻害。

与其说“霜降杀百草”,不如说“霜冻杀百草”。霜是天冷的表现,冻是杀害庄稼的敌人。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节气由来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中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节气注意

农作物变化

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满地秸秆拔个尽,来年少生虫和病”。收获以后的庄稼地,都要及时把秸秆、根茬收回来,因为那里潜藏着许多越冬虫卵和病菌。华北地区大白菜即将收获,要加强后期管理。霜降时节, 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干季,要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工作。

霜降又是黄淮流域羊配种的好时候,农谚有“霜降配种清明乳,赶生下时草上来。”母羊一般是秋冬发情,接受公羊交配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0小时左右,和南方白露配种一样,羊羔落生时天气暖和,青草鲜嫩,母羊营养好,乳水足,能乳好羊羔。

防霜措施

①适时早种,错开晚秋霜冻;

②选用早熟高产品种;

③浇水,因为干土比湿土散热快;

④熏烟,可在小范围内形成保温云层,减轻冻害;

⑤锄地,“锄头有火”,可提高地温;

⑥施腐植酸钠或磷肥,使作物提前成熟。试验证明:施于山药、玉米、糜谷,可提前成熟5-7天;

⑦最根本是植树造林,它可调节气温,彻底改变环境。

药膳与食疗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霜降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这时应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芥菜(雪里蕻)。

一些地方要吃红柿,认为这样可以御寒,能补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说法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霜降之时,在五行中属土,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饮食进补当依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

饮食养生学侧重于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来调节人体阴阳,滋养五脏六腑和预防疾病。因此,在传统养生学中,食物也根据其“性味归经”而分为了不同的类型。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饮食调养方面,此时宜平补,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玉蜀黍、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都不错。

中医专家指出,防秋燥、防秋郁、防寒是霜降期间的健康防护重点。秋燥表现为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因此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苹果、香蕉等滋阴润燥食物。晚秋时节的肃杀景象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应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羊肉和豆类等;还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集体活动。另外,这个季节不是人人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应及时关注天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木形人

桑葚猪肝平补肝肾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滋阴生津、调补肝肾、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玉竹、鸡肉、鸡肝、猪肝、鲤鱼,桑葚等。

药膳可选择“芝麻桃仁粥”:黑芝麻6克,桃仁6克,冰糖20克,大米100克。将黑芝麻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炒香;桃仁洗净,去杂质;大米淘净;冰糖打碎成屑。将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时,放入黑芝麻、桃仁、冰糖屑搅匀,继续煮至粥熟即成。有补肾益五脏的功效。

火形人

“益胃汤”益胃润肺

饮食调养:可吃梨、苹果、柚子、太子参、沙参、鸡肉、猪肉等以保养阴津、补肝脾肾的食物。

药膳可选择“益胃汤”: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玉竹5克,冰糖15克。将北沙参、玉竹、麦冬、生地洗净,冰糖打碎,备用。将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同放炖杯内,加入清水300毫升。将炖杯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即成。有益胃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

土形人

莲藕枸杞健脾益气

饮食调养:适合具有健脾益气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莲藕、沙参、玉竹、猪肉、鸡肉、莲子等。

药膳可选择“枸杞蛋丁”:鸡蛋3只,猪肉30克,枸杞30克,麦冬10克,花生30克。将鸡蛋蒸熟,去壳切丁;猪肉洗净切片;枸杞洗净,花生炒香;麦冬炒熟,研末备用。将锅置武火上,入花生油把猪肉炒熟,再入蛋丁、枸杞、麦冬末,炒匀,放盐少许并用湿淀粉勾芡,最后加味精适量,将脆花生米铺在上面即可。有健脾益气、补肝养阴的功效。

金形人

“养阴里脊肉”益肾养血

饮食调养:太子参、党参、猪肉、首乌、玉竹等有益肺生津、调养肝肾的功效。

药膳可选择“养阴里脊肉”:里脊肉300克,鸡蛋2个,女贞子5克,旱莲草5克,桑葚子5克,菜油、湿淀粉、绍酒、酱油、白糖、精盐、醋、蒜、麻油、葱花各适量。炒锅置于火上,下菜油烧至七成热,分散投入肉条,炸至金黄色,表面发脆时捞起,另放入猪油、姜、蒜炒出香味,烹入药汁拌匀,放入里脊肉、醋拌匀,淋上麻油入盘即成。有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的功效。

