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粒咖啡

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 L.)小乔木或大灌木,高5-8米;老枝灰白色,幼枝无毛。叶薄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两面无毛;叶柄长8-15毫米;托叶阔三角形。聚伞花序数个簇生于叶腋内,每个花序有花2-5朵,无总花梗或具极短总花梗;花芳;萼管管形;花冠白色,裂片常长于花冠管;花药伸出冠管外;花柱长12-14毫米,柱头长3-4毫米。浆果成熟时红色,外果皮硬膜质,中果皮肉质,有甜味;种子背面凸起,腹面平坦,有纵槽。花期3-4月。 原产埃塞俄比亚或阿拉伯半岛。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均有栽培。该种为咖啡属中最广泛栽植种。经加工后咖啡味香醇,含咖啡因成分较低。
-
1 栽培历史
-
2 形态特征
-
3 产地生境
-
4 生长习性
-
5 繁殖方式
-
6 种子
-
7 扦插
-
8 嫁接
-
9 栽培技术
-
10 植地选择
-
11 苗期管理
-
12 定植技术
-
13 整形修剪
-
14 采收与加工
-
15 病虫防治
-
16 虫害
-
17 病害
-
18 主要价值
-
19 栽培历史
-
20 形态特征
-
21 产地生境
-
22 生长习性
-
23 繁殖方式
-
24 种子
-
25 扦插
-
26 嫁接
-
27 栽培技术
-
28 植地选择
-
29 苗期管理
-
30 定植技术
-
31 整形修剪
-
32 采收与加工
-
33 病虫防治
-
34 虫害
-
35 病害
-
36 主要价值
栽培历史
小粒咖啡亦称为阿拉比卡种(Arabica),是最传统的阿拉伯咖啡品种,一般称为云南小粒种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公元15世纪以前,咖啡长期被阿拉伯世界所垄断,因此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咖啡。原本世界上的商品咖啡都是小粒咖啡,只是到了19世纪末发生了一次大面积的病害,种植者才开始寻找其他抗病的品种。小粒咖啡仍然是主要的咖啡品种,约占世界咖啡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云南小粒咖啡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带一点果味的独特风味,世界一流咖啡专家评价是全世界最好的咖啡,其栽培技术,单产也是世界一流的。
形态特征
产地生境
生长习性
繁殖方式
种子
扦插
插床一般用沙床,厚度40-50厘米,下部用粗砂,上部用中等细沙,插床要有80-90%的荫蔽度。用时先将沙洗净,也可以混入1/2的椰糠。采用喷雾设备,插条发根率高,但设备购置费用高。
扦插方法插条斜插或直插均可,扦插深度以埋到叶节处为度。10-15厘米一行,以叶片互相不遮蔽为标准。插后充分淋水,使插条与沙紧密接触。扦插后,要在插床上覆盖塑料薄膜,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插条生根率。覆盖塑料薄膜时要用铁丝或竹片弯成拱形,插在沙床边缘,再将塑料薄膜覆盖于上,然后压紧,保持床内湿度。如用喷雾设备,则不用覆盖塑料薄膜。
嫁接
劈接法:用一年生的幼苗作砧木,劈接时,砧木离地10-15厘米处剪断,在剪口中间垂直切下3-5厘米长的切口,选用与砧木大小相一致的直生枝,于节下3-4厘米处削断,将接穗基部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处,注意对正形成层,用捆绑带扎紧,为了提高成活率,可用捆梆带将接穗包好,20在后露芽点,30-40天全部解梆。
栽培技术
植地选择
苗期管理
定植技术
小粒咖啡的定植根据不同品种,修剪制度,气候及土壤条件,农业技术措施而定。常用的株行距是2米×1.2米(亩pp植278株),2米×1米(亩植333株),1.8米×2米(亩植185株),汤郎乡一般采用2米×1米的规格。一般在雨季开始后定植,汤郎气温较高,雨水集中在下半年,宜在7-9月份定植,选择阴天或土壤湿润时定植,保证苗木成活。定植时选择壮苗,要求顶芽稳定,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壮苗定植。劣苗、弯根、畸形苗应淘汰。根据当时定植材料的情况和要求不同,定植种苗有以下4种不同方法:
整形修剪
采收与加工
病虫防治
虫害
病害
主要价值
- 浏览次数 : 333
- 编辑次数 : 0
- 最近更新 : 2021-02-24 13:43:30
- 创建者 : 中岛
百科目录
- 1. 栽培历史
- 2. 形态特征
- 3. 产地生境
- 4. 生长习性
- 5. 繁殖方式
- 6. 种子
- 7. 扦插
- 8. 嫁接
- 9. 栽培技术
- 10. 植地选择
- 11. 苗期管理
- 12. 定植技术
- 13. 整形修剪
- 14. 采收与加工
- 15. 病虫防治
- 16. 虫害
- 17. 病害
- 18. 主要价值
- 19. 栽培历史
- 20. 形态特征
- 21. 产地生境
- 22. 生长习性
- 23. 繁殖方式
- 24. 种子
- 25. 扦插
- 26. 嫁接
- 27. 栽培技术
- 28. 植地选择
- 29. 苗期管理
- 30. 定植技术
- 31. 整形修剪
- 32. 采收与加工
- 33. 病虫防治
- 34. 虫害
- 35. 病害
- 36. 主要价值