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落叶
乔木或
灌木;单叶,通常对生或簇生,无托叶。花顶生或近顶生,单生或几朵簇生或组成聚伞花序,近钟形,裂片5-9,花瓣5-9,多皱褶,覆瓦状排列;胚珠多数。浆果球形,顶端有宿存花萼裂片,果皮厚;种子多数,浆果近球形,果熟期9-10月。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
生长环境
拉马登石榴(Pomegranate)喜光,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喜湿润肥沃的石灰质土壤,花期5-7月。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重瓣的多难结实,以观花为主;单瓣的易结食,以观果为主。
营养价值
石榴的营养特别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及
B族维生素,
有机酸、
糖类、
蛋白质、
脂肪,以及
钙、
磷、
钾等
矿物质。据分析,石榴果实中含
碳水化合物17%,水份79%,糖13~17%,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1~2倍,而脂肪、蛋白质的含量较少,果实以品鲜为主。萼革质,浆果近球形,秋季成熟。种子肉质层供鲜食或加工成清凉饮料。
药用价值
果皮入药,性温,味酸涩,有涩肠、止血、驱虫之功效。
石榴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
胃溃疡、软化血管、降
血脂和
血糖,降低
胆固醇等多种功能。可防止
冠心病、
高血压,可达到健胃提神、增强食欲、益寿延年之功效,对饮酒过量者,解酒有奇效。
石榴可谓全身是宝,果皮、根、花皆可入药。其果皮中含有
苹果酸、
鞣质、
生物碱等成分,据有关实验表明,石榴皮有明显的抑菌和收敛功能,能使肠黏膜收敛,使肠黏腊的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疗
腹泻、
痢疾等症,对
痢疾杆菌、
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另外,石榴的果皮中含有碱性物质,有驱虫功效;石榴花则有止血功能,且石榴花泡水洗眼,还有明目的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石榴皮所含“根皮碱”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栽培技术
一、花期环状剥皮
对落花多、不易坐果的幼树和生长旺盛的树进行环剥,环剥口宽度为所剥枝干直径的1/10,要求环剥口平整光滑,不伤木质部,环剥口上、下两端的韧皮组织仍紧贴在木质部上,不翘,下缘切口要向外倾斜,以防积水。
二、花期放蜂
石榴花为虫媒花,盛花期在石榴园放蜂,能提高石榴坐果率10%左右。
三、人工授粉
(一)采花和取粉。采含苞欲放的铃铛花,一般花多的树多采,也可结合疏花进行。先将下边花朵的花瓣去除,两手各持一朵花上下相对摩擦,花粉就会落到纸上,然后阴干(不能在太阳下暴晒),或在28℃左右条件下烘干。
(二)授粉。石榴人工授粉来用点授法,一般用毛笔或带橡皮头的铅笔做授粉器,蘸取少许花粉,轻轻点在盛开的筒状花的柱头上。授粉最好在开花的当天进行。
四、疏花
钟状花发育不健全或败育而不能坐果,其数量大,消耗养分多,应尽早疏除。试验表明,每隔10天疏1次花,并疏去全部三次花,当年可提高产量20%以上。
五、疏果
在生产实践中,可采用多留头花果、选留二次果、不留三次果的方法。疏花、疏果要注意花、果的合理布局。一般来说,树冠内膛和中、下层要多留少疏,树冠外围和上层要多疏少留,老树、弱树及花、果数量多的树要多疏果,同时疏除病、虫果,并将其深埋。
石榴相关的科
八角枫科ALANGIACEAE
隐翼科CRYPTERONIACEAE
胡颓子科ELAEAGNACEAE
玉蕊科LECYTHIDACEAE
千屈菜科LYTHRACEAE
蓝果树科NYSSACEAE
红树科RHIZOPHORACEAE
海桑科SONNERATIACEAE
瑞香科THYMELAEAC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