水形人

太子参山药养阴补气

饮食调养: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猪肉、鸡肉、百合等可养阴润燥、调补肝肾。

药膳可选择“山药百合糯米粥”:百合15克,陈皮3克,鲜山药、糯米各100克。前2味洗净,山药洗净切块,入砂锅,加适量水,文火煮烂后,入糯米煮成粥即成。有健脾益气补虚、温中暖胃的功效。

各地风俗

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祭旗纛

《周礼》中记载,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官职)凡是出师的时候,都很重视旗鼓的作用,要对旗纛进行祭祀,称之为军牙六纛之神。(牙旗,是主帅在军队中位置的标识。纛,是浦头,古代马头上的一种札饰,是皇帝乘舆的标记性装饰。天子有六军,因而称六斌。)

习战射

霜是杀伐的象征。古人为了顺应秋天的严峻肃杀,都在这个月操练战阵,进行围猎。正如《春秋感精符》所记载:“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

自从汉代以来,就在季秋之月讲习武事,操演比试射技,以进行赏罚,已沿袭成为惯例。贾思勰(齐民要术》还将其列为农家九月中的事宜,“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有一种小范围的菊花会,是富贵人举办的,不必出家门的。在霜降前就采集百盆名品菊花,放置广厦中,前轩后轻,也搭菊花塔。菊花塔前放上好酒好菜,先是家人按长幼秩序,鞠躬作揖拜菊花神,然后喝酒赏菊,赋诗泼墨。而北京文人多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举行菊花会。

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同样非常重视,各地还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如在山东烟台等一些地方,霜降这一天人们要去西郊迎霜;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扫墓

古时候,霜降时节人们还要去扫墓。据《清通礼》记载:“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如今,霜降扫墓的风俗已少见。但霜降时节的十月初一“寒衣节”,在民间仍较为盛行。寒衣节,也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鬼节”等,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为避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寒衣节这天晚上,人们要在门外焚烧夹有棉花的五色(红、黄、蓝、白、黑)纸,并且把饺子倒在一个灰圈内,意思是天气冷了,给先人们送去御寒的衣物。寒衣节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悲悯之情,也是亲人们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进补

此外,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俗话说吃啥补啥,据说吃煲羊头有助于“头风”等疾病的治疗。医书上也有加“四珍”、“八珍”的补药煲羊肉,可以辅疗肺病、疟疾的记载。迎霜兔肉就是经霜的(即霜降)的兔子肉,这时候的兔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

节气养生

养生重点

在中国的北方,每逢霜降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夜晚温度降低时遇到地面上的物体,就会附着于其表面凝结成霜。清晨在太阳出来前,我们时常能看到包裹在干枯树枝上的雾凇,这是大自然在提醒我们,冬天快要到来了。而在中国南方地区,此节气后正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大忙时段。

 “霜降见霜, 米谷满仓”的农谚正反映出了劳动人民对这个节气的重视。

七十二候中关于霜降的有“三候”。“初候豺乃祭兽”,是说豺这类动物从霜降开始要为过冬储备食物;“二候草木黄落”,此时节草木枯黄,落叶满地;“三候蛰虫咸俯”,准备冬眠的动物开始藏在洞穴中过冬了。此时节大自然都处在一个向冬天过渡的阶段,我们人类也应该把“秋冻”放在一边,为健康地度过寒冷的冬天做些准备了。 

秋末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练练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天气逐渐变冷,身体局部保暖不当或人体为适应寒冷的刺激而有所增加的新陈代谢等原因,使得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的发病随之增多。尤其是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一定要坚持医生的指导治疗,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药物。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养生知识

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这时的进补佳品。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霜打过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闽台民间在霜降这天,要进食补品,闽南有句谚语“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 一些地方要吃红柿,认为这样可以御寒,能补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说法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是指初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为欣赏枫叶的好时机。《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国语·周语中》:“火见而清风戒寒。”三国吴韦昭注:“谓霜降之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论节气,还不到霜降,这里已经下了好几场霜。”

民间文化

霜降节气歌

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降前后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麦忙。 

早播小麦快查补,保证苗全齐又壮。

糯稻此节正收割,地瓜切晒和鲜藏。

棉花摘收要仔细,棵上地下都拾光。

复收晚秋遍地搞,柴草归垛粮归仓。

大棚瓜菜看管好,追肥浇水把虫防,

大葱萝卜陆续收,白菜抓紧来拢帮。

敞棚漏圈快修补,免得牲畜体着凉,

拴牢牲畜圈好猪,麦苗被啃受影响。

捕捞成鱼上市卖,藕苇蒲芡采收忙。

城乡害鼠一起灭,既防疫病又保粮。

霜降农谚

夏雨少,秋霜早。夏雨淋透,霜期退后。

秋雨透地,降霜来迟。

秋雁来得早,霜也来得早。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阳红。

霜重见晴天。

严霜出毒日,雾露是好天。

浓霜毒日头。

霜后暖,雪后寒。

一夜孤霜,来年有荒;多夜霜足,来年丰收。

霜降降霜始(早霜),来年谷雨止(晚霜)。

雪打高山霜打洼。

严霜单打独根草。

秋雁当头叫,必有大风到。

晚稻就怕霜来早。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

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霜降前,薯刨完。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

红薯半年粮,好好来保藏。

红薯本是庄稼宝,就看收存好不好。

地燥打洞,地潮搭棚。

瓜窖糟,如仓倒。

鲜瓜烂,饭丢半。

地瓜要坏,快切快晒。

棉是秋后草,就怕霜来早。

轻霜棉无妨,酷霜棉株僵。

早春棉,减产少,夏棉霜早不得了。

霜后还有两喷花,摘拾干净把柴拔。

时间到霜降,种麦就慌张。

霜降,瞎撞。

时间到霜降,白菜畦里快搂上。

缺苗补,密苗间,麦苗匀全才增产。

密了穗子小,秆软容易倒。

稀了穗头少,产量就难保。

以籽定苗,以苗定蘖,以蘖保穗。

芒种黄豆夏至秧,想种好麦迎霜降。

望近霜降好种麦。

迎伏种豆子,迎霜种麦子。

霜降播种,立冬见苗。

坝里霜降点。

寒露种菜,霜降种麦。

晚麦不过霜降。

霜降前,要种完。

麦不让霜。

湿地无晚麦。

霜降拢菜(白),立冬起菜。

霜降拔葱,不拔就空。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

地冻萝卜长。

复收拣起地里粮,积少成多堆满仓。

丰收第一收,精收第二收,复收第三收,三收才算收。

复收一亩数量少,万亩复收不得了。

宁可吃到肚里,不可瞎到地里。

庄稼老汉不知闲,放下锄头拿扁担。

扁担不扎,两头溜塌。

秋天弯弯腰,强似冬天转三遭。

出门带镰刀,回来挑一挑。

上洼不空手,回来不空篓。

出门样样收,回来过遍手,该喂牛的喂牛,能编篓的编篓,最后剩下入灶口。

留地不种麦,快着耕起来。

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冬耕灭虫,夏耕灭荒。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

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气暖和有青草。

霜降来临温度降,罗非鱼种要捕光,温泉温室来越冬,明年鱼种有保障。

种完麦,忙完秋,快采藕。

种完麦,忙完秋,割苇蒲,采鸡头(米)。

各地农谚

霜降、寒露都在阳历10月,各地农谚综合于下 

山西 

时值寒露抓秋耕,秋收秋种莫放松。采棉刨薯回茬麦结合秋浇快进行。浇地造林集饲料,山药异地换种子。 

河北 

寒露霜降,收割大豆。抓紧打场,及时入库。晚茬小麦,突击播种。收割山草,好喂牲口。菠菜油菜,种上几亩。来年春季,能早收获。 

山东 

霜降一到,天气渐冷。抓紧收割,地瓜花生。切晒瓜干,要趁晴天。地瓜入窖,不能放松。麦田苗情,检查要精。缺苗断垄,及时补种。 

新疆 

十月寒露与霜降,秋高气爽秋风凉。北疆初霜在上旬,南疆霜降见秋霜。抓紧秋浇和冬灌,劳动果实快贮藏。牲畜抓膘又配种,拉运草料到冬场。 

江苏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上海 

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种冬活忙,晚稻脱粒棉翻晒,精收细打妥收藏。 

安徽

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 

湖南 

十月寒露霜降到,收割晚稻又挖薯。 

福建

十月寒露霜降临,稻香千里逐片黄,冬种计划积肥足,添修工具稻登场。

诗词

《霜降》

(左河水) 

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 

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赋得九月尽(秋字)》

(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泊舟盱眙》

(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秋怀奉寄朱补阙》

(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 

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 

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岁晚》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谪居》

(白居易)

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吏。

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 

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百科统计
  • 浏览次数 : 758
  • 编辑次数 : 0
  • 最近更新 : 2021-10-22 10:20:08
  • 创建者 : Woo

百科目录

  • 1. 节气概述
  • 2. 气候特点
  • 3. 节气由来
  • 4.
  • 5. 节气注意
  • 6. 各地风俗
  • 7. 节气养生
  • 8. 民间文化
参考资料
编辑
百科标签
编辑
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 霜降
56用户协议 申请删除百科